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果鏈」龍頭領益智造(002600.SZ)擬豪擲130億元。
公司擬100億元在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投建新項目,主要從事智能制造產業;另外,公司擬30億元投建新能源結構件項目。
5月18日,領益智造股價毫無懸念的一字漲停,封單金額1.3億元,目前報收4.88元/股。
值得關注的是,自2020年12月份以來,領益智造走勢一直疲軟,截至2022年4月份,期間最大跌幅超過70%。從最高千億市值跌至如今的345億元。
「果鏈」公司紛紛跨界新能源
轉型並非領益智造一家,近兩年不少消費電子公司轉型新能源。
2022年2月,立訊精密百億收購奇瑞股權,並與奇瑞新能源共建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的核心任務是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制造,與奇瑞汽車一起做研發設計、平台打造等,打造的產品不僅供應給奇瑞,也可以面對其他車企品牌。立訊精密還表示,公司中長期目標是成為汽車零部件Tier1領導廠商。
長盈精密2021年合計投資25億元建設動力電池結構件生產基地。另一方面,公司收購行業領先的新能源汽車高壓軟連接的重要供應商蘇州科倫特。
消費電子公司頻頻涉足新能源業務,一方面源於智能手機行業景氣度下滑,另一方面也可以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本質上,新能源車也是「大號電子產品」,所以算不上「跨界」。很多公司在蘋果華為小米等供應鏈體係中打磨已久,本身已具備較強的智能制造的優勢。
領益的新能源「野心」
領益智造佈局新能源已有一段時間。
2021年6月公司公告,擬380萬元收購浙江錦泰電子95%股權,佈局汽車結構件業務。浙江錦泰電子與奔馳、寶馬、保時捷等知名車企的鋰電池供應商成為合作夥伴,2020年切入特斯拉上海工廠為其提供Busbar產品。
2021年7月公司公告,擬投資20億元建設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2021年12月公司公告,子公司東方亮彩4500萬元參設合夥企業,投資新能源材料公司。
公司緊跟客戶的發展步伐,在寧德、溧陽、蘇州等地區與一級鋰電池供應商展開合作,實現汽車產品領域業務的高速增長。
目前,領益的新能源汽車板塊的產品包括動力電池電芯、鋁殼、蓋板、轉接片和軟連接等,最主要的產品為精密結構件產品,其下遊應用行業為鋰電池行業和汽車行業,精密結構件制造行業的發展情況與下遊應用行業的景氣度息息相關。
天風證券認為,領益智造此前新能源汽車佈局開始顯現協同效應,隨著擴產逐步落地,有望為公司帶來業績新增長點。
2021年財報顯示,領益智造的汽車業務營收4.44億元,佔比1.46%,不過該業務增速很高,營收同比增幅達141.54%,相比之下,精密功能及結構件營收同比增速僅1.87%。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過往財報的行業分類中,領益智造是首次將來自汽車業務的營收單列。這也意味著,作為消費電子龍頭的領益智造,正在發生重大的戰略轉向,新能源汽車成為其重要的一塊業務。
領益智造董事長曾芳勤曾表示,相信到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業務會是幾何倍數地增長。她還提出,希望在未來的三到四年,新能源汽車業務和AR、VR業務等,可以佔到大概一半的業務。
業績困境,毛利率新低
領益智造是全球精密功能件龍頭,主營業務包括新型電子元器件、手機及電腦配件的生產和銷售。根據銀河證券的測算,公司精密功能及結構件業務營收超75%來自蘋果,長年穩定合作可使公司在蘋果係列產品性能升級及銷量增長中持續受益。
領益智造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03.84億元,首次突破300億元大關,處於穩步增長態勢。
不過公司淨利潤的表現似乎一直不穩,波動較大。
2018年,領益智造歸母淨利潤虧損6.8億元,同比大幅下滑140.4%。2021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11.80億元,亦同比大幅下滑47.93%。
背後的原因或是因為領益智造身處產業鏈上遊環節,且消費電子公司屬於重資產商業模式,周期性比較明顯。
相應的,2021年領益智造銷售毛利率約16.33%,同比減少5.94個百分點,創4年新低,淨利率也同比下滑4.16個百分點。對於利潤率的下滑,領益智造表示電子行業芯片短缺使得電子產品出貨量不及預期,原材料成本上升帶來採購成本的增加。
從年報披露的分產品銷售情況可以看出,佔營收比重近73%的精密功能件、結構件及模組在2021年銷售收入同比增加1.87%的情況下,營業成本增加了9.57%,導致毛利率同比減少5.63個百分點。
事實上,多家「果鏈」上市公司2021年業績出現下滑。
長盈精密(300115.SZ)2021年在營收110.47億元,同比增長12.7%的情況下,淨利潤虧損6.05億元。藍思科技(300433.SZ)4月末亦公佈業績,2021年營收452.68億元,同比增長22.5%,不過其淨利潤20.7億元,大幅下滑57.7%。
結語——
總的來說,隨著手機市場需求飽和,競爭的白熱化,上遊果鏈制造企業的日子不太好過。自去年12月份以來,消費電子板塊指數跌跌不休,最大跌幅超40%。
如何續寫成長性故事,是擺在消費電子公司面前的難題。對此,領益智造給出了答案,就是拓展新能源業務,打造第二增長極,對衝消費電子需求下滑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對自身發展很有信心,動用「真金白銀」呵護股價。
4月份,領益智造曾公告,擬以3億元-6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8元/股。截至2022年4月30日,公司已經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了1201.26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17%,成交總金額5279.8萬元。
5月18日當晚,領益智造收到深交所關注函,關注函顯示,根據該公司2022年一季報數據,公司截至一季度末的貨幣資金餘額為38.74億元,深交所請該公司結合公司財務狀況、項目資金的具體來源及資金投入時間安排等,並充分提示相關風險和不確定性。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