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新經濟風雲錄|「鐵鋰1號」橫空出世,龍蟠科技放大招?
原創

日期:2022年4月20日 下午4:07作者:慧澤李 編輯:lele

自2022年3月初股價跌破30元以來,龍蟠科技(603906.SH)在二級市場一直萎靡不振,其收盤價一直都是在25元的位置上下盤旋,一直到近期的4月18日,其收盤價反彈飛躍至30.29元/股的位置,讓持倉的投資者們的心跟著為之一振。

龍蟠科技的這次「蘇醒」,與其近期發佈的一項新型電池技術關係密切。

「鐵鋰1號」橫空出世。

2022年4月15日,龍蟠科技旗下企業——常州鋰源新能源舉辦超級磷酸鐵鋰高端產品發佈會,正式對外發佈其最新研發的新型球狀磷酸鐵鋰產品——「鐵鋰1號」。

新經濟風雲錄|「鐵鋰1號」橫空出世,龍蟠科技放大招?

眾所周知,正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主要分為動力電池、消費電池、儲能電池這三大類)里的核心材料之一,目前佔電池總成本的比例達到50%以上。正極材料主要分為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和三元正極材料兩大類型,2021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憑借其較高的性價比在產銷量方面反超三元材料,獲得各大新能源汽車廠家的青睐。

然而,一直以來,常規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自身存在著明顯短板——在低溫條件下的續航里程會大打折扣,尤其在北方城市,其低溫性差、冬季續航大打折扣等弊端愈發凸顯,滲透率一直無法提升。

業内人士表示,「目前比較常見的解決方案是用熱泵,電池加熱功能是電動汽車的必選項。」

常州鋰源新能源開發的「鐵鋰1號」產品攻克的正是電池低溫續航難題。新產品的確可以大大提高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在低溫環境下的性能表現。

「鐵鋰1號」的技術亮點在於運用黑科技能量球技術,瓦解Li+擴散係數低的難題,解決了Li+運輸難的難題,從而實現了LFP超低溫、超倍率的技術突破。

而「鐵鋰1號」的出現,則很好的解決了磷酸鐵鋰材料上述痛點。

該創新性產品是由常州鋰源深圳研究院20餘位研發專家歷時8年、經2000餘次反復實驗,解決了鋰離子擴散係數低難題,最終發明的全新一代磷酸鐵鋰產品,其性能表現對動力電池產業而言,堪稱革命性技術突破。

該技術大致工作原理是,通過在正極材料内部建立高速的鋰離子傳輸通道,可將磷酸鐵鋰材料在-20度條件下的放電容量保持率從常規磷酸鐵鋰產品的55%提升到85%,而在-40度條件下的放電容量保持率更是由接近於零拉升至57%。

與此同時,出色的快充性能也是「鐵鋰1號」的一大亮點。

據龍蟠科技測算,採用「鐵鋰1號」材料的磷酸鐵鋰電池,4C快充僅需15分鍾即可達到500公里的續航里程,要知道,相同條件下常規磷酸鐵鋰電池快充則需要40分鍾。

磷酸鐵鋰電池自2021年以來在乘用車領域滲透提速,佔整體鋰電池出貨量的半壁江山還要多,已經成為各大新能源汽車主流選擇。GGII數據,2021年國内LFP鋰電池出貨量171GWh,同比增長2.4倍,佔整體鋰電池出貨量的52.3%;其中LFP動力電池出貨量117GWh,同比增長2.7倍。

此次「鐵鋰1號」的成功推出,足以印證龍蟠科技在技術創新方面有著不俗的實力、對磷酸鐵鋰電池的堅定看好。目前,該產品已獲得5項國家專利,並與國内部分電池廠家實現產品配套,產品供不應求。

作為鋰電新兵,龍蟠科技跨界佈局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業務雖然只有一年時間,但取得的成效卻很明顯。碳酸鐵鋰正極材料業務的收入貢獻已經超過了其原有的傳統業務,目前在這一項業務上面的投入也遠遠超過了當初收購常州鋰源新能源投入的資金。

成立於2003年,龍蟠科技旗下產業如今覆蓋潤滑油液脂、車用環保尿素、車用養護品、智能裝備、氫能源、鋰電材料(主要為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等多個領域。

龍蟠科技原本以經營潤滑油產品起家,彼時作為本土潤滑油領域的新生力量,初生牛犢不怕虎,乘著國内自主品牌崛起東風,加之自身付出的巨大努力,成功躋身國内民營潤滑油行業龍頭。

「從現在起,兩年之後,民族潤滑油品牌將會在市場上全面戰勝外資潤滑油品牌!」4月10日的龍蟠科技上市五周年慶典直播活動的現場,董事長石俊峰的這一驚人之語迅速在整個汽車行業内流傳。

2020年「龍蟠1號」高端潤滑油產品一經上市,便喊出了「世界品牌中國龍蟠」的口號,「龍蟠1號」迅速成為民族品牌高端潤滑油領域内的佼佼者,2021年銷量比上年猛增三倍以上,創造了8.44億元的收入,毛利率高達38.30%。

