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2021年的高景气,2022年的芯片行业早已传出“降温”消息,消费电子相关芯片受影响最为严重,部分芯片价格“雪崩”。
产业景气度急剧衰减也让“寒意”蔓延到了一些全球巨头身上,利空消息已频频传来。
全球芯片产业似已进入10年来最冷季。
全球芯片大厂业绩齐齐下降,股价出现暴跌
当地时间周四,美国超威公司(以下简称AMD)宣布2022年第三季度初步财务业绩,预期期内收入约为56亿美元,同比增长29%,大幅低于此前预测的67亿美元。
另外,调整后毛利率预计为50%左右,而之前的指引接近54%。
该公司业绩疲软的原因在于客户部门收入低于预期,而这又是由于个人电脑市场疲软导致处理器出货量减少,以及整个个人电脑供应链采取重大库存调整行动所致。
毛利率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客户处理器单位出货量和平均售价(ASP)下降。
据悉,在AMD发出盈利警告后,其在美股盘后下跌约4.5%,2022年至今已经累跌近53%。
除了AMD之外,“大块头”三星电子也于近日发布了初步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三星电子第三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2.7%至76万亿韩元,市场预估为78.5万亿韩元;期内实现营业利润10.8万亿韩元(合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5.8万亿韩元下降32%,为近三年来首次同比下降。
而在更早之前的9月29日(美东时间),美国存储芯片大厂美光科技(MU.US)公布了截至9月1日的2022财年第四财季业绩。
期内,该公司实现营收66.4亿美元,同比下降19.71%,实现净利润14.92亿美元,同比下降45.15%。
尤为可虑的是,美光科技对于下一财季的预期异常悲观,并发布了一份堪称“灾难性”的业绩指引。该公司预计,2023年第一财季经调整营收为40亿美元至45亿美元,远低于市场分析师的平均预期60亿美元。
而其股价于2022年已经累跌46%。
以上这些都是全球芯片领域内实力非常强劲的龙头公司,而如今这些企业的业绩齐齐遭遇下降,这并不是偶然。
其实早在2022年6月底,美光科技CEO就警告称,中国大陆的消费支出疲软、俄乌冲突和全球通货膨胀飙升,让电脑和智能手机两大消费产品需求放缓,预计2022年度的PC销量将同比下滑约10%,预计2022年智能手机销量将同比下滑4%到6%。
而2022年年初时,业界预期是有所增长的。
缩减资本开支消息频传,短期需求复苏前景不被看好?
除了业绩下降之外,最近几个月一些芯片大厂还纷纷作出了缩减资本开支的决定。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内存大厂SK海力士将大幅缩减明年资本支出七至八成,成为目前传出资本支出修正幅度最大的内存厂商。
而就在不久前,美光科技、日本存储芯片厂商铠侠也分别宣布下修其2023年资本支出三成以及减产。
除了这三家外,三星电子也已表示计划缩减投资开支。而且全球最大的代工芯片制造商台积电亦表示过类似的预期。
所谓的资本开支又称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支出以及与之相关的贷款利息支出。
如果说业绩齐齐下降只代表过去一段时间的经营情况,那么普遍缩减资本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则预示着芯片大厂或许并不看好行业短期内的需求复苏情况。
赶上国产替代风口,国内芯片厂商延续业绩增势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一些国际芯片大厂而言,国内芯片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要好不少。
例如,同样主打存储芯片的兆易创新(603986.SH)于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7.81亿元,同比增长31.3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27亿元,同比增长94.34%。
兆易创新称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客户结构,继续提升工业、汽车等领域营收贡献,并通过多元化供应链布局,从而实现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快速增长。
除了该公司外,像北京君正、国科微等上市芯片企业2022年的业绩大多都延续了增势。
这或许是因为国内芯片领域市场空间很大,而此前直到现在仍高度依赖进口,因此即使全球整体市场环境并不是特别好,但靠着国产替代这个风口足以在现有的存量市场中分得更多蛋糕。
另外,虽然手机、平板电脑等传统消费电子领域的需求不振,但工业和新能源汽车等一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提振了国内芯片行业的需求。
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花旗银行的一位分析师此前曾称,芯片行业正进入10年来最严重的低迷期,宏观经济不佳和库存不断累计都有损企业盈利。
虽然目前国内芯片厂商的业绩表现还不错,但如果行业需求长期萎靡,迟早也会影响到国内芯片厂商。因此,芯片行业的需求何时回暖值得重点关注。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