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科技新活力|业绩预增后,比亚迪的增长“新引擎”是什么?
原創

日期:2022年4月20日 下午4:48作者:许螣垚 編輯:lele

比亚迪(002594.SZ)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增:公告称今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174%-300%。

科技新活力|业绩预增后,比亚迪的增长“新引擎”是什么?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公司称:

2022年第一季度,尽管面临一些不利影响,但新能源汽车行业总体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本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同比实现迅猛增长,带动盈利大幅改善,并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行业需求疲弱影响,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该业务板块盈利受压。

关于销量增长对冲原材料上涨这件事,华西证券研报点评:

公司销量持续高增,2022第一季度累计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8.4万辆,同比+433.4%,环比+8.3%。主打车型秦Plus DM-i、宋Plus DM-i、销量分别为4.7万辆、5.8万辆,同比分别+1485%、+3985%;高价值量车型唐DM-i、汉销量分别为2.8万辆、3.4万辆,同比分别+657.3%、+25.4%。该机构判断销量快速增长大幅降低单车折旧摊销,从而有效对冲成本上涨压力。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产销情况,笔者查询比亚迪公布的3月产销快报:3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06,658辆,累计同比+416.96%,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4,878辆,累计同比+422.97%。

这样的销量意味着什么呢?

比亚迪(2022年3月)成为国内首个月销“10万+”的新能源乘用车的品牌。

在公布2022年3月份汽车产销量数据时,比亚迪同时发了大招:

比亚迪宣布,根据战略发展需要,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在汽车板块,该公司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同时,其将继续进行燃油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供应,延续现有燃油车客户的服务和售后保障。

公司称:本公司始终致力于打造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汽车,用科技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明天。

事实上,早在2021年底苏格兰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比亚迪就连同沃尔沃、通用、福特、路虎、奔驰、捷豹等七家车企在2040年停售燃油车的同意书上签了字。距离2040年还有差不多二十年,没想到比亚迪这么快就开始停售。

关于比亚迪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这件事,详见笔者优秀同事毛婷的文章《迈向“全绿”!比亚迪何以“破釜沉舟”?》。

科技新活力|业绩预增后,比亚迪的增长“新引擎”是什么?

若从产销量分析,比亚迪确实在近年更加在新能源车上用力了(见上图绿色柱状体占比越来越大)。

再回到业绩方面。对于比亚迪一季报,上海证券点评称:

公司依托e3.0和DM-i技术,加速车型迭代,销量正处于快速增长期,2022年全年销量有望超150万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短期盈利能力有所承压,我们预计随着汽车销售规模扩大和原材料价格回归正常,盈利拐点有望到来。2022年前2月公司两次上调单车售价,整车盈利有望继续改善。同时,公司依托深厚的电池技术积累,加快电池产能建设,预计未来将实现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大规模外供。

从去年以来,汽车零部件受到市场关注。比亚迪对此的布局,东方财富证券点评称:

公司零部件市场化持续布局,外供增量空间或逐步打开:1)动力电池方面公司持有一汽、福特等可观外供订单,并持续推动产能建设,2021年下半年相继注册安徽无为、江苏盐城、山东济南及浙江绍兴四家动力电池子公司;2)比亚迪半导体上市进程稳步推进,将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成为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供应商;3)纯电平台e3.0伴随新车销售的优秀表现,不断证明自身的方案优势及可靠性,未来或存外供机会。

不过,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因素在目前很难被忽视。例如上游磷酸铁锂价格近期涨至15万元/吨,原材料价格上涨猛烈,成为目前中游新能源车零部件板块最大的困境。下图是磷酸铁锂(动力型)华东市场的市场价格(截至4月18日),可以看到从去年到今年涨的实在太快了。

科技新活力|业绩预增后,比亚迪的增长“新引擎”是什么?

对于汽车零部件板块,民生证券指出,十年轮回,智能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并正在开启行业新一轮朱格拉周期。电动化的前半场造就了宁德时代等一批全球龙头公司;智能化的后半场有望在未来10年造就新一批全球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汽车零部件板块为未来10年产能周期主要的投资方向。

比亚迪在近日密集接受机构调研,下图为公告的机构调研会议纪要。

科技新活力|业绩预增后,比亚迪的增长“新引擎”是什么?

