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行業景氣度持續走高,通威股份(600438.SH)、隆基綠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光伏企業在擴產的道路上是一路狂奔。
而在7月28日,晶科能源(688223.SH)這家組件龍頭又宣告稱,擬通過可轉債募資不超過100億元用於光伏電池、組件等項目。
從金額來看,這些光伏企業一出手動辄斥資百億,有點「花錢如流水」那意思。不過,就行業的現狀及發展前景而言,晶科能源的百億擴產只是「常規操作」而已。
組件巨頭回A僅半年,股價已翻倍
晶科能源成立於2006年,是國内較早規模化從事光伏產品的一體化組件企業。2009年收購電池組件製造商浙江太陽谷,進軍電池片和組件生產,目前光伏組件產銷規模穩居世界前列,在2016-2019年期間連續四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第一,2020年排名第二。
雖然說目前同時涉足了矽片、電池片、組件環節,但晶科能源仍算是比較「專一」。2021年的數據顯示,其光伏組件業務在期内貢獻了92.84%的營收和92.87%的利潤。
2022年1月26日,該公司在科創板上市,與晶科能源控股形成A股和美股的「雙上市」結構(注:晶科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是晶科能源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58.62%,而美股上市平台晶科能源控股100%持有晶科能源投資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從登陸A股的時間來看,晶科能源剛好上市了半年左右,而在這半年的時間里,其股價累漲了105.03%,表現還算不錯。
再斥資百億擴產,所求為何?
在A股IPO時,該公司募集資金中的40億元就是用來擴產的,具體為年產7.5GW高效電池和5GW高效電池組件建設項目。
3月18日,晶科能源又發佈公告稱,擬在上饒市廣信區投資建設24GW高效光伏組件和10萬噸光伏組件鋁型材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08億元(含流動資金)。
同日,另一份公告披露,該公司擬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所轄南川工業園區内規劃投資建設30GW單晶拉棒光伏產業項目(以下簡稱「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含流動資金)。
7月28日的公告則顯示,晶科能源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100億元(含10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年產11GW高效電池生產線項目(41億元)、晶科光伏製造有限公司年產8吉瓦高自動化光伏組件生產線項目(7億元)、上饒市晶科光伏製造有限公司新倍增一期8GW高自動化組件項目(6億元)、年產5GW太陽能組件及5GW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項目(16億元)、補充流動資金(30億元)。
這也就是說,僅上述的項目,300多億就直接花出去了。
而晶科能源之所以敢於大肆密集擴產主要還是因為光伏行業高度景氣,這一點在光伏企業的業績上有所反映。
具體到晶科能源,數據顯示,2018-2021年,該公司分别實現營收245.09億元、294.9億元、336.6億元、405.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8.29%。
同期,該公司分别實現歸母淨利潤2.74億元、13.81億元、10.42億元、11.41億元,受益於單晶轉型戰略優化產品和成本結構,其中2019年同比增長404.52%。
在今年一季度,晶科能源實現營收146.81億元,同比增長86.42%;實現歸母淨利潤4.01億元,同比增長66.39%。
其實總的來看,晶科能源近些年的整體業績表現還算不錯,但要弱於通威股份等一些光伏企業。
而受益於「平價時代」的來臨和「碳中和」的推進,光伏行業的長期前景被廣泛看好。
例如,西南證券研究人員預計全球光伏裝機量將保持高增態勢,預計至2025年全球年新增裝機量將達350GW,2021年至2025年期間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為20%左右。
東北證券研究人員對未來十年光伏裝機量測算,預計光伏新增裝機量將持續增長,期間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達13%左右。
在行業景氣度高漲、長期前景向好的大背景下,晶科能源大肆擴產的行為並不難理解。
除了這個因素外,或許還有一層考慮,那就是其他光伏同行都在瘋狂上產能,如果晶科能源不跟上,或許就會出現不進反退的情況。
高效電池產能是TOPCon電池?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28日披露的公告中,晶科能源並未說明將要建設的產能是何種光伏電池,但不少投資者猜測其中應該包含了TOPCon(隧穿氧化鈍化接觸)電池。
光伏行業發展到今天,當下處於主流位置的PERC技術已經逐漸到了發展瓶頸期,PERC電池轉換效率提升越來越困難,與此同時N型電池的成本問題也逐漸得到改善,N型電池逐漸走到台前。
而TOPCon(隧穿氧化鈍化接觸)電池是新一代光伏電池的主要候選之一,是當下經濟性非常突出的一種選擇,呼聲很高。詳細介紹可參考文章《概念指數狂飙!這些企業股價已翻倍,TOPCon有何魅力?》。
據了解,晶科能源算是光伏領域内的TOPCon電池龍頭,其早在2019年就率先建立了N型TOPCon電池量產線,產能規模達到900MW。
該公司在2021年實現25.4%的實驗室電池轉化效率,一年内4次打破世界紀錄。同樣是在2021年,晶科能源快速實現了高效N型TOPCon電池從實驗室到工廠的智能化產線落地,電池量產效率接近24.5%。
與此同時,公司2021年11月推出應用了N型TOPCon電池技術的TigerNeo系列高端組件產品,兼具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衰減等特點。
另外,晶科能源在今年6月25-26日接受機構調研表示,公司今年年初在安徽合肥、浙江海寧投產的16GW大尺寸N型TOPCon電池產能進展順利,各項指標符合預期。其中,合肥TOPCon電池工廠已經滿產,量產測試效率已達24.7%,可用良率與PERC產線持平。海寧尖山工廠爬坡順利,於6月底滿產。
在銷售方面,目前其N型TigerNeo組件產品在歐洲等獲市場廣泛認可,全球已獲可觀簽單量。國内大項目N型產品也屢有中標,正積極落實後續交期。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