在过去的2021年,是欣旺达(300207.SZ)步入转型期的关键一年。
频频巨额投资动力电池项目,同时与众多车企结盟,欣旺达一跃成为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狂人”。
从消费电池切换至动力电池市场,欣旺达跑得飞快,同时也引来市场越来越多的质疑声。而这也传导到了二级市场上。
2018年切入动力电池大赛道以来,欣旺达股价上演过山车式走势,股价先暴涨了4倍,又从高位下挫近60%。
4月13日,欣旺达发布了2021年业绩报,平淡的业绩表现,使公司股价继续阴跌。根据年报,欣旺达实现营收373.59亿元,同比增长25.82%;净利润9.16亿元,同比增长14.18%。
年报发布后,欣旺达股价在4月13日不涨反跌,收盘下跌4.32%,继续创下去年5月下旬以来新低。
消费电子业务增长失速,动力电池撑起增长大旗
回溯欣旺达的发展史,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在顺应锂电池时代大势而进行变革。
2011年-2015年,欣旺达成功乘上全球智能手机普及的东风。其手机电子产品切入了苹果、华为和小米等大型智能手机企业供应链,实现了扣非净利润5年4倍的增长;
2016年-2017年,因全球智能手机景气度降温,欣旺达开始朝多元化布局,加码笔记本电脑和智能硬件等其他细分赛道,缓解了利润下滑的风险;
2018年至今,欣旺达亟需变革以寻找更明确的增长点,为此切入了发展前景广阔的汽车动力电池赛道,试图开启公司的下一个“黄金十年”。
财华社通过复盘欣旺达2015年-2021年的营收成绩,再次证明了欣旺达此次由“消费电池”转向“动力电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押注动力电池,既是欣旺达转型升级的一条路径,亦是为欣旺达业绩打气的一次豪赌。
当前,欣旺达业务呈现多元化态势,包括手机数码类、笔记本电脑类、智能硬件类、汽车动力电池类和精密结构件类等。这些细分领域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消费电子类(手机数码类、笔记本电脑类、智能硬件类),二是汽车动力电池类。
通过年报看,2021年是欣旺达由“消费电池”向“动力电池”转换提速的一年。年内,欣旺达消费电子类收入为312.21亿元,同比增长15.97%,增幅已连续5年大幅减缓,2017年增幅曾高达82.23%。这其中,除了3C(通讯、消费、电脑)行业景气度不如往昔,国内3C行业电池的竞争亦更加激烈,从而使欣旺达消费电池终端销售增长进一步承压。
2021年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继续迸发的大年,国内实现352.1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飙升逾150%。在下游消费市场旺盛的同时,上游动力电池、芯片持续紧缺,为上游厂商带来一场盛大的红利期,这其中就包括欣旺达。
2021年,切入动力电池领域3年时间的欣旺达也终于“硬气”起来。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年内一举改变连续两年的低迷,实现营收29.33亿元,规模虽然仅为宁德时代(300750.SZ)的零头,但增幅高达584.76%,对公司营收贡献极大。利润方面,动力电池业务在2021年尚未实现盈利,在营收暴增的同时,欣旺达动力电池业务净亏损为10.64亿元,较2020年亏损3.24亿元大幅攀升228.4%。
由此可见,在消费类电池业务增长失速的近几年,欣旺达进入动力电池领域的选择的明智的。动力电池业务,是承接欣旺达未来营收增长的“潜力股”。
同时,因动力电池业务体量不大,属于“刚刚出道”的新人,欣旺达在该领域仍处于深度亏损阶段。未来,能否耐住寂寞完成公司第三轮成长的切换,也将事关欣旺达是否能进入“黄金十年”。
众车企抛来的橄榄枝带点刺?
