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六月下旬後,港股IPO市場再度變得活泛,多隻新股拿到港交所入場券,陸續招股及上市,投資者的熱情也重新被點燃。年中新股開閘放水的高峰時段,也將迎來香港今年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宗IPO——天齊鋰業(9696.HK)。
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齊鋰業」),是中國及全球領先的鋰生產商,且已自2010年8月31日起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號:002466)。本次香港IPO,擬全球發行164,122,200股股份,其中公開發售初步占比10%,國際配售初步占比90%。發行價為每股69.00港元至82.00港元,每手200股,最多募集134.58億港元。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招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鋰的開採與供應屬於新能源產業鏈的上遊行業,進入全球鋰行業有著較高的准入門坎。根據伍德麥肯茲報告(下同),鋰礦行業公司的主要准入門坎,包括高資金要求,漫長開發週期,專有技術,優質資源稀缺,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標準日益嚴格以及政策及環境因素。
從整體需求來看,全球鋰年需求量自2022年至2026年預期將按15.4%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於2026年合共達1.07百萬噸LCE。而從鋰的主要終端市場之一鋰電池市場來看,用作電動汽車充電電池的鋰離子電池的鋰需求量自2022年至2026年預計將按21.2%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於2026年合共達675.4千噸LCE。也即是說,需求端方面,鋰生產所面向的兩大主要市場均呈快速增長之勢。
此外,隨著全球能源轉型以及「碳中和」目標的逐步實現,儲能系統也將成為未來十年鋰行業增長最快的終端市場之一。儲能系統的鋰需求量自2022年至2026年預期將按11.6%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於2026年達59.0千噸LCE。
在暢旺的市場需求下,鋰行業註定將是備受青睞的高景氣賽道,而其中的頭部企業更是市場關注的重中之重。2021年,在全球四大頂級的鋰化合物生產商中,天齊鋰業為全球第四大及亞洲第二大鋰化合物生產商。按2021年的鋰輝石精礦產量計算,天齊鋰業持有的格林布什礦場是全球最大的鋰礦開採地,佔2021年全球鋰礦產量的約38%。
目前,天齊鋰業乃中國唯一一家通過大型、一致且穩定的鋰精礦供應實現了100%自給自足和全面垂直整合鋰礦的鋰生產商。高准入門坎前提下,且優質鋰原料自給自足的能力、多樣化的產品組合以及領先的生產能力,為天齊鋰業打造了出色的核心競爭優勢,公司安全墊也不斷增厚,護城河壁壘愈發寬廣。
業務層面,天齊鋰業的運營涵蓋鋰價值鏈的關鍵環節,包括開採鋰礦石並生產鋰精礦及生產鋰化合物及衍生物。憑藉來自格林布什礦場的優質及低成本的鋰精礦,該公司能夠實現鋰原料自給自足,並高效生產優質的鋰化合物及衍生物。
鋰精礦產品、鋰化合物及衍生物產品,構成了天齊鋰業的兩大類產品組合。鋰精礦產品包括化學級和技術級鋰精礦,而鋰化合物及衍生物產品包括碳酸鋰、氫氧化鋰、氯化鋰及金屬鋰。該公司的產品廣泛應用於多個終端市場,主要包括電動汽車、儲能系統、航空運輸、陶瓷和玻璃。就若干產品領域而言,天齊鋰業是全球市場的領先者。例如,按2021年的產量計算,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電池級碳酸鋰供應商,亦為全球十大電池級氫氧化鋰供應商之一。
領先全球的優質產品,為近兩年天齊鋰業業績的強勁復蘇打下了基礎,投資價值顯山露水。截至2020年、2021年12月31日止兩個年度,天齊鋰業分別實現收入約人民幣32.15億元、75.98億元,同比增幅達136.3%;毛利潤分別約為人民幣13.27億元、46.88億元,相應增長253.3%;淨利潤分別約為人民幣-11.25億元、42.06億元,大幅扭虧為盈,盈利前景趨好。
分業務板塊來看,該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於鋰化合物及衍生物銷售及鋰精礦銷售。2020年、2021年,來自鋰化合物及衍生物銷售的收入分別約為人民幣17.35億元、49.60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約54.0%、65.3%;來自鋰精礦銷售的收入分別約為人民幣14.80億元、26.38億元,營收占比約46.0%、34.7%。
近年來,天齊鋰業積極利用終端市場,尤其是中國電動汽車和儲能領域的迅猛發展,從戰略上已佈局世界上兩處大規模、低成本及高品位的鋰資源,並戰略性持有優質鋰儲備資產,具備成本優勢、營運效率、安全性和較高盈利能力。公司有能力充分把握全球新能源革命帶來的契機,緊隨鋰基新能源領域的最新市場發展及技術突破的步伐,登陸港股市場後,勢必將煥發出更蓬勃的生機。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