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窺業績】股價大漲7.15%!大全能源(688303.SH)首季淨利暴增6.4倍
原創

日期:2022年4月25日 上午9:57作者:瓶子 編輯:lele

受益光伏行業的旺盛行情,不少企業開啓了「躺赢」模式,大全能源(688303.SH)繼2021年淨利潤取得4.5倍增長後,2022年一季度又拿下6.4倍增幅的靓麗成績。

受該消息提振,4月22日,大全能源股價大幅上漲7.15%,報收53.95元/股,最新總市值為1039億元。

拉長時間看,自2021年7月上市以來,該股表現並不樂觀。近半年時間,該股走勢震蕩下行,自2021年8月30日觸及歷史最高點96元/股後,迄今已累計跌幅43.8%。

【窺業績】股價大漲7.15%!大全能源(a style='border-bottom: 1px dashed #007767;text-decoration:none' href='/search?searchbar=688303.SH'688303.SH/a)首季淨利暴增6.4倍

01首季淨利大增6.4倍

公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大全能源實現營收81.3億元,同比增長389.28%;歸母淨利潤43.12億元,同比增長640.85%,環比增長244%,已接近去年前三季度44.73億元的淨利總和。

對此,大全能源表示,主要得益於公司產銷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同時,2021年以來,下遊單晶矽片擴產提速,而高純多晶矽料環節整體供應緊缺,使得多晶矽市場價格持續上漲,2022年一季度仍高位運行。

【窺業績】股價大漲7.15%!大全能源(a style='border-bottom: 1px dashed #007767;text-decoration:none' href='/search?searchbar=688303.SH'688303.SH/a)首季淨利暴增6.4倍
(圖源:網絡)

行情數據顯示,2021年底,瘋漲了一年的多晶矽價格有所回落,全年該產品價格仍漲幅超1.6倍。2022年初,多晶矽價格開始回升並持續上行。截至2022年4月,多晶矽價格突破20.5萬元/噸,同比增幅高達115.8%。

大全能源專注於高純多晶矽領域,主要產品為高純多晶矽,處於光伏產業鏈的上遊環節。據悉,多晶矽經過融化鑄錠或者拉晶切片後,可分别做成多晶矽片和單晶矽片,進而用於製造光伏電池。

目前單晶矽片已經成為矽片市場主流,緊跟市場走勢,2022年一季度大全能源生產的單晶矽片用料佔比提升至97%以上,並實現N型高純矽料的批量銷售,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今年一季度,大全能源矽料量價齊升。多晶矽銷量3.9萬噸,相較去年同期的2.15噸,同比增長達81.4%;單位售價達20.8萬元/噸,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窺業績】股價大漲7.15%!大全能源(a style='border-bottom: 1px dashed #007767;text-decoration:none' href='/search?searchbar=688303.SH'688303.SH/a)首季淨利暴增6.4倍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翻開歷史財報可以發現,以往幾年大全能源業績表現平平。2015年至2020年,公司淨利潤依次為1.04億元、2.82億元、6.71億元、4.05億元、2.47億元、10.43億元。

伴隨矽料市場持續走俏,2021 年度業績堪稱 「爆表」。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108.32億元,同比增長132.23%;實現歸母淨利潤57.24億元,同比增長448.56%。

光伏行業的蓬勃發展催生了上遊高純多晶矽產品需求,就2021年而言,大全能源年内新簽超過21萬噸矽料長單,公司產能訂單都已被鎖定至2025年。

2022年2月27日,公司再獲某客戶3萬噸多晶矽長單(2022年-2026年)。據機構預測,考慮年度產線檢修的影響,預計公司2022年全年多晶矽產量12-12.5萬噸,出貨規模有望超過13萬噸,同比增長超過70%。

因此,今年公司一季度取得超6.4倍淨利潤也符合市場預期。在當前矽料需求高企,且矽料價格表現強勢的背景下,大全能源未來持續性收入還是值得期待的。

02擴產成主旋律

從行業競爭格局看,我國高純多晶矽市場主要參與者包括大全能源、通威股份、保利協鑫、新特能源、東方希望、亞洲矽業等國内企業及德國瓦克、韓國OCI等國外供應商。

截至2020年末年,產能在5萬噸以上的規模企業有大全能源、通威股份、保利協鑫、新特能源等4家,產能合計約31.7萬噸,佔國内多晶矽總產能的75.57%,市場集中度較高。

而大全能源產能規模在業内處於第一梯隊,公司目前產能為10.5萬噸/年。根據矽業分會統計,2021年國内多晶矽產量48.8萬噸,公司產量為8.66萬噸,佔國内市場份額17.75%,位居行業前列。