欣旺达经过在动力电池领域三四年时间的沉积,到目前已进入了含苞待放的阶段。
如今,欣旺达建立起了电动汽车电池包领域完整的研发、制造能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池管理系统(BMS),高度自动化电芯分选、模组成组和电池包装配全自动化生产线。
具备了动力电池研发和制造能力,欣旺达在2021年借势开始膨胀起来。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欣旺达2021年建成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10GWh,累计装机量2.06GWh,国内市场份额为1.3%。作为行业新人,吃下了市场的这块“肉”,是欣旺达潜力的证明。
而在此时,国内不少传统汽车和造车新势力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电池又缺芯的它们开始盯上了欣旺达,并将欣旺达推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前台。
今年2月,欣旺达公布了一份24.3亿元的增资公告。公告显示,此次增资方案中包括深圳国资委,上汽(600104.SH)、广汽(601238.SH)等老牌汽车巨头,以及造车新势力理想(02015.HK)、蔚来(09866.HK)等相关主体共计19家企业,增资后合共持股比例约为19.5%。其中,蔚小理三家总共投资了欣旺达10.5亿元,几乎占了总投资的一半。
对于投资欣旺达的这19家车企来说,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让它们因供应链问题而深感焦虑,动力电池供不应求制约着车企交付量的提升。因此,自建或入股动力电池工厂,不但能缓解产能焦虑,同时也是缓解对宁王过度依赖的好方法,或者说是预防被宁王“卡脖子”。
对于欣旺达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增资不但鼓了其腰包,同时或能获取得更多来自这些投资方的订单,可谓一举两得。
虽说此次增资方案是双赢,但增资公告披露后,资本市场可不这么认为。3月初开始,欣旺达股价狂泻不止,累计下跌近40%,资金纷纷出逃,其中不乏大型公募基金。
有市场人士认为,欣旺达被众汽车扶持,实际上是成为了一枚“棋子”:一方面被当做是改变行业和竞争格局的“炮灰”,另一方面车企是为了获取廉价的动力电池。
特别是造车新势力,目前基本都是亏本赚吆喝的状态,它们不愿再看到电池涨价。所以不排除这些车企通过入股欣旺达,未来对欣旺达电池产品进行控价,以至于欣旺达或许只能赚些小钱,不会有太高的利润。
不管此次“阴谋论”成立与否,欣旺达获得众车企的增资总体利大于弊。有车企入股,表明欣旺达未来会有稳定的订单,有快速增长的装机量。另一方面,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淘汰率高,欣旺达需要资金进一步扩大自身动力电池产能,增加行业影响力和绑定下游车企客户,以为未来突围造势。
争做行业前三,路途不易
欣旺达副总裁梁锐此前表示,其目标是要做到国内前三。
那欣旺达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分量几何?
分梯队看,欣旺达在我国动力电池市场只能排在第三梯队,与宁王和比亚迪相比差距甚大。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达80.51GWh和25.06GWh。市占率分别为52.1%及16.2%。欣旺达屈居第十,市占率为1.3%,排在孚能科技后面。
即便欣旺达扩产迅速,但依旧难以在短期内与宁王和比亚迪分庭抗礼,也很难撼动行业老三中创新航的地位。
欣旺达的产能扩充相当激进,仅2021年3月以来,欣旺达先后披露的6起对外投资总金额就高达640亿元,未来数年将合计新增产能90GWh,届时产能或突破百万GWh。
宁德时代在2021年上半年的在建产能就高达92.5GWh,目前合计规划自有产能近400GWh,其计划十四五期间总产能将超过700GWh。比亚迪亦在大幅扩产,其中规划产能达300GWh。
行业老三中创新航的野心更加庞大,其近期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到2025年,中创新航的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500GWh,较2021年大幅增长逾41倍,届时中创新航产能将达到宁德时代当时规划产能的71.4%。
未来数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将延续群雄逐鹿的竞争局面,欣旺达的产能施工图相较于第一梯队的头部企业来看依旧掀不起风浪。根据扩产计划,欣旺达能进入第二梯队的潜力还是有的。
不过,欣旺达急剧扩张的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欣旺达的产能扩张,是建立在依靠股权融资的基础上的,这推高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2021年,欣旺达的资产负债率为67.75%,在行业中处于较高的水平。年内,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240.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05%。为此,欣旺达表示将采取股权融资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并提高中长期债务融资比例,优化债务结构。
按照3月2日公告,欣旺达子公司正在为其下属子公司提供担保,合计需向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申请不超过41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以及不超过50亿元的融资额度,本次担保总额占欣旺达2020年底经审计净资产的126.32%。
此外,在资源为王的年代,家中无“矿”,是欣旺达未来与那些有资源优势的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比拼的掣肘。宁德时代目前对外投资及自建锂矿7个项目,此外,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企业也在加码布局锂矿资源。
欣旺达对上游锂矿的布局则有待加强。目前,欣旺达只投资了磷矿,在锂矿方面还未有涉足。根据公司近期披露,公司东台吉乃尔盐湖正处于探矿阶段。
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大背景下,锂资源的重要性,谁掌握了锂矿资源的供应链,谁就能掌握或控制整个动力电池未来的走向。欣旺达要做到行业前三,在锂资源的抢夺战中还需要再“疯狂”一次。
作者:遥远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