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鋰礦拍賣事件備受市場關注,已逐漸成為鋰精礦以及鋰鹽價格走向的風向標。
10月18日,澳大利亞鋰礦巨頭皮爾巴拉礦業公司宣佈,其在電池材料交易所(BMX)第10輪數字拍賣進行之前,已經接受7100美元/噸的拍賣前競價。據測算,此次拍賣成交價較上一次(9月20日)拍賣成交價6988美元/噸上漲1.6%。
最上遊的鋰礦價格居高不下,一路傳導到了國内鋰鹽的價格。據上海鋼聯發佈數據顯示,10月19日,電池級碳酸鋰上漲2000元/噸,均價至53.95萬元/噸,創歷史新高。此外,工業級碳酸鋰、電池級氫氧化鋰、鋰輝石精礦等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不過,在二級市場,相較於高歌猛進的鋰鹽、鋰礦價格,鋰鹽廠商近日股價卻表現平平。截至10月19日收盤,中礦資源、融捷股份、西藏礦業、天齊鋰業等股價出現小幅上漲;天華超淨、江特電機、贛鋒鋰業等股價紛紛下滑。
市場分析認為,目前國内鋰鹽價格的漲勢主要由供需面不平衡導致,預計年内價格還會繼續上行,拐點可能會在2023年到來。
01鋰鹽產銷兩旺,鋰礦企業「躺赢」
眾所周知,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伴隨著需求端的爆發,電池企業加快趕工、廣泛囤貨,使得上遊鋰電材料供給逐漸失衡,價格一路走高。
伴隨著鋰鹽行情的持續緊俏,鋰電產業鏈利潤進一步向上遊鋰礦資源端轉移。近日以來,鋰礦上市公司業績紛紛「預喜」。
例如,「鋰業巨頭」贛鋒鋰業預計前三季度業績大幅上升,預計淨利潤為143億元-153億元,同比增長478.29%-518.73%。單季度看,預計第三季度淨利環比增長89%-116%。
另一家鋰業巨頭天齊鋰業,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為152億元-169億元,同比增長2768.96%至3089.83%。
此外,融捷股份、天華超淨、中礦資源、藏格礦業、永興材料、雅化集團及西藏礦業、江特電機等鋰礦大戶也於近期披露了前三季度業績預告。
(如上圖所示),多數鋰礦企業前三季度業績均呈現「大幅預增」的態勢。其中,融捷股份前三季度淨利潤增速上限達47倍,暫時領跑行業「預增榜」。
對於業績預增,上述鋰礦公司回復基本一致,主要得益於「鋰鹽持續漲價、產品產銷兩旺」。
據SMM數據,今年以來,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其中,一季度含稅均價為42.20萬元/噸,環比上漲100.91%;第二季度為47.12萬元/噸,環比上漲11.64%;第三季度為48.22萬元/噸,環比上漲2.35%。
從數據上不難看出,第三季度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環比漲幅明顯下降。
反饋至業績上,個别企業第三季度淨利明顯「下滑坡」。例如,天華超淨第三季度業績環比增速出現雙位數下滑。
無獨有偶,天齊鋰業、江特電機、雅化集團、西藏礦業等幾家公司第三季度淨利潤環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有無上遊自有資源保障,以及鋰礦保障率的高低的重要性凸顯,為此,加快一體化佈局成為鋰產業鏈企業的共識。目前,贛鋒鋰業已基本實現「資源、冶煉、電池」鋰產業鏈一體化佈局。
天齊鋰業也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已通過戰略投資上海航天電源、SES Holdings、北京衛藍及廈鎢新能源等公司,以及與中創新航、北京衛藍等合作夥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產業鏈下遊進行佈局。
02業績「紅利」能持續多久?
從行業前景來看,在全球汽車電動化趨勢下,鋰電產業的發展前景相當廣闊。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從目前電池廠排產和中遊庫存來看,四季度鋰板塊業績確定性是最強的。供給方面,澳礦、南美鹽湖等都或多或少出現產量指引下調、擴產項目進度延後的問題。鋰現貨仍處於偏緊狀態,鋰板塊四季度業績有望超預期。
價格方面,市場普遍預期2023年碳酸鋰價格見頂回落。
華西證券認為,2023年將大概率呈現出供需平衡的格局,至於2024年,還需要繼續跟蹤觀察。當前時點,正處於產業鏈全年最旺的時候,疊加Q4的青海鹽湖端季節性減產以及鋰鹽廠的檢修安排,預計供給將愈來愈緊,不排除今冬電碳價格漲至60萬元/噸以上的可能性。
銀河證券也表示,2022年末和2023年初新增正極材料產能投產前存在備貨需求,加上年末新能源汽車衝量有望擴大年底鋰鹽需求,預計鋰鹽價格將維持強勢。
綜上,在鋰鹽供需緊張、價格高位運行的背景下,一體化企業的優勢將愈來愈明顯。2023年在自有資源保障率較高的前提下,依然有量增釋放的公司或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