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摘帽」行情再度來襲。據統計,5月以來有11家上市公司成功「摘星脫帽」,例如索菱股份、中迪投資、華昌達、德新交運、中葡股份等。
同花順數據顯示,自4月27日至今(5月19日),摘帽板塊指數大漲19.3%。不少摘帽概念股煥新生後重新受到投資者青睐。
其中,成功「摘星脫帽」的索菱股份領銜,股價一路「扶搖直上」。5月19日,索菱股份再度一字板漲停,報收8.17元,走出7連板,期間累計漲幅94.99%,可以說相當強勢了。
對於這波「摘帽」行情,市場人士分析表示,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長期利微,市值較小,容易受到資金關注,股價上漲屬於正常現象,投資者需結合市場情況,注意相關風險。
但對於索菱股份,有投資者表示,該股這波大漲不僅因「摘星脫帽」這一利好消息刺激作用,其所處的車聯網行業風頭正盛,後市或有繼續衝高動能。
首先來看一下索菱股份的基本面。
01受板塊反彈預期驅動?
索菱股份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專業從事CID係統的研發、生產、銷售並以此為基礎,向客戶提供專業車聯網硬件及軟件服務和自動駕駛開發的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車聯網產品、汽車輔助駕駛產品、自動駕駛產品、後台服務。
當前,索菱股份已形成車聯網「軟件+硬件+運營平台」的全產業鏈的經營模式,是車聯網平台運營商,其下遊客戶包括上汽集團、廣汽三菱、廣汽豐田、廣汽乘用車、福特汽車、江淮汽車、中通客車等知名車企。
業績方面,索菱股份近幾年深陷虧損泥潭,但今年一季度業績虧損有所收窄。報告期内,公司營收1.89億元,同比增長12.11%;淨利潤虧損391.2萬元,相較於去年同期虧損8977萬元,同比增長95.64%;整體毛利率為18.02%,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0.05%,第四季度的-15.66%,經營狀況有所好轉。
另值得關注的是,索菱股份涉及「汽車零部件」、「車聯網」、「無人駕駛」等多個當前熱門概念題材。
進入5月份,沉寂了近半年的汽車零部件等相關板塊迎來大幅反彈。自4月27日至今,汽車零部件指數累漲20.56%,車聯網指數累漲17.22%,無人駕駛指數亦大漲22.22%。
華創證券表示,隨著疫情好轉,受上海復工復產預期提振以及需求提升,看好第二季度汽車零部件重新佈局機會,下半年板塊高增速預期不變,中長期中國汽車零部件在全球競爭優勢提升進而帶來量價提升的預期不變,短期原材料、疫情衝擊後帶來低估值配置機會。
而索菱股份作為車載終端市場龍頭之一,近期股價漲勢「犀利」,主要也受到板塊上漲的驅動。
02車聯網的「春天」
隨著5G、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車聯網逐步成長為汽車和外界之間的網絡連接平台和大腦,也讓智能化車輛駕駛和決策成為可能。
尤其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關於車聯網的討論愈來越熱,「車聯網」、「智能駕駛」等詞語出現在新能源汽車廠商的宣傳之中。
近些年來,我國車聯網利好政策頻發。如,《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要求加強交通基礎設施與信息基礎設施統籌佈局,協同建設,推動車聯網部署和應用;《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強調促進5G+車聯網的協同發展,推動將車聯網納入國家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十四五」規劃也明確提出積極穩妥發展車聯網。
當前,車聯網已成為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點。2019年以來,工信部先後批復江蘇(無錫)、天津(西青)、湖南(長沙)、重慶(兩江新區)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打造京滬「1號」高速公路工程。
中國信通院發佈的《車聯網白皮書》顯示,截止2021年末,我國車聯網路側通信基礎設施部署超過4000餘台,其中重點城市道路3500餘台、高速公路500餘台。同時,重點路段和典型場景也在積極推進路側感知計算係統部署以及5G蜂窩網絡能力提升。此外,歐美等國家亦強調智能與網聯協同,佈局自動駕駛車輛與道路交通設施。
渤海證券表示,車聯網相關的佈局應用將逐步完善,體係建設和產業發展將加速,同時車企、高科技企業的合作增多並逐漸深入,智能電動的趨勢加速,持續看好汽車智能網聯化趨勢。
川財證券認為,當前智能網聯已發展至新的階段,其方向為提供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等高階服務。目前,無人駕駛產業鏈涉及ADAS輔助駕駛係統、地圖導航和車聯網等三大領域。建議關注的相關標的有:德賽西威、索菱股份、均勝電子、華陽集團、東軟集團、超圖軟件、四維圖新、北鬥星通、皖通科技、中科創達和榮聯科技等。
03概念股業績及股價表現
站在當前節點,二級市場上,汽車產業鏈向好趨勢明顯,汽車零部件相關板塊市場上漲,關注度重新回升。
以車聯網板塊為例,同花順數據顯示,5月以來,超85%的車聯網概念股實現股價上漲。除了「摘星脫帽」的索菱股份外,數源科技漲幅超40%,有方科技、長安汽車、馬達科技等企業均反彈明顯,漲幅超30%。
筆者梳理了車聯網板塊業績高增上市公司(如下圖)。同花順數據顯示,90只概念股中有30家企業實現盈利且增速呈正向增長。其中,10股的一季度淨利潤增幅實現翻番,6股的淨利潤增長率超過200%。
其中,中海達淨利潤漲幅居前。在車聯網業務方面,涉及的主要是高精度定位方面的產品或傳感器件及組合導航解決方案等,其一季度淨利潤為0.82億元,同比增長達13.8倍。
緊隨其後的是,長安汽車和比亞迪,這兩家公司業務繁多,主要聚焦汽車業務。在車聯網業務方面,長安汽車攜手科大訊飛共同建立聯合實驗室,進行智能車載語音技術和大數據分析領域、圖像識别領域、車載終端產品及車載應用平台的相關研究。
比亞迪身為國内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在車聯網業務方面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比亞迪擁有有IT產業群,長期與蘋果、三星等國際一流IT企業合作,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公司現有專門的事業部負責汽車電子開發,已開發出遙控駕駛、手機雲服務等產品。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