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珠江出海口的广州南沙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为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通过两阶段目标、五大部署,深化广州南沙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
《方案》明确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南沙粤港澳联合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化体系初步构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加速集聚,成为港澳青年安居乐业的新家园;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园区建设运营模式基本确立,先行启动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到2035年,南沙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化体系更趋成熟,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明显提升;生产生活环境日臻完善,公共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区域内港澳居民数量显著提升;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在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合作竞争中发挥引领作用,携手港澳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指出,过往的南沙规划将重点区域放在明珠湾。明珠湾地处三条水道交汇处,又覆盖蕉门河口、灵山岛尖、横沥岛尖和慧谷西区四个片区,区位优良,但其与广州市中心和香港、深圳的交通不够方便。
“可以看到,原来的空间布局是在南沙新中心,现在则更加注重区位的开放,尤其是与香港、广州市中心、深圳的联系。”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次政策对于优化南沙城市定位、提升城市形象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加快广州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珠江出海口,广州南沙面积803平方公里,实际管理人口120余万人。
地理资源优渥的广州南沙是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原点,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通内地而向海外,近年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2005年,南沙成为广州行政区,2012年和2014年先后获批成为国家新区和自贸试验区。
伴随着2019年1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南沙形成“三区一中心”(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新格局。
此前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了广州南沙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历史使命,要求携手港澳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创新发展示范区、金融服务重要平台和优质生活圈。
日前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的通知》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是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推动创新发展、打造优质生活圈的重要举措。
为实现2025年、2035年两大阶段目标,《方案》从五个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务,包括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
上述五大部署又均有更为细分的扶持政策,涉及科技创新、金融科技、智能制造、数字产业、大众创业、人才引进、码头建设、国际经济合作等多个发展方向,并给予税收、资金支持、融资支持等大力支持。
发挥南沙引领带动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南沙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枢纽性节点,战略地位突出。
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导向,南沙积极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面向全球集聚资源要素,大力发展航运物流、高端制造、金融商务、科技创新、生命健康五大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极具吸引力。
本次《方案》对南沙未来发展更具促进意义。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认为,南沙又迎来新一轮发展期。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以及南沙更注重区位开放是《方案》的一大亮点。
原来南沙的空间布局重点在明珠湾,《方案》提出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区块作为先行启动区,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充分发挥上述区域依托交通枢纽快捷通达香港的优势,加快形成连片开发态势和集聚发展效应,有力带动南沙全域发展,逐步构建“枢纽带动、多点支撑、整体协同”的发展态势。
胡刚分析指出,南沙湾最早通过轮渡与香港联通,水路条件优良,区域发展基础较好,土地开发进程较高成。庆盛枢纽通过广深港高铁与深圳、香港联通,周边建有香港科技大学南沙校区,布局高等教育事业和人工智能产业,将进一步吸引港澳青年人才。南沙枢纽站则与珠海、江门、深圳、东莞联通,周边在建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次南沙对于各类创新产业的导入提出了重要的支持政策。
从研究角度看,政策明确,高水平建设南沙科学城,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从产业资源角度看,政策明确,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平台,打造“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产业链。
总体上,此次南沙新政策下,其产业聚集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资源势必也会提升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战略地位和枢纽地位。
经济发展,人才先行。《方案》提出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
严跃进认为,此次政策明确了人才方面的创新政策。政策明确,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实施面向港澳人才的特殊支持措施,在人才引进、股权激励、技术入股、职称评价、职业资格认可、子女教育、商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从这里可以看出,后续人才政策势必会有一波创新和鼓励的地方,对于人才的加快导入,尤其是港澳方面的人才导入,具有积极的作用。其势必为此类区域释放出积极的人才红利。
胡刚还指出,粤港城市规划建设合作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两地相关专业人士的资格互认。《方案》明确提出,“对具有香港协会(学会)资格的香港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建筑测量师与内地相应协会会员资格互认”,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推动香港专业人士参与南沙建设起到利好作用。
尾语:
6月15日南沙相关概念股彻底被“点燃”。截至收盘,15只南沙概念股中有10只收红,其中,珠江股份(600684.SH)、天创时尚(603608.SH)、华金资本(000532.SZ)和越秀金控(000987.SZ)四只个股一字涨停,证通电子(002197.SZ)、岭南控股(000524.SZ)分别大涨4.09%、3.76%。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