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商湯-W暴跌啓示錄:頂尖的技術公司不等於優秀的投資標的
原創

日期:2022年7月5日 上午8:22作者:王潇 編輯:May

2022年7月4日,曾經的千億獨角獸商湯-W(00020.HK)股價再度下跌18.85%,加上上一個交易日46.77%的跌幅,其股價在短短兩個交易日内回撤已超過56%。

商湯擁有頂尖的創新能力和技術優勢,也有阿里巴巴和軟銀這樣的巨頭股東加持,但是其業績表現和估值水平卻成為「軟肋」。

「投資不是跳水比賽,要依靠難度系數來取勝。」技術創新可以為自己構築一條護城河,技術變革也可以讓自己的護城河瞬間「幹涸」。而真正強大的護城河,就是業績長期穩定增長,如果商湯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投資標的,同樣如此。

巨量解禁引發商湯-W股價暴跌

繼2022年6月30日股價大幅下跌46.77%之後,港股明星股商湯-W(00020.HK)股價今日再次放量下跌18.85%,短短兩個交易日,其股價慘遭「腰斬」。

如果以今日收盤價2.540港元/股來計算,商湯科技股價較3.85港元/股的發行價下跌幅度已超34%,較9.7港元/股的歷史最高價下跌幅度更是達到73%。

實際上,截至6月29日,商湯科技股價表現並未出現異常,突如其來的股價暴跌源於公司巨量解禁。商湯招股書顯示,公司首次公開發售前投資者及SenseTalent和基石投資者,禁售期的截止日期均為2022年6月29日,這也意味著,以上投資者持有股份將於6月30日解禁。

值得關注的是,商湯首次公開發售前投資者及SenseTalent持股比例佔股本總額的72.87%,基石投資者持股比例佔股本總額的3.10%,二者合計持股比例高達75.97%。

或許意料到了解禁帶來的不利影響,商湯於6月30日開盤前發佈公告稱,徐立、王曉剛、徐冰及若幹管理層成員,自願承諾於2022年12月29日前,自願禁售持有的20.02億股B類股份(即在港交所正常交易的商湯股票),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5.98%;管理層對本集團長期價值及前景充滿信心。

儘管商湯管理層發佈自願禁售承諾,但是管理層所持股份規模難以與巨量解禁相比,因此投資者持股信心依然脆弱。

商湯-W業績表現難以支撐現有估值

僅從二級市場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股份巨量解禁不在少數,但是股價如此脆弱的並不多見,因此解禁可能只是商湯股價暴跌的導火索,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或許來自公司基本面。

不可否認,商湯憑借著頗具競爭力的技術實力,在人工智能領域競爭力一流,這也是商湯能夠頂著「AI第一股」的光環上市即大漲的原因。然而,與創投屬性更強的一級市場不同的是,二級市場股價表現長期受業績影響更大,投資者不會忽視公司的業績表現,而業績正是商湯的「軟肋」。

財報數據顯示,2018-2021年,商湯的營業收入分别為18.53億元、30.27億元、34.51億元、47億元,營收數據表現較為突出。但是,同期商湯的淨虧損則分别為34.33億元、49.68億元、121.58億元和171億元,虧損情況不可謂不嚴重。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商湯2021年的虧損主要由於公司研發投入和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虧損,公司預期2022年不會進一步確認任何優先股公允價值的虧損或收益。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商湯的財務狀況和經營壓力同樣不樂觀。數據顯示,2018-2021年,商湯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分别為-7.50億元、-28.69億元、-12.29億元及-24.85億元。可以看出,商湯目前的經營運轉還嚴重依賴「吃老本」或外部「輸血」。

二級市場估值方面,如果以市銷率PS為估值參考指標,解禁前商湯總市值超過1000億,對應2021年市銷率約30倍,這一估值水平在千億級公司中顯著偏高,這也是商湯在解禁壓力之下股價脆弱的原因之一。

優秀的投資標的離不開業績長期穩定增長

僅僅從技術創新能力角度看,商湯科技無疑是行業領軍者。來自券商機構的研報顯示,商湯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佼佼者,技術團隊龐大,學術研究與技術研發實力雄厚,研發團隊共40位教授,250多名博士和博士候選人,公司員工近三分之二為碩士及以上,2021年研發人員4274人,高於同行;公司累計拿下70多個全球冠軍,三大計算機視覺會議發表超500篇研究論文,擁有8000多項AI發明專利。