机构对于汉车型、DM-i超级混动、技术优势等热点问题与比亚迪管理层进行了交流。对于公司在汽车智能化算法方面的布局,公司表示:

2021年12月24日,公司与Momenta在深圳举行合资公司揭牌仪式,官宣成立“深圳市迪派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为双方长期在智能驾驶领域,携手融合发展高等级智能驾驶技术正式拉开序幕。“迪派智行”将依托比亚迪深厚的智能化技术积淀和深度的垂直整合能力,以及Momenta智能驾驶方面多年的技术积累,攻克相关技术难点,致力于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等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作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行业的引领者,比亚迪将携手Momenta通过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对美好出行的向往。

在汽车智能化的布局上,比亚迪在3月底曾有大动作。据多家媒体报道,3月23日,比亚迪宣布与人工智能计算制造商英伟达(NVIDIA)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达成合作。从2023年上半年起,比亚迪将在其部分新能源汽车上搭载英伟达DRIVE Hyperion平台,实现车辆智能驾驶和智能泊车。

据悉,比亚迪汽车将搭载的英伟达DRIVE Orin是全球性能最高的车规级芯片,是下一代汽车人工智能的“大脑”。DRIVE Orin芯片算力可达254TOPS,每秒可计算254万亿次,具备高速外围接口和高内存带宽(205GB/秒),可无缝处理来自多个传感器配置的数据,以实现安全可靠的智能驾驶。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符合ISO 26262 ASIL-D等系统化安全标准,保证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和先进性。

英伟达汽车业务副总裁Rishi Dhall表示:“汽车行业转型的驱动力包括电动化以及由软件定义技术赋予设备的自主性。在人工智能技术和英伟达DRIVE平台的赋能下,比亚迪提供的电动汽车将由软件定义,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同时,也能随着时代的推进而不断革新。”

安信证券曾在今年1月研报中表示,“智能化”将成为2022年A股首选产业赛道方向,对智能化产业赛道可进行“一体两翼”布局,即智能汽车产业链为主体,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电网产业链、军工产业链、AR/VR、智能数控、工业机器人)和数字经济(网络安全、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为两翼。

该机构表示:对A股而言,“智能化”是本轮以“宁组合”为代表的高景气高估值赛道分化后孕育出的下一轮配置方向。

而对于比亚迪而言,能否在智能化技术上持续的攻克难关、勇攀高峰,或决定了其新能源、低碳战略的发展走向。

在2021年度业绩会上,有投资者提问王传福,“比亚迪的自动驾驶何时能追上或者超越特斯拉?”

王传福回应,“公司将持续加大汽车智能化的开拓力度,从感知、决策、执行三方面,积极探索与国际间不同专业领域伙伴进行合作”。

可以预见的是,比亚迪要加速智能化了。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相關文章

4月20日
财华聚焦|2022Q1“盈喜”不断,稀土永磁板块为何跌跌不休?
4月20日
新经济风云录|“铁锂1号”横空出世,龙蟠科技放大招?
4月20日
【观察】双甘膦扩产逾4倍,和邦生物多条路走在高景气赛道上
4月20日
【预见】二股东最高拟减持股份17%!股价创近一年新低!爱婴室前景如何?
4月20日
【热点零距离】农业板块持续走强,仙坛股份等上演涨停潮
4月20日
消费大时代|“露营”经济兴起,资金抱团牧高笛,股价连续大涨70%!
4月20日
【窥业绩】一季度业绩创新高!“草甘膦龙头”江山股份强势涨停
4月20日
【焦点】2021年净利暴增74倍,股价“腰斩”,诺德股份蓄势待发?
4月19日
【趣点】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德赛西威“花开两朵”,能否重返巅峰?
4月19日
【预见】工业互联网年度规划出炉,数字经济又一重要方向?

视频

快讯

17:29
JS环球生活(01691.HK)料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溢利同比减少不超88.5%
17:24
兴证国际(06058.HK):担保金额由2亿美元提高至3亿美元
17:15
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穆秀平获任首席财务官
17:11
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2025年净产量目标为760-780百万桶油当量
16:57
十月稻田(09676.HK)完成H股全流通
16:52
景瑞控股(01862.HK)清盘呈请聆讯押后2月19日
16:41
【盈警】亚洲水泥(中国)(00743.HK)料2024年盈转亏约2.637亿元
16:37
许正宇:正积极研究加大财政整合力度 进一步控制开支增幅
16:27
六部门: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16:22
六部门:稳步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