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製品龍頭伊利股份4月27日盤後同步公告了2021年年報、2022年一季報以及2022年一季度經營數據。
年報+一季報情況梳理如下:
公告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105.95億元,同比增長14.15%;實現歸母淨利潤87.05億元,同比增長22.98%。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310.47億元,同比增長13.47%;實現歸母淨利潤35.19億元,同比增長24.32%。(見下圖)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2021年年報顯示,2021年伊利的營收突破千億元,成為國内首個營收突破千億的乳企,至此,中國乳製品行業已經形成明顯的梯隊陣營,「一超多強」的格局正式形成。
從營收數據來看(見上表),截至2021年底,排名第二的蒙牛和排名第三的光明,兩家合計的營收才近乎追上伊利。而排名第三的光明與第四名中國飛鶴的營收差距已然不大。由此得出,國内乳業若按營收數據看,排名前三的營收規模佔行業比例較大。
從市場佔有率的角度來看,根據伊利股份4月28日公告的調研内容:
2021年,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公司液態類乳品零售額市佔份額同比提高了0.4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市場領導地位;嬰幼兒配方奶粉零售額市佔份額同比提高了1.4個百分點,增速位列市場第一,截至目前市佔份額位居市場第二;成人配方奶粉零售額市佔份額同比提高了2.2個百分點,2021年年末市佔份額位居市場第一,保持絕對領先地位;奶酪業務的零售額市佔份額同比提升6.3個百分點,市佔份額快速提升;冷飲業務市佔份額保持市場第一,繼續引領行業。
從上述各分項來看,伊利在各個方面幾乎都是行業龍頭地位。那麽各項業務的業績情況如何呢?
根據東莞證券研報以及結合公司發佈的財報來看:公司各項業務實現良性增長,奶粉與冷飲增速較快。分品類看,公司2021年與2022Q1液體乳、奶粉及奶製品、冷飲產品與其他產品均實現了良性增長,其中奶粉與冷飲增速較快。目前公司的金領冠嬰幼兒奶粉率先完成配方升級,成為我國首批符合奶粉新國標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冷飲業務方面,公司巧樂茲旗下的高端品牌绮炫、甄稀以及超高端品牌須儘歡(此為伊利推出的網紅冰淇淋)實現了快速增長。
各分項具體數據來看:
2021年公司的液體乳、奶粉及奶製品、冷飲產品與其他產品分别實現營業收入849.11億元、162.09億元、71.61億元與1.82億元,同比分别增長11.54%、25.80%、16.28%與1.86%;
2022Q1公司的液體乳、奶粉及奶製品、冷飲產品與其他產品分别實現營業收入223.18億元、53.95億元、27.95億元與0.81億元,同比分别增長6.98%、35.25%、35.55%與268.18%。
筆者根據2022年一季度經營數據的公告,各分項目最新的業績如下表(即上述2022Q1數據):
此外,據2021年的年報表述,公司是國内同時服務夏季奧運和冬季奧運的「雙奧企業」。公司稱,公司在服務奧運的17年中,持續打造「奧運品質」的產品與服務,不斷滿足並引領消費者的品質升級體驗,「伊利即品質」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認可。報告期,公司圍繞品質生活場景,上市了「金典」「安慕希」「舒化奶」「暢輕」「甄稀」「須儘歡」等高端係列子品牌的新品,其中「安慕希」旗下的AMX無糖產品,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成為常溫酸奶領域里的明星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睐;「金典有機純牛奶」與「金典低溫鮮奶」以有機認證和GAP一級認證牧場的優質奶源,為消費者打造了品質好奶;「暢輕」低溫酸奶的市場佔有率位居市場細分品類第一(尼爾森零研數據)。
對於今年的情況,按照Wind的一致預測指標(一致預測淨利潤,未來12個月,本年初起始),伊利2022年歸母淨利潤或將達到約106億元,這也意味著伊利即將帶領中國乳業進入「淨利百億」的新時代。
營收已超千億(2021年營收),淨利或破百億(2022年預測數據),伊利的業績領先優勢明顯。
總體看,儘管經歷日益復雜的宏觀環境挑戰,伊利的經營業績仍逆勢走強,體現出其獨特的經營韌性及管理團隊精準的戰略把控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伊利在去年年報中提出,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探索「消費者運營」新模式。
2021年,星圖公司調研數據顯示,公司常溫液體乳在電商平台的零售額市佔份額為28.4%,持續位居電商平台常溫液體乳細分市場首位。
公司同時表示,繼續加強核心業務平台的信息化建設,通過數據治理以及AI算法平台的部署上線,為數字化業務轉型提供了係統及數據環境保障。借助百萬級銷售終端、13億級消費者以及萬餘家合作夥伴提供的信息,公司應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精準把握消費需求動向,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全面提升消費者服務能力。
在公司未來發展戰略中,伊利提出,未來將積極推進數智化轉型,打造敏捷、高效全新業務模式。
伊利在資本市場一直是價值投資標桿。長期而言,持有伊利的投資回報率甚至高於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不過換個角度講,二者體量也不可同日而語)。上市26年來(1996年至2022年),伊利業績保持長期穩健增長趨勢,也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投資回報。其總市值從1996年上市時的4.21億元,上漲到2022年4月28日的2436億元,累計漲幅高達579倍,年化增幅近30%。從ROE表現來看,伊利近10年ROE算術平均值約為26%,這基本接近其股價的年化漲幅。
雖然長期表現優異,但在股價短期表現上或讓投資者失望。從去年底至今,伊利股價的表現呈震蕩趨勢,在財報數據公佈後的首個交易日(4月28日)收跌2.41%,年初至今已下跌8.20%(元旦至4月28日)。
根據今年一季報的十大股東數據來看,部分機構有所減持。見下圖筆者圈出來的。
展望未來,信達證券認為,新一輪增長已悄然開始:
中長期來看,公司通過產業鏈縱向整合上遊奶源,強化上遊奶源壁壘;橫向控股澳優乳業,加強奶粉業務協同;創新公司激勵模式,推動奶酪業務增長;並通過全球織網計劃,在獲得全球上遊資源的同時,向全球下遊市場輸出產品,競爭力將不斷增強。具體到2022年,公司計劃營業總收入為1296億元,同比增長17.2%,利潤總額122億元,同比增長20.6%。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