擁有如此背景的商湯,也獲得了國内外巨頭的積極關注。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旗下的資金曾先後參與了商湯C1輪和C2輪融資,目前持股比例約7.24%。軟銀旗下的資金先後參與了商湯5輪融資,目前持股比例高達14.21%。

那麽,為何創新能力強大且巨頭加持的商湯,股價依然出現了崩盤式下跌呢?我們不妨從投資大佬的言論和股市的歷史表現中尋找答案。

眾所周知,股神巴菲特很少投資科技公司,相反更偏愛像可口可樂(KO.US)、卡夫亨氏(KHC.US)和喜詩糖果等耳熟能詳的消費類公司。正如那句名言「投資不是跳水比賽,要依靠難度系數來取勝。」

如果進一步分析其背後的原因,對商業模式的理解是本質。巴菲特在2007年致股東的信中表示:「比較差的生意是那種收入增長雖然迅速,但需要巨大投資來維持增長,過後又賺不到多少,甚至沒錢賺的生意。」

二級市場不缺少這樣的例子,這些公司在某些細分領域確實佔據著技術優勢,並且名聲也很大,但是股價表現卻不儘如人意。以面板行業為例,近年來國内面板龍頭的技術實力接近或超越日韓企業,產品在消費電子和汽車面板等領域享受著進口替代的紅利。

但是,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也消耗了大量資金,因此企業需要不斷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大量融資,特别是通過二級市場融資,持續高投入導致公司業績波動性大,股價也難以走出長期上升趨勢。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光伏行業,儘管光伏行業已成長為一個體量巨大的市場,並且未來發展空間依然廣闊,但是光伏行業也是經歷了數輪起落,無數名噪一時的巨頭公司轟然倒下,在技術變革面前成為行業「墊腳石」。

客觀來講,拿人工智能行業和面板行業、光伏行業做對比或許並不恰當,但是背後體現出的道理有相似之處。可以認為,技術創新是一把雙刃劍,技術創新可以為自己構築一條護城河,技術變革也可以讓自己的護城河瞬間「幹涸」。這也是中泰資管基金投資總監姜誠,將「慢變」與「長坡」「厚雪」放在一起的原因。

回到文章主題,頂尖的技術公司不等於優秀的投資標的,但是我們不否認商湯擁有廣闊的成長空間。站在更遠的時間維度來看,人工智能行業成長潛力巨大,而商湯也是一家潛力巨大的公司。

但是,商湯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投資標的,則離不開其業績的長期穩定增長。因為真正強大的護城河,就是業績長期穩定增長。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7月4日
造車新勢力「五虎」各顯神通,6月銷量均破萬,「蔚小理」地位有變!
7月4日
財華盤點|回望全球資本市場上半年,風景這邊獨好
7月4日
關掉濾鏡的美圖(01357):炒幣浮虧,SaaS業務「最後的倔強」!
7月4日
巴菲特狂買石油股之際,哈薩克石油赴港IPO,業績成色如何?
7月4日
盈利能力脫穎而出,「鋰王」天齊鋰業修築價值護城河
7月1日
天圖投資IPO:新三板轉戰港交所,傳集資5億美元
6月30日
【財華洞察】突遭「空襲」,特斯拉和蔚來「花期」已過?
6月30日
德銀天下(02418)今日招股,2021年營收下滑,毛利率卻實現三連增
6月29日
南向資金豪擲363億押注「七一行情」,大舉流入美團、理想、快手等
6月29日
極星汽車登陸美股,吉利資本大網再獲一個IPO

視頻

快訊

18:18
【大行評稅變】 景順:預計亞洲各國央行將迅速轉向於更加溫和的政策
17:36
藍月亮(06993.HK)投得廣州地塊發展多用途綜合大樓
17:31
信利國際(00732.HK)3月綜合營業淨額同比減少約3.2%
17:21
香港暫停進口波蘭大波蘭省Jarocin區禽肉及禽類產品
17:13
中國新城鎮(01278.HK)截至3月末固定收益類項目投資組合總額約33.09億元
17:02
宏安地產(01243.HK)前三個月合約銷售額8.54億港元
16:57
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保險機構開展重大股權投資 不得存在八種行為
16:49
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保險機構應當全部使用自有資金開展重大股權投資
16:42
景瑞控股(01862.HK)3月合約簽約銷售額1.2億元
16:37
商務部: 加快推進雲計算、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等外資試點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