瞄準新能源賽道,可以說是龍蟠科技的一步重大戰略之舉。2018年通過收購江蘇瑞利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70%的股權切入新能源領域;而後在2021年通過成立控股子公司常州鋰源,收購貝特瑞(天津)納米材料製造有限公司和江蘇貝特瑞納米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權進一步擴大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佈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華麗轉身。

2021年12月,寧德時代通過關聯公司增資常州鋰源,註冊資本增至約4.81億人民幣,增幅約35%。子公司常州鋰源獲得寧德時代戰略投資,寧德時代將包銷至2023年底全部7.5萬噸產能。

龍蟠科技董事長石俊峰表示,下一步,常州鋰源將借助龍蟠科技的主機廠客戶配套優勢,向各大車企推廣新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品「鋰源1號」,讓這項「黑科技」新技術服務更多新能源汽車用戶。

2021年,龍蟠科技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銷量3.05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8.77億元,營收佔比達到46.3%。未來隨著產能釋放,鋰電池正極材料和氫能等綠色能源業務收入貢獻將大幅提升。

產品策略上,S係列磷酸鐵鋰高容量、高壓實、循環優異,廣泛適用於純電汽車、儲能、兩輪動力等領域;T係列球形磷酸鐵鋰具備高振實、高壓實、高倍率、優低溫等性能優勢;採用自主開發的除雜技術和原位再利用技術,對退役電池進行修復循環,Z係列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產品,擁有更低的加工成本與環保成本優勢。

產能佈局上,2021年公司擁有磷酸鐵鋰產能9萬噸,預計至2022年將達27.65萬噸,2025年將達50萬噸。未來將形成國内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年產能26.4萬噸、磷酸鐵年產能15萬噸,海外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年產能10萬噸的綜合產能佈局,積極發揮上下遊協同效應。

目前,龍蟠科技的四大國内生產基地和印尼海外生產基地的部署上,四川遂寧生產基地接近上遊原材料,形成對西南市場開展業務的重要戰略佈局;山東鄄城生產基地面向大客戶寧德時代,包銷2023年及之前全部產能;天津、常州生產基地在貝特瑞產業園内進一步擴產;印尼生產基地是行業内首個海外基地,有助於更好地針對海外客戶展開業務佈局。

客戶開拓上,龍蟠科技目前主要客戶包括寧德時代、中創新航、比亞迪、力神、瑞浦、欣旺達、億緯鋰能、萬向、鵬輝能源等主流電池企業,並與國内外企業以及終端客戶構建共同開發機制。

目前公司的一季報暫未公佈,2022年1至2月,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79億元左右,同比增長346.28%左右;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7億元左右,同比增長558.96%左右。

鋰電正極材料的格局,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一哥是德方納米,三元正極材料的一把手是容百科技,其次是當升科技,這些都是行業内的老江湖了,雖然龍蟠科技通過收購將貝特瑞收入囊中,能否獲得較高估值依然還得看在行業内的市佔率,鋰電的競爭只會愈演愈烈,好在龍蟠科技率先在今年出手,放出「鐵鋰1號」大招,德方納米下一步又將如何接招呢?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4月20日
【觀察】雙甘膦擴產逾4倍,和邦生物多條路走在高景氣賽道上
4月20日
【預見】二股東最高擬減持股份17%!股價創近一年新低!愛嬰室前景如何?
4月20日
【熱點零距離】農業板塊持續走強,仙壇股份等上演漲停潮
4月20日
消費大時代|「露營」經濟興起,資金抱團牧高笛,股價連續大漲70%!
4月20日
【窺業績】一季度業績創新高!「草甘膦龍頭」江山股份強勢漲停
4月20日
【焦點】2021年淨利暴增74倍,股價「腰斬」,諾德股份蓄勢待發?
4月19日
【趣點】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德賽西威「花開兩朵」,能否重返巅峰?
4月19日
【預見】工業互聯網年度規劃出爐,數字經濟又一重要方向?
4月19日
新經濟風雲錄|復工之際,汽零擡頭,博俊科技博得頭彩
4月19日
科技新活力|從士蘭微和台積電業績看半導體行業,股價何時起飛?

視頻

快訊

15:46
晶豐明源:美國關稅政策對公司業務沒有造成實質性影響
15:38
錦藝集團控股(00565.HK):張詩培已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
15:29
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自研藥物「TQB3019(BTK PROTAC)」的臨床試驗獲批
15:25
時代中國控股(01233.HK)3月合同銷售金額約3.2億元
15:21
中廣核電力(01816.HK)首季總上網電量同比增長9.41%
15:12
【盈喜】華潤建材科技(01313.HK)料首季扭虧為盈賺1億至1.2億元
15:00
沛嘉醫療-B(09996.HK)YonFlow血流導向密網支架註冊申請獲國家藥監局批准
14:47
陳茂波:香港將繼續維持自由貿易政策 確保資金、貨物、資訊和人員自由流動
14:42
海納智能(01645.HK):夏安俊獲任獨立非執行董事
14:34
美的集團(00300.HK)已於4月9日斥1.2億元回購A股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