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新能源板塊可以劃分為為鋰電池與汽車零部件兩大細分賽道。鋰電池板塊自2021年底至今依然出於萎靡不振的狀態,一方面是由於上遊原材料瘋狂漲價,比如鎳、鋰資源頻頻漲價壓縮了下遊電池商的盈利空間;另一方面是由於關鍵性金屬元素分佈在海外,以及疫情等因素,開採效率低導致上遊供給不足。
那麽汽車零部件賽道表現如何呢?國產替代化的浪潮讓其有了不一樣的估值邏輯,儘管汽零板塊的部分核心技術依然掌握在海外,但另一部分技術已經開始國外被國内趕超的迹象,讓子賽道的龍頭概念股在資本市場脫穎而出。
01 TPMS先行者
比如,本文分析的保隆科技就是在汽車輪胎壓力監測係統(TPMS)方面的佼佼者,如今公司旗下產品有汽車輪胎壓力監測係統、車用傳感器(壓力、光雨量、速度、位置、加速度和電流類)、ADAS(高級輔助駕駛係統)、主動空氣懸架、汽車金屬管件(輕量化底盤與車身結構件、排氣係統管件和EGR管件)、氣門嘴以及平衡塊等。
而在此之前,保隆科技原本也是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2019 年通過與德國著名零部件廠商——霍富牽手成立合資公司,成為全球第三大 TPMS 供應商。
雙方成立合資公司——BH SENS,並於2019年1月份正式啓動,在中國、德國和美國三地設立的子公司——保富中國、保富德國、保富美國均投入運營。
該合資公司BH SENS的優勢在於整合了保隆科技與霍富集團在汽車輪胎壓力監測係統(TPMS)細分市場的豐富經驗和優勢能力,提供適用於乘用車、商用車和工程車的多種TPMS解決方案,成為全球TPMS原配市場和獨立售後市場的主要供應商。
2021 年保富中國創造了6.62億元的營業收入,淨盈利 0.31 億元人民幣(2019 年虧損 0.25 億),盈利能力可見一斑。
除了與霍富強強聯合,保隆科技還通過收購DILL進一步鞏固其在TPMS領域的護城河,公司目前持有控股子公司DILL90%的股份。
保隆科技在2021年銷售TPMS 發射器 3282.99萬支,銷售量比上年增25%。TPMS 目前依然是公司的主打產品,佔應收比重最高,在2021年為公司創造了13.32億元的收入,同比增加16.96%。
02 前瞻佈局空氣懸架
輕量化已經成為眼下新能源智能汽車的主題之一,這讓空氣懸架係統有了用武之地。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效應進入加速期,一些零部件在產業鏈淘汰之餘,另外一些零部件有登上歷史舞台的迹象,比如在汽車懸架方面,與傳統汽車懸架係統相比,空氣懸掛採用了「氣囊」作為支撐車輛的介質,並通過氣壓達到支撐車輛的作用。
空氣懸架係統具有提高汽車底盤智能化水平、控制車身高度、車身傾斜度、調整減振阻尼力、提升車輛的操控性和舒適性等諸多優點,空氣懸架市場近年來發展迅猛。
作為這樣一種高級配置,空氣懸架係統自然博得了車企的青睐,並一度成為高端豪華的標志,比如在保時捷、BBA、沃爾沃等豪華品牌車型上都可以瞥見其身影,更為重要的是,如今,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紅旗、岚圖、極氪等自主品牌新車型也相繼選擇配備空氣懸架係統。
但空氣懸架係統主要由空氣彈簧、空氣供給單元、ECU控制器、減振器、以及傳感器等部件組成,結構復雜,較高的技術壁壘將一部分廠商擋在了門外。而保隆科技卻成功入局,且是業内最早吃此螃蟹的一批。
2012年,保隆科技前瞻性的瞄準了空氣懸架係統的市場機遇,積極開拓空氣懸架係統這一新興業務,空氣懸架項目正式立項,並組建研發團隊。
2015年開始,保隆科技先從商用車起步,得到國内外車企認可後,2017年慢慢轉移到乘用車,先後為國内外知名車業開發駕駛室空氣彈簧。
嘗到市場紅利後,2018年組建團隊研發ECU和空氣懸架係統集成,全面進入空氣懸架係統領域,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在係統架構設計、控制策略研發、係統集成和整車測試標定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並具備為主機廠提供按需訂制式解決方案的能力,逐步提升在乘用車領域的市場滲透率。
