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創業、屢失敗,好不容易直播帶貨創業成功了,羅永浩卻毅然出走,轉投科技行業。是看不上直播帶貨門檻低,還是另外情有所寄?
話題人物羅永浩雖然在創業路上跌跌撞撞,但永遠不缺追隨者和流量。一路逆襲,羅永浩表現出了孤勇者的氣質,但表象背後,羅永浩勇而不孤。他的追隨者和馮唐等羅永浩的朋友們,是陪羅永浩一路走出低谷、敗而不餒的精神支撐。
告别帶貨直播
在6月7日的一場内部講話中,羅永浩宣佈正式退出「交個朋友」管理層,將從交個朋友的「首席好物推薦官」變為「首席品牌監督官」,但仍會以主播身份參與直播。
關注老羅直播的人也都知道,他近日直播場次明顯減少了。
憑借直播帶貨,羅永浩償還了錘子科技失敗欠下的6億元債務。如今債務償還接近尾聲,老羅對直播帶貨這門賺錢的生意並沒有過多留戀,事了拂衣去。
馬斯克曾說過,他很小的時候就弄懂了幾個重要問題,我從哪里來?我為何在此?我如何做一些能夠提升人類意識的事?
中國古語雲,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像馬斯克這樣的人,在中國被稱為早慧。事實證明,越早弄懂人生、價值和意義的人,越容易成功,如屈原、駱賓王、司馬光等。
在大學時,馬斯克思考哪些事物會對人類未來有重要的影響,後面得出了答案:互聯網、清潔能源和太空探索。
羅永浩和馬斯克雖然位於地球的兩端,但卻一致的選擇了科技向善的道路。
已經50歲,在脫口秀中自稱「小羅」的羅永浩表示,仍繼續投身創業,未來將把更多精力投入AR領域創業。
走出至暗時刻
不服輸的羅永浩一直奮鬥在創業路上。
17歲便高中退學的羅永浩,在工地幹過體力活、練過地攤、倒賣過中藥、教過英語,在實現財務自由後,交到馮唐、唐岩和柴靜等幾位牛人朋友,便蠢蠢欲動開始琢磨創業。
在創業失敗後,馮唐等朋友給予羅永浩的幫助較大,這是後話。
在創業伊始,老羅幹過牛博網,開辦英語培訓機構,打假方舟子、怒砸西門子冰箱維權等事件,始終活躍在網絡一線。
雖然人氣見長,但老羅的創業之路卻走得坎坷。博客、手機、社交軟件、電子煙、直播帶貨……羅永浩經歷並追逐過很多個風口。
而最讓他刻骨銘心的,還要屬讓他背負6億債務的手機創業。
2012年,羅永浩創辦錘子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以下統稱「錘子科技」),涉足智能手機行業。購買錘子手機的人大多也是羅永浩的擁趸者。
不過曾經一度號稱要收購蘋果的錘子科技,在2018年就陷入資金鏈危機,並在2019年被字節跳動接盤。
商業世界講究真金白銀,羅永浩的名氣和資源並沒有讓他的創業之路變得順利。
離開錘子科技,羅永浩也因此債台高築。
因錘子科技欠下6億元債務後,羅永浩一度跌入人生低谷。在至暗時刻,他同時有100多個官司要打。
最要命的是,當他努力賺錢還債的時候,他卻被列為被執行人,連飛機、高鐵也坐不了,只能坐17個小時的火車到上海錄節目。
或許只有堪稱空中飛人的商務精英和CEO們才能體會,坐十幾個小時的綠皮火車有多麽無奈和效率低下。
6億元債務、官司纏身、被列為執行人,這些真不是平常人所能承受的壓力,不過羅永浩都扛了過來。
錘子科技創業失敗後,生活還得繼續。
羅永浩又嘗試了切入電子煙風口,與朋友們合作電子煙,成為小野電子煙聯合創始人。在一系列電子煙新政規範下,行業資本退潮。羅永浩又進軍直播帶貨。
羅永浩的帶貨口號是「不賺錢,交個朋友」。也正是趕上直播帶貨的風口,他在還債的道路上才松了口氣。
雖然不斷有小漣漪出現,但羅永浩的「真還傳」似乎將在2022年上演大結局。
據企查查顯示,6月2日,羅永浩新增兩條被執行人信息,兩條執行標的合計超2900萬元,執行法院均為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再度因被執行人上熱搜,羅永浩喜憂參半。喜的是自己依然是人氣擔當,憂的是怕追隨者們再度擔心。
他本人及時在微博回應,「這筆債務已經支付完了,法院恢復執行是為了結案程序。每還一筆錢,都會害得親友們擔心一次……」。
與此同時,交個朋友科技通過官方微博「交個朋友直播間」回應稱,這兩個案子是錘子科技經營手機業務期間產生的公司債務,目前該筆債務已按預定的支付計劃處理完畢,法院恢復執行的目的是進行結案程序處理。「目前羅老師還在努力工作並按計劃替公司償還剩餘債務。」
「真還傳」是2020年羅永浩在脫口秀里一吐為快的自嘲。
彼時他就表示,2018年欠下的6億元債務已經還了4億元,剩下的部分準備一年内還完。還完債之後,他打算拍一部紀錄片,取名「真還傳」。
脫口秀之後,羅永浩再次登上了各大網站頭條熱搜,網友稱贊老羅還是有兩把刷子。羅永浩再次重回人生巅峰。
AR/VR著力點在哪里?
知天命之年,羅永浩又選了一場難打的戰役。
在逐漸告别直播帶貨舞台後,羅永浩仍要繼續投身科技事業。這次他選中的是AR。
樊登曾表示,羅永浩不該做智能手機和電子煙這類的復雜體系,而應去做英語創業這類簡單體系。
有業内人士透露,做XR(AR/VR/MR統稱)跟做手機復雜程度不相上下。
做AR困難重重,大家還是為老羅的選擇擔心。
在元宇宙概念的帶動下,VR/AR產業鏈迎來最強風口。華為、OPPO、TCL等巨頭已經推出了相關產品,谷歌也在積極推進AR眼鏡領域。
不過VR/AR產業鏈巨大,覆蓋硬件、軟件、内容、應用場景四大塊,尚不知羅永浩做AR的著力點將會是哪里一塊。
VR/AR產業鏈上遊主要為芯片、光學、顯示和傳感器等各類核心零部件,且具備較強技術壁壘。代表廠商有高通、舜宇光學、聯創電子等。
中遊主要為終端頭顯的ODM/OEM的組裝,以及其他配件的組裝廠商。代表企業有歌爾股份、立訊精密、比亞迪電子等。
下遊主要為銷售VR/AR頭顯硬件產品的終端品牌廠商,包括HTC、愛谷歌、Oculus等。這些終端廠商同時還構建了自身的内容生態,擁有較強的市場地位。
除了繁瑣的產業鏈外,AR/VR是長期投入,落地困難,非常考驗創始團隊的技術和財力水平。
曾有業内創業團隊透露,自己投資的AR產品從研究到應用用時5年。近日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也預測,蘋果AR/MR設備推遲至明年第二季度發佈。
與眾多技術兼規模並存的企業賽跑,羅永浩準備好了嗎?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