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的銅箔領域將迎來新的挑戰者。
7月28日,寶明科技(002992.SZ)繼續強勢衝高,一度觸及漲停板10%,收盤仍漲2.1%,報收29.59元/股,市值54.73億元。
自6月20日股價啓動以來,寶明科技股價表現可謂是「扶搖直上九萬里」,漲勢洶洶。截至目前,一個多月的時間,股價(前復權)累計漲幅已達142%。
豪擲60億,佈局復合銅箔,第一個「吃螃蟹」
消息面,7月27日,寶明科技公告,與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了《項目投資合同》,準備投資鋰電池復合銅箔項目,投資金額為6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為50億元,流動資金10億元。
具體安排上,該項目一期投資11.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為10億元,租賃廠房進行生產。項目二期投資48.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為40億元,購地進行生產。
據悉,寶明科技或為A股首個宣佈投建復合銅箔(也即PET銅箔)規模產能的公司。
復合銅箔是指在塑料薄膜PET等材質表面上製作一層金屬導電層的一種新型材料,相比傳統電解銅箔,復合銅箔作為負極集流體的鋰電池具有低成本、高安全、長壽命和高能量密度等優勢,能解決電池因内短路引發熱失控的行業難題。
寶明科技此前就曾表示,與傳統6微米的銅箔相比,復合銅箔中間為4微米的高分子材料,兩邊各1微米的銅,因此製造成本比傳統銅箔更低,毛利空間較大。
這或許也是公司股價近一個多月輪番上漲的原因所在。
鋰電池技術不斷變革,其中很多環節面臨著技術改進、降本增效的需求,銅箔環節此前主要有諾德股份(600110.SH)、嘉元科技(688388.SH)等公司。此次寶明科技的入局,或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產生「鲶魚」效應,未來能否對傳統銅箔產生替代效應,需要關注。
具體未來寶明科技復合銅箔投後產值為多大,在前期的調研公告中寶明科技曾表示,贛州一期項目達產後年產約1.5-1.8億平米鋰電復合銅箔(相當於傳統銅箔約一萬噸),其產值預估超14億元。
根據高工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度國内鋰電銅箔出貨量達28.05萬噸,而該輪「擴產潮」中,國内規劃新增鋰電銅箔產能近100萬噸。這麽看來,寶明科技投放的產能不算大,頗有點「試水」的意味。
不僅如此,對於未來復合銅箔行業的發展前景,不少行内人並看好。
業内人士表示,目前復合銅箔基本仍在研發階段,有不少企業均有涉足,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現在市場還未達到替代的程度。未來復合銅箔滲透率能否提升,並非製造廠家所能決定,而是取決於產業鏈下遊客戶。
與此同時,關於復合銅箔成本更低,也有業内人士提出質疑,「在銅價8萬的情況,復合銅箔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但是當下時點,理論成本遠高於(傳統銅箔)售價,推廣程度不夠,達不到批量化生產的產業規模,若4.5um銅箔推廣順利,成本還能較6um下降一半。」
業績堪憂,去年大虧3.54億
寶明科技2020年8月上市,公司身處顯示器件製造業,主要產品為LED背光源,其營收佔比為80%,其他產品包括電容式觸摸屏等。
寶明科技的下遊客戶堪稱大牌,公司進入了京東方、天馬、華星光電、華顯光電、信利、深超光電、德普特、東山精密、立德通訊、同興達、JDI等知名企業的供應鏈體系。公司LED背光源和電容式觸摸屏下遊平板顯示屏被應用於小米、OPPO、vivo、三星等知名品牌的終端智能手機上;車載類背光源產品應用於比亞迪、五菱、奇瑞、長城、長安、恒大新能源,本田、雷諾、現代、賓利等汽車品牌;平板系列產品在三星、T-mobile、聯想、FUJITSU等終端客戶上得到應用。
不過業績方面,公司的表現不容樂觀。
數據顯示,寶明科技的營收自2020年開始就逐步下滑。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13.78億元,同比下滑25%;2021年公司營收為11.15億元,同比下滑19.08%。
淨利潤方面更是微薄,2020年淨利潤同比下滑78%至0.3億元,到了2021年直接巨虧3.54億元,讓人大跌眼鏡。
對此,寶明科技表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來源於LED背光源,由於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滑以及訂單的延遲,行業競爭加劇。同時,因訂單量下滑,單位產品分攤的成本上升,生產計劃受到一定影響,綜合導致LED背光源毛利率下降。
據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至2021年,寶明科技的毛利率從25%下降至-5.12%,下滑趨勢非常明顯。
現金流方面,截至2022年3月31日,寶明科技貨幣資金2.37億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僅有1.247億元。不難看出,面對復合銅箔項目一期投資的11.5億元,現階段現金儲備顯得捉襟見肘。面料新能源製造業所需的大量資金,公司後續如何籌措60億元的資金,目前看來仍有很大挑戰。
結語——
鋰電池的復合銅箔,作為新的技術路徑,可能處於大規模應用的前夕,景氣度較高,寶明科技此前和新能源行業並無交集,此次進軍復合銅箔,可謂放手一搏。
不過公司現業績並不樂觀,能否真正扭轉頹勢,開啓發展的第二曲線,不太容易,我們且拭目以待。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