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港股理想汽車(02015.HK)披露公告稱,公司預計2022年第三季度的車輛交付量約為25500輛,該展望更新了公司之前發佈的27000至29000輛的交付量預期。
關於銷量下滑的原因,官方稱交付量下降主要由供應鏈限制所導致,公司車輛的潛在需求仍然保持強勁。
01銷量遇冷的背後,新舊換代的「後遺症」
2022年8月,理想汽車僅交付4571輛汽車,同比下降51.5%,環比下降56.1%。
不僅在造車新勢力中墊底,而且同比、環比的下滑程度幾乎是「腰斬」。
曾經月銷萬輛、單挑車市江湖的理想ONE如今「失寵」了嗎?
準確的說是,理想汽車自家的新車型L9「扼殺」了理想ONE。
L9的橫空出世,性能層面更上一層樓,一下子遮蓋了理想ONE的鋒芒。
儘管在新車溝通會上,理想汽車掌門人李想曾表示,理想ONE的銷量並沒有因為L9的出現而下降。
李想認為,10多萬的區間,足以將兩款車的目標用戶區隔開。「有30萬元-35萬預算,卻突然要買一輛50萬車的人會有,但一定是10%以内的比例,並不是真正的大盤。」
後來的進展卻大相徑庭,上海、深圳、廣州等地的不少門店,消費者一進門直接奔向L9,理想ONE慘遭冷落。
其實早在理想二季度業績電話會上,理想汽車總裁沈亞楠就已經警覺到這一現象,在給出第三季度的銷量指引時,他本人也承認,「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隨著新產品陸續進入零售店,消費者的注意力更多地被理想L9所吸引。」
對於即將年滿四歲的理想ONE而言,或許已經進入到了產品的生命末期。大眾的一位前銷售主管介紹稱,通常一款燃油車產品的生命周期為4-5年,「即使期間有小改款,產品推出5年以上也會面臨賣不動的局面。」
新勢力通常能夠借助OTA升級的方式為產品「續命」。自推出至今,理想ONE累計升級百餘項功能,但一直以來,其被人诟病的底盤架構、三缸發動機等問題還是無法解決。
理想顯然也有意通過加速推出另一款新車L8來挽救當前的局面。理想L8諜照曝光後,李想甚至旗幟鮮明地站台,「等L8的現階段就别買ONE了。」
如果L9會搶理想ONE的用戶,那接下來L8的出現是否會傷及L9?
對於一直走單一「爆款路線」的理想而言,開啓了產品矩陣的模式,如何做好產品的區隔,防止「新車與老車打架」的尷尬局面,這是擺在理想汽車面前的一道難題。
比如,理想ONE該以怎樣的姿態離場呢,才不至於留下割韭菜的嫌疑,才不至於傷及部分用戶的感情與錢袋子。這事關理想汽車的品牌形象。
02口碑下滑,資本減持
然而,在新舊車型換代的時間節點,關於理想ONE的退出,官方顯然處理的有些簡單粗暴了。
8月底,理想汽車在官微發佈文章《那些買理想ONE的人,堅定地選擇了L9》,啪啪打臉老車主。
更讓老車主們氣憤的是,自己在6月購買理想ONE時,部分門店的銷售人員不僅未告知該車型不久將停產,並保證不存在價格優惠,沒有降價的計劃。
但現實情況是,9月1日,理想汽車公司就宣佈理想ONE未來將停產,為了促銷,官方於是優惠兩萬元銷售。
這些被割的「韭菜主們」紛紛將怒火灑向各大消費者維權平台,理想汽車近一個月的投訴量激增(如下圖所示,圖片來源:黑貓投訴平台)。
比如,黑貓投訴平台,理想汽車近30天内的投訴量飙升到了2263件,而該平台其總投訴量為2333件,說明投訴時間主要集中在近一個月内,與理想ONE宣佈停產的時間節點吻合。
雪上加霜的是,理想汽車的業績出現巨虧。
虧損已是造車新勢力司空見慣的事,但理想這次虧得有些離譜。2022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車淨虧損6.41億元,創上市以來單季度新高,同比擴大172.2%,比2021年全年虧損額還要多。
業績下滑的同時,資本市場也慘遭減持。
近期,港交所官網文件披露,沈亞楠在9月2日減持理想汽車40萬股,交易均價為13.22美元,套現約528.8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662萬元);4天後,此人再減持60萬股,套現約787.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453萬元)。
短短5天,沈亞楠累計抛售了理想汽車100萬股,套現約9115萬元。
這並不是沈亞楠首次減持理想汽車股票。2021年12月,沈亞楠曾在十多天内先後賣出200萬股,套現超2億元。
除了高管減持,部分看好理想汽車的投資大佬也開始減持理想汽車。2022年3月,美團創始人王興就曾減持了118萬股理想汽車股份,累計套現約1.87億元。
03外部競爭對手的擠壓
曾經打著增程式這一鮮明的旗幟獨闖江湖,如今理想汽車「樹敵」太多,切入到增程式賽道車企愈發多了起來。
比如,華為與小康股份合資的AITO品牌推出的問界M5、M7,也是採用增程式混動,這種補能方式與理想汽車一樣,但性能卻似乎技高一籌。
問界M5的全工況電驅+可油可電綜合續航1200公里,足以吊打理想ONE的1080公里的綜合續航水平。
問界M7獲得了華為主導式的加持,搭載1.5T四缸渦輪增壓增程器,華為DriveONE電驅動組成的增程式動力系統以及全新鴻蒙OS智能座艙。
市場的風向也隨之倒向了問界汽車這一邊。
據中國乘聯會的銷量數據,2022年8月,問界M5的銷量為7372輛,M7的銷量為5336輛,而理想ONE的銷量為4571輛,不敵問界。
理想ONE的市場份額在一定程度上被新秀問界汽車蠶食不少。
除問界外,目前東風岚圖、李一男打造的自由家等品牌,均已開始採用增程式技術。加之比亞迪通過推出的低油耗的DM-i車型,也大大搶佔了增程式不少的市場份額。
更有甚者,直接叫板理想汽車,在今年春季發佈會的時候,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就喊出了將「蔚小理」改寫成「埃小蔚」的口號,讓理想汽車的存在感降低不少。
面對氣勢洶洶的外部競爭對手的擠壓,理想汽車的市場空間還有多大呢?
不能再看理想ONE的表現了,沈亞楠表示,8月初的時候,理想L9確認定購定單量已經達到3萬輛。根據理想最新第三季度預估交付量25500估算,9月交付量過萬,這其中絕大部分應該是理想L9。
理想汽車能否從陰霾中走出,挽回失去的市場份額,實現銷量爬坡,還得端看L9後續表現以及L8能否接好理想ONE的班了!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