上遊矽料環節是光伏行業的裝機瓶頸,2021年以來,為強化競爭優勢,以大全能源為代表的上市公司競相擴產。

2021年12月,大全能源抛出110億元定增募資,用於年產10萬噸高純矽基材料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同月,大全能源再披露擴產計劃,擬在包頭市投資332.5億元,建設30萬噸/年高純工業矽項目、20萬噸/年有機矽項目、20萬噸/年高純多晶矽項目、2.1萬噸/年半導體多晶矽項目。

包括通威股份、新特能源等企業均紛紛宣佈矽料新規劃產能落地。此外,青海麗豪、寶豐能源、新疆晶諾、信義玻璃等新玩家也開始進軍矽料領域。

【窺業績】股價大漲7.15%!大全能源(a style='border-bottom: 1px dashed #007767;text-decoration:none' href='/search?searchbar=688303.SH'688303.SH/a)首季淨利暴增6.4倍
(圖源:國際能源網)

如上表所示,2022年一季度,短短三個月時間,特變電工、大全能源、合盛矽業、上機數控、東方希望、中來股份、吉利科技、寶豐集團等企業規劃了140萬噸多晶矽產能。新規劃以及擴產的產能是2021年全年的2.77倍。

隨著矽料企業擴張產能的釋放,2022年將迎矽料產能大年。據矽業分會統計,預計到2022年底國内多晶矽產能將達到86萬噸/年以上,環比上一年增加約35萬噸/年。

產能的急劇擴張,引發市場對矽料產能過剩的擔憂。或許正是對於產能過剩的危機感,近半年,大全能源股價走勢疲軟,2021年9月份以來,該股一路下滑,2022年迄今已回調20.06%。

不過,由於矽料位於光伏產業鏈的上遊,技術壁壘高、產能擴產週期長。多方機構認為,從當前的供給格局來看,短期内,矽料產能依舊會被下遊釋放的需求消化掉。矽料企業的「好日子」在2022年大概率還會持續。

中原證券表示,根據投產和產能爬坡時間計算,矽料拐點可能在2022年二季度末出現。

結語

總的來講,大全能源基本面良好,龍頭地位穩固、訂單充沛、經營業績堅挺。對於大全能源而言,其估值能否突破,一方面在於其產能和銷量的快速釋放。另一方面在於,N型電池技術可能是光伏下一輪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該公司能否抓住機遇,快速出圈,搶佔市場。

據悉,2021 年,公司圍繞單晶料和N型矽料產品持續加大投入,累計研發投入達3.75億元,同比增長近700%。據大全能源介紹,其已實現N型高純矽料的批量銷售,並獲下遊主流客戶驗證通過。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4月25日
財華聚焦|硬核雷區預警!這些公司業績變臉,最後一周迎來「考驗」!
4月22日
元宇宙視界|元宇宙龍頭天下秀再次宣佈「大動作」!
4月22日
【預見】一季度淨利驟降,安記食品5連板之後何去何從?
4月22日
【焦點】酷炫!數字人民幣線上貸款落地,催生哪些投資機遇?
4月22日
財華洞察|失寵?股價低迷,寒武紀成「失色的獨角獸」?
4月22日
【一語道破】新能源板塊短暫遇冷,基金經理依舊摩拳擦掌?
4月22日
洞見生物醫藥 |CXO是YYDS?凱萊英(002821.SZ)一季度業績創單季新高
4月22日
科技新活力|首季淨利翻倍!訂單充裕,恩捷股份要「大施拳腳」?
4月22日
光伏新動力|擬募資60億元佈局矽料,上機數控(603185.SH)股價弱勢跌停
4月22日
消費大時代|連續兩季淨利大漲,三全食品還要「玩」預制菜?

視頻

快訊

17:37
安踏體育(02020.HK):擬2.9億美元收購德國戶外運動品牌Jack Wolfskin
17:34
安踏體育(02020.HK)首季安踏品牌產品零售額同比錄得高單位數正增長
17:21
港投公司與WeLab宣布啟動戰略合作
17:16
耀才證券金融(01428.HK)料2024/25年度綜合稅後純利6.13億港元 按年升10%
17:05
國際家居零售(01373.HK)斥13.74萬港元回購15萬股
16:55
江山控股(00295.HK)首季總發電量同比增加4.66%
16:49
迅銷(06288.HK)中期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9.2% 4月11日復牌
16:40
【盈喜】安德利果汁(02218.HK)料首季歸屬股東淨利潤同比增加約50%-70%
16:37
舜宇光學科技(02382.HK)3月手機鏡頭出貨量同比降16.3%
16:20
奇正藏藥:近期與CBA官方聯賽達成合作 正式成為CBA聯賽官方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