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中信证券】基建投资的高点可能会在二季度末到三季度出现

日期:2022年6月2日 上午9:30

留抵退税是当前财政发力的核心

 

退税为主、降费为辅

 

公共财政的重点发力方向在留抵退税,节奏快、力度大。《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下简称“一揽子政策”)要求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研究将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预计新增留抵退税1420亿元,全年退减税2.64万亿元,力度超过2020年。

 

扩大社保费缓缴范围。降费方面,国常会要求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

 

4月财政收入大幅下滑,增值税退税和疫情冲击是两个核心原因。退税主要体现在增值税,据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4月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约8000亿元,出口退税也小幅增加。当然,疫情导致局部地区经济活动大幅放缓,也对税收形成了不小的冲击,财政收入增速往往与GDP增速较为匹配。

 

财政压力的区域分化

 

从区域上看,经济发达省份短期的财政压力会更大。从下图中部分省份4月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和一季度增速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东南沿海省份财政收入的下滑幅度更大。其中退税是主要原因,经济发达,增值税比重大的地区,在集中退税时的短期压力也会更大。当然这一轮疫情对东南沿海省市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其他地区。

 

以福建省为例,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本地产生的全部税收,包括上缴中央的部分)的口径来计算,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1.2%。4月单月则同比大幅下降50.2%,即便扣除增值税退税的影响,总收入依然下降14.6%,主要反映了疫情对经济活动的破坏,进而传导到税收。

 

公共财政如何平衡减收和增支?

 

财政收支的平衡

 

目前来看财政的平衡并未打破,增量的赤字措施并非必要。3月的这一轮疫情爆发以来,关于特別国债的观点和传闻开始增多,市场担心在两会的财政预算没有考虑到这一轮疫情冲击的情况下,会不会增发特別国债来缓解当前财政的燃眉之急。诚然,若疫情的负面影响持续扩大,确实不排除政府推出增量的赤字融资措施,但是目前来看尚不必要。

 

第一,退税规模并未大幅超预期。两会已经计画了2.5万亿元退减税规模,且安排了1.5万亿元金融机构利润上缴予以对冲,目前新增的退税规模为1420亿元,并没有明显超出两会的计画数位。同时,考虑到短期退税的压力比较大,财政部已经增加了一年以內到期的贴现国债发行,这些贴现国债的发行会改变财政节奏,但不影响全年的赤字规模。

 

第二,若剔除退税的短期冲击,财政收支仍然相对平衡。财政支出也会根据收入状况进行调整,保障关键领域,在其他领域适当减少支出。如果我们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对收入的负面影响,4月的财政收支仍然是比较平衡的,财政收支差额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明显高于2020年同期。考虑到目前上海、北京等地的疫情防控已取得显着成效,经济活动和税收的修复已经箭在弦上。

 

第三,当前财政的安全垫还相对较厚:

截至4月底,金融机构财政存款余额为5.4万亿元,处于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准,比2020年4月多1.6万亿元。

 

历年财政收支与预算赤字之间的缺口都可以由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来弥补,而且这个数位是有一定弹性的:2020年以前,最终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的规模均大于年初的预算水准。如果今年财政的实际赤字规模不超过2020年,或比2020年略小,那么只需要调入资金和使用结转结余的规模比预算略微上浮,就可以平衡一般公共预算。

 

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如何高效利用?

 

1、年中退税压力较大,财政支出会有所减速,将优先用来保民生。尽管全年的财政平衡目前来看没有被打破,但短期內财政确实面临一定的平衡压力,年中财政支出降速是大概率事件。在有限的财政资源下,支出方向会更加向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和保民生领域倾斜,这不仅是当前一揽子政策强调的方向,2020年亦是如此。如果下半年经济能够平稳复苏,公共财政支出的力度预计会在四季度提速。

 

2、政府采购支出结构的调整,支援中小企业。一揽子政策要求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将面向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比例由6%-10%提高至10%-20%。政府采购工程要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将预留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份额由30%以上今年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非预留项目要给予小微企业评审优惠,增加中小企业合同规模。

 

3、利用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政策撬动杠杆。一揽子政策要求今年新增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1万亿元以上。

 

基建的弹性和发力方向

 

政府性基金和专项债

 

今年相比于2020年,政府性基金的收入压力相对较大。在土地市场遇冷的情况下,4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降幅已经超过30%。根据我们对房地产週期的判断,土地市场的压力在二三季度仍可能延续。

 

但是,积极的因素在于专项债发行节奏再次提前,一揽子政策要求新增专项债6月底前基本发完,力争8月底使用完毕,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援力度。Wind资料显示,截至5月底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的发行量为2.03万亿元,6月底前基本发完已经下达的3.45万亿元,意味着6月单月的新增专项债发行量将在1.4万亿元左右。天量专项债发行带来的资金增量将对二三季度政府性基金的收入下滑起到较好的缓释作用,从规模上看,二者也大致相当,规模可能都在1万亿元左右。

 

同时,创新工具盘活存量有望为基建投资提供增量。国务院5月25日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鼓励采取基础设施REITs、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扩大融资,盘活存量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

 

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超过10%,而4月则受到疫情冲击有所下滑。在基建支持政策不断加力的预期下,我们认为二季度末到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或将进一步加快,高点可能在15%左右,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10%

 

基建发力的重点方向

 

交通、水利、市政园区等老基建的逆週期属性更强,短期弹性大但有后继乏力的风险。从今年上半年专项债的投向情况看,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领域的投资弹性较大。前期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专案也会加快上马。根据水利部、交通运输部的计画,水利、交通等老基建今年的投资增速普遍在5%-6%左右,较往年均有比较大的提升(过去几年常常零增长或负增长)。当然,老基建的逆週期属性更强,稳增长压力过后可能持续性不强。

 

新能源和数字新基建具备较强的战略意义,契合一揽子措施的诸多方向,长期前景更好。国常会一揽子政策要求适当扩大专项债券支持领域,优先考虑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新能源投资契合当前保障能源安全的政策趋势,政府要求抓紧推动实施一批能源专案,推动能源领域基本具备条件今年可开工的重大项目尽快实施。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相關文章

5月31日
【天风证券】公用事业国企改革第一篇:国家电网资产证券化前景
5月30日
【天风证券】美国加息预期确认放缓,7月之后实际加息将放缓
5月30日
【中金公司】政策力度已接近2020年,期待复苏加速
5月23日
【中信证券】美联储加息週期中,中美资产价格表现如何?
5月20日
【中信建投】平台经济迎来重大利好、政策环境持续改善
5月19日
【中金公司】港币触发弱方保证的含义与影响
5月18日
【中信证券】互联网|政策释放积极信号,关注后续盈利改善情况
5月16日
【中信建投】房贷利率下调释放积极信号,政策向好趋势不变
5月13日
【中信证券】美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
5月12日
【中信证券】如何看待本轮基建的力度,关注哪些投资方向?

视频

快讯

18:40
瑞声科技付玉良:AI手机利好公司业绩,未来市场空间大
17:31
李家超将率团访问老挝、柬埔寨和越南
17:19
中信资源(01205.HK)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7.9% 不派息
17:12
海通恒信(01905.HK)上半年溢利8.12亿人民币
17:06
复兴亚洲(00274.HK)截至3月31日止15个月亏损5301.8万港元 7月29日复牌
16:48
中国铁建(01186.HK):倪真辞任执行董事等职务
16:46
登辉控股(01692.HK)料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45%
16:38
国家外汇局:6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2.33万亿元人民币
16:33
交通银行:成功发行3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16:33
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9847.5亿元逆回购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