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IMF: 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降至3.2%
原創

日期:2022年10月12日 下午2:27編輯:lele

10月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披露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的同時,還在官網發佈了IMF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爾·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Gourinchas)的文章——《全球經濟陰雲密佈,政策制定者需要穩定幹預》。

皮埃爾·奧利維爾·古林查斯文中指出,全球經濟繼續面臨嚴峻挑戰,俄烏問題、持續和不斷擴大的通脹壓力引發的生活成本危機以及美國收緊貨幣政策都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嚴峻挑戰。

以下是皮埃爾·奧利維爾·古林查斯對全球經濟未來看法及預測。

今年全球增長率的預測值維持在3.2%的水平不變,將明年的預測值下調至2.7%,較7月預測值低0.2個百分點。2023年全球將出現大範圍的增長放緩,佔全球經濟三分之一左右的國家將在今年或明年發生經濟萎縮。美國、中國和歐元區這三個最大的經濟體將繼續處於增長停滞狀態。

IMF: 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降至3.2%

總的來說,疫情之後的經濟創傷尚未完全愈合,這些傷疤又將被今年的衝擊重新揭開。簡言之,最糟糕的時候還沒有到來,對很多人來說,2023年從感受上將是衰退的一年。

在美國,貨幣和金融環境的收緊將導致明年的增長率降至1%。我們已將中國明年的增長率預測值下調至4.4%

歐元區的經濟放緩最為顯著,戰爭引起的能源危機將繼續產生嚴重不利影響,2023年的增長率將降至0.5%在幾乎所有國家,價格特别是食品和能源價格的快速上漲給家庭造成了嚴重困難,這對貧困群體尤其如此。

儘管經濟在放緩,但通脹壓力比預期的更廣泛、更持久。我們目前預計,全球通脹今年最高將達到9.5%,而後於2024年降至4.1%。通脹範圍也遠遠超出了食品和能源之外。按中位國家月度通脹折年率衡量,全球核心通脹從2021年底的4.2%上升到7月份的6.7%

IMF: 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降至3.2%

經濟前景持續面臨巨大的下行風險,同時,各國在應對這場生活成本危機中的政策權衡已變得更加艱難。我們在報告中強調的下行風險包括:

  1. 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和日益加劇的脆弱性下,貨幣、財政或金融政策校準不當的風險已經急劇上升。
  2. 如果金融市場發生動蕩,那麽全球金融環境可能惡化,美元可能進一步升值,促使投資者轉向安全資產。這將大大增加其他國家特别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通脹壓力和金融脆弱性。
  3. 事實可能再次證明通脹會持續更久,特别是如果勞動力市場仍然處於極度緊張狀態。
  4. 最後,烏克蘭戰爭仍在肆虐,其若進一步升級將會加劇能源危機。

在對經濟前景的最新分析中,我們還評估了圍繞基線預測的風險。我們估計,明年全球經濟增速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概率會降至2%這一歷史較低水平以下如果上述中的許多風險成為現實,2023年的全球增長率將降至1.1%,人均收入增長將基本停滞。根據我們的計算,出現這種不利結果甚至更糟結果的可能性是10%到15%。

生活成本危機

不斷加劇的價格壓力會壓縮實際收入並損害宏觀經濟穩定,因此仍是當前和未來繁榮的最緊迫威脅。各國央行目前高度專注於恢復價格穩定,政策收緊的步伐急劇加快。

不論政策收緊幅度過小還是過大,都會帶來風險。收緊程度不足將導致通脹持續時間更久,削弱央行的可信度,並造成通脹預期脫錨。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這只會增加控制通脹的最終成本。

過度收緊貨幣政策則可能將全球經濟推向不必要的嚴重衰退。金融市場也可能難以承受過快的政策收緊步伐。不過,這些政策失誤的代價並不對稱。如果央行再次誤判通脹的頑固程度,它們來之不易的信譽可能被削弱。在這種情況下,未來宏觀經濟穩定受到的損害會大得多。必要時,各國應通過金融政策維持市場穩定。但央行需要沉穩實施貨幣政策,堅定專注於抑制通脹。