保隆科技投資10億元在合肥園區打造了一條集自動化、信息化、柔性化於一體的空氣彈簧產線,是國内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產線之一,該線具備年產10萬台車空氣彈簧的能力。
2021年12月17日晚,保隆科技發佈《關於獲得空氣懸架係統產品項目定點通知書的公告》 稱,公司近日收到國内某新能源汽車頭部品牌主機廠的《開發定點通知書》,再次選擇公司作為其另一全新平台項目新車型空氣懸架係統前後空氣彈簧的零部件供應商。該項目生命周期為6年,生命周期總金額約為人民幣4.6億元,預計2024年1月開始量產。
截至目前,保隆科技空氣彈簧減振器支柱總成及獨立空氣彈簧已經獲得了新能源頭部品牌車企的五個主機項目定點。
得益於空懸業務,保隆科技有效提升單車價值量(傳統現金流業務平衡塊、氣門嘴、排氣管單車價值量 110 元左右,空懸總成單車價值量 8000 元左右),當前,公司已掌握空簧和電磁減震器等空懸核心部件技術, 已具備規模化量產能力。隨著空懸滲透率提升和本地化推進,公司有望迎來第二成長曲線。
03業績穩步向前,新業務新期待
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約38.98億元,同比增加17.01%;歸母淨利潤約2.68億元,同比增加46.52%;基本每股收益1.4元,同比增加25%。
2021 年營收增長主要來源於 TPMS(營收同比+16.96%,毛利率同比+4.10pcts)、氣門嘴(營收同比+14.84%,毛利率同比-6.26pcts)、汽車金屬管件(營收同比+20.05%,毛利率同比-9.35pcts),而傳感器、 ADAS、空簧減震等新業務也正快速成長。
具體來看,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構成包括:TPMS及配件和工具35%、氣門嘴及配件18%、汽車金屬管件31%、其他16%。
2022第一季度營收 9.65 億元,同環比分别為+3.60%、-8.78% , 歸母淨利潤為 0.45億元 , 同環比分别為-40.62%、+0.61%,扣非淨利潤為0.36 億元,同環比分别為-43.64%、+16.31%。
毛利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 28.29%,同比下滑6.26%,主要係海運運費及會計準則調整影響所致。應最新會計準則要求,針對發生在商品控制權轉移給客戶之前,且為履行銷售合同而發生的相關運輸成本等,從「銷售費用」調整到「營業成本」 導致銷售費用大幅降低的同時,營業成本大幅增加。
如今,立足於TPMS傳統業務之上,公司的傳感器、ADAS、結構件、空簧減振四大新業務進入發展快車道。
比如在傳感器領域,也是保隆科技緊盯著的賽道,公司各類傳感器產品包括壓力、光學、位置、速度、加速度和電流等領域。公司2021年傳感器銷售898.48萬支,同比+31.23%。
2022 年,公司在匈牙利投資 1500 萬歐元的傳感器生產園區將完成主體建設,從而進一步擴大傳感器業務海外佈局。
2022年2月,保隆科技公告,擬以現金方式收購上海龍感汽車科技有限公司55.74%的股權,交易對價擬為1.7億元。龍感科技的主要業務為車用速度位置類傳感器,該類傳感器在燃油車有廣泛的應用,該次交易進一步完善了公司的車用傳感器產品序列,整合完成後公司將可以向主機廠客戶提供六個大類(超過四十種細分應用)的車用傳感器,該產品對標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博世、大陸、泰科電子等外資廠商。
不僅如此,2021年子公司合肥保隆還簽訂了重慶四聯傳感器技術有限公司投資協議,協議約定合肥保隆以人民幣 0.2億元認購重慶四聯傳感器技術有限公司 428.57 萬元新增注冊資本。
不難看出,新舊業務交織釋放利好,保隆科技這是準備在汽車零部件板塊多點開花的節奏。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