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市豬企5月銷量數據相繼出爐。截至6月9日,包括「養豬四巨頭」在内等10餘家企業已發佈相關公告。
數據披露顯示,大部分豬企生豬銷量及收入較去年同期出現普增,且豬價環比上升趨勢明顯,在生豬銷量環比下滑的境況中,大多數豬企還能維持穩定的收入增長,實屬不易。
但唯一例外的是,「養豬四巨頭」之一的正邦科技(002157.SZ)銷量、收入清一色下跌。可見至今還未完全走出豬周期底部的陰霾。
1.豬價顯著反彈,券商集體看多
眾所周知,2021年在行業產能過剩的背景下,豬價跌到「六親不認」,甚至一度跌破全行業的成本線,迎來了史上最慘豬周期。
當前,伴隨著3月底以來生豬價格的持續反彈,豬價回暖迹象明顯。
6月4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最新數據顯示,5月下旬,全國生豬(外三元)價格為15.7元/公斤,價格環比上漲1.3%。自今年3月下旬以來,中國生豬價格從每公斤11.9元漲至15.7元,漲幅為32%,實現「7連漲」。
具體看,以「豬茅」牧原股份(002714.SZ)為代表等豬企的商品豬售價環比上升趨勢明顯,包括牧原股份、溫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正邦科技、天邦股份(002124.SZ),分别環比增長18.39%、18.08%、18.03%、16.71%、17.26%。
此番豬價顯著回暖,不少券商機構表示豬價向上趨勢已形成。
太平洋證券指出,參照歷史,在養殖產能去化的基礎上,未來豬價周期向上趨勢已經形成。
國元證券研報認為,從2021年10月上旬到2022年3月下旬,生豬價格已經演繹了一次「W」型的二次探底。按照生豬價格的最低點為新一輪周期的起點的劃分標準,本輪周期的起點已經確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生豬銷量看,除天邦股份、天康生物、華統股份、立華股份外,其餘7家豬企5月銷量均出現了環比下滑現象,這主要源於商品豬出欄量下滑所致。
據上海鋼聯農產品樣本數據顯示,5月規模場商品豬存欄量環比增0.53%,商品豬出欄量環比降0.71%;散戶商品豬存欄量環比增4.19%,商品豬出欄量環比降15.69%。
對此,天風期貨也提示,6-8月是傳統消費淡季,無法提振價格。仔豬補欄量趨於下降,生豬出欄有繼續下降的趨勢,供需轉弱。豬價短期傾向於震蕩調整,繼續上衝的動力減弱。
2.全行業業績扭虧拐點來臨?
2021年,在豬價持續低迷的背景下,除牧原外,養豬三大巨頭全部由盈轉虧。新希望歸母淨虧損約95.91億元、溫氏股份歸母淨虧損134.04億元,正邦科技虧損最多的,歸母淨虧損達到188.19億元。
今年一季度,在豬價及飼料上漲雙重拖累下,「養豬一哥」牧原股份也難免於幸,四大頭部豬企「全軍覆沒」。
時至今日,伴隨二季度以來豬價持續提振,部分企業收入雖有所改善,但要實現全行業扭虧仍待時日。
就拿「養豬四巨頭」之一的正邦科技來說,承接4月份經營慘淡,5月份該公司還是未能扭轉局面,銷量環比、同比雙雙下跌慘重,收入情況持續萎靡。
雪上加霜的是,在業績表現不佳的情況下,正邦科技的資金流動性壓力也在陡增。
6月8日,正邦科技發佈公告稱,受豬周期影響,公司及子公司江西正邦養殖有限公司等近期因流動資金緊張出現部分商票逾期未兌付的情形,截至公告披露日,逾期未兌付餘額合計5.42億元,這是公司首次出現商票逾期。
而早於5月21日,正邦科技公告稱,擬終止2019年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8個募集資金投資項目、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14個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並將該募投項目結餘資金36.18億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用於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及業務發展。
伴隨著豬周期紅利消退,隨著經營虧損的加大,正邦科技資金流動性壓力日益增加,公司被迫舉債緩解短期壓力。
2022年一季度顯示,正邦科技負債合計為406.87億元,總資產為419.32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7.03%,環比2021年末上升4.43個百分點。期内,公司貨幣資金為30.73億元,短期借款為121.48億元,兩者之間的缺口為90.75億元,短期償債壓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豬周期下行期,並未正邦科技一家面臨資金鏈緊張的困局。
據牧原股份、新希望、溫氏股份一季報業績披露,貨幣資金分别為161.16億元,139.74億元、66.6億元,而短期借款依次為319.74億元、181.29億元、21.73億元,明顯可見僅溫氏股份在手現金能覆蓋短期借款。
3.後市怎麽看
周期性行業的共同特點是產品價格、需求及產能呈現周期性波動,公司業績也往往大起大落,而養豬行業就是一個典型周期行業。
東方證券表示,隨著周期向前推進,前期產能減少逐步反映,豬價中樞有望不斷上移,疊加下半年消費預期好轉,豬價的反轉力度存在超預期的可能,周期進入第二階段配置。
中信證券聯席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則認為,從典型的「豬周期」的持續時間看,本輪「豬周期」已臨近尾聲。從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同比增速等領先指標進一步看,新一輪「豬周期」在醞釀之中。
政策面,第11批收儲即將啓動,有助於促進生豬市場平穩運行,同樣也向市場傳遞了積極的信號。
6月8日,華儲網發佈的《關於2022年第十一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競價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顯示,將在6月10日下午通過競價交易方式確定承儲企業、數量和入庫成交價格,本次收儲掛牌競價交易4萬噸。
二級市場上,截至6月9日收盤,正虹科技、華統股份、巨星農牧、大北農4只個股漲停,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等紛紛跟漲。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