IMF: 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降至3.2%

IMF: 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降至3.2%

制定適當的財政政策來應對生活成本危機已成為一個嚴峻的挑戰。我想談一談幾個重要的原則。

首先,財政政策不應與貨幣當局控制通脹的目標相衝突,否則只會導致通脹持續更久,並可能嚴重破壞金融穩定,正如最近相關事件所顯示的那樣。

其次,各地特别是歐洲的能源危機並不是一個短暫的衝擊。戰爭之後能源供應的地緣政治調整是廣泛而持久的。2022年的冬季將是一個挑戰,而2023年的冬季則很可能更糟。價格信號將是抑制能源需求和刺激供給的關鍵。價格管制、非定向補貼或出口禁令會帶來高昂的財政成本,並會導致需求過剩、供給不足、資源錯配和定量配給。這些措施很少奏效。相反,財政政策應著眼於通過臨時性的定向轉移支付來保護最脆弱的群體。

第三、財政政策可以通過投資擴大產能,包括投資人力資本、數字化、綠色能源和供應鏈多元化,幫助各經濟體適應更加動蕩的環境。擴大這些投資可以增強各經濟體抵禦未來危機的能力。可惜的是,當前各方的政策並未完全遵循這些重要的原則。

強勢美元的影響

對於許多新興市場來說,美元走強是一個重大挑戰。美元幣值目前處於本世紀初以來的最高水平,儘管對發達經濟體貨幣的升值最為明顯。到目前為止,這種升值似乎主要是由美國貨幣政策收緊和能源危機等基本面因素推動的。

IMF: 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降至3.2%

為此,多數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應當採取的行動是:適當校準貨幣政策以維持價格穩定,同時允許匯率調整,以便保存寶貴的外匯儲備並將之用於金融環境真正惡化之時。

全球經濟正面臨著一場風暴,新興市場的政策制定者現在就應未雨綢缪。

具備使用資格、實施健全政策的國家應緊急考慮通過申請使用IMF預防性工具等方式加強其流動資金緩衝。各國還應根據我們的綜合政策框架,視情結合使用預防性的宏觀審慎措施和資本流動措施,最大程度地減輕未來金融動蕩的影響。

太多的低收入國家已經或即將陷入債務困境。目前,各方亟需通過二十國集團的「共同框架」,在受影響最嚴重國家的有序債務重組方面取得進展,避免出現新一輪主權債務危機。我們的時間可能已經所剩不多。

能源和糧食危機,加上夏季的極端高溫,正清楚地提醒我們放任氣候變化不管會產生何種影響。如果各方能在實施氣候政策、開展債務處置以及處理其他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多邊問題上取得進展,則將證明目標明確的多邊主義確實能為所有人取得成果,並能成功克服地緣經濟分裂的壓力。

IMF: 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降至3.2%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0月12日
比亞迪月度銷量是特斯拉兩倍?我們深挖一下!
10月12日
【一語道破】吉利向上,長城向下
10月12日
上市首日暴跌逾23%,一簽虧損過萬元!畢得醫藥(688073.SH)為何破發?
10月11日
儲能板塊掀漲停潮,萬億藍海誰主沉浮?
10月11日
兩市成交繼續縮量,創業板漲1.15%疑似醞釀反彈!
10月11日
股價跌停,Q3淨利預降超3成!三七互娛「路在何方」?
10月11日
德系車風光不再?中國汽車出口量躋身世界第二!
10月11日
前三季度預賺超165億,寧王帶領上中下遊業績火力齊發
10月11日
9月大賣,賽力斯靠LP挽回失去的「靈魂」
10月11日
「雙標」風波不停息,千禾味業喜提「漲停」大禮包!

視頻

快訊

17:37
安踏體育(02020.HK):擬2.9億美元收購德國戶外運動品牌Jack Wolfskin
17:34
安踏體育(02020.HK)首季安踏品牌產品零售額同比錄得高單位數正增長
17:21
港投公司與WeLab宣布啟動戰略合作
17:16
耀才證券金融(01428.HK)料2024/25年度綜合稅後純利6.13億港元 按年升10%
17:05
國際家居零售(01373.HK)斥13.74萬港元回購15萬股
16:55
江山控股(00295.HK)首季總發電量同比增加4.66%
16:49
迅銷(06288.HK)中期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9.2% 4月11日復牌
16:40
【盈喜】安德利果汁(02218.HK)料首季歸屬股東淨利潤同比增加約50%-70%
16:37
舜宇光學科技(02382.HK)3月手機鏡頭出貨量同比降16.3%
16:20
奇正藏藥:近期與CBA官方聯賽達成合作 正式成為CBA聯賽官方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