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挑战消费者认知,李宁国潮品牌地位风雨飘摇
原創

日期:2022年10月20日 下午2:40作者:遥远 編輯:lele

近日推出浓烈“太君”气息的新款服装后,李宁(02331.HK)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品牌危机漩涡当中,这也让李宁辛苦打造了数年的国潮品牌几乎毁于一旦。

在香港资本市场上,李宁点燃了南下资金不太稳定的情绪。

从10月17日舆论危机开始发酵当天,至10月20日早盘收盘,李宁股价惨遭重锤,南下资金纷纷逃离。

挑战消费者认知,李宁国潮品牌地位风雨飘摇

10月17日当天,李宁股价盘中一度大跌超12%,最终收跌4.31%;10月19日及20日早盘,李宁舆论风波继续传导至二级市场,股价分别大跌6.45%及4.89%。短短不到4个交易日,李宁超过200亿港元的市值灰飞烟灭。

挑战消费者认知,不可取

2018年,李宁携“中国李宁”品牌和“悟道”潮鞋亮相纽约时装周,拉开了国潮新消费的序幕。

此后,“中国李宁”品牌横空出世,登上运动国潮之巅。时装走秀上那一抹中国红,成功感染了一向钟爱国货的Z世代。借此机遇,李宁实现了品牌焕新,高端之路越走越得意。

然而,在今年9月那一场秋冬新品秀中,秀场上李宁新款服装的颜色由“中国红”变成了“太君绿”。

挑战消费者认知,李宁国潮品牌地位风雨飘摇

从造型上看,上述这几款新服装确实很新颖。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无人对这种造型提起兴趣。

更关键的是,那军绿色的服装、如同侵华日军军服的帽子,模特穿上后展现出了浓烈的“大佐”和“太君”气息,令中国市场消费者心生抵触。

沉寂一个月后,李宁的这场时装秀不断被舆论关注,最终引起巨大争议,并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一度冲上热搜。

激起消费者不满的情绪,李宁近日在社交平台上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是在所难免的。为了平息这场风波,李宁官方在10月19日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对近日出现的相关讨论高度关注,并对相关涉及与造型带来的困惑和疑虑表示歉意。但这次声明,依然平息不了大众的声讨和质疑。

遗憾的是,在消费者怒气未散之际,李宁主管电商版块的总经理冯晔却“教育”起了消费者,暗指消费者没文化,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他在社交平台发表评论称:我们的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同时我们应该自省,如何在正确引导消费者的过程中,避免更多的误读。

我们尚且不讨论广大消费者有无文化,消费观念对与错。这事放在国内消费市场上看,只要是消费者有情绪,对一个品牌出现了广泛的排斥心理,那企业大可不必“教育”消费者,这是经商的大忌。毕竟,谁和消费者过不去,消费者就会和谁过不去,越是和消费者抬杠,就越容易引火烧身,何况这其中还牵连到了民族情绪。

南下资金也很“爱国”,对深陷舆论危机的李宁选择了逃离。

挑战消费者认知,李宁国潮品牌地位风雨飘摇

上图是港股市场近7日南向资金净买入和净卖出排行榜。李宁以3.96亿港元的净卖出金额名列港股市场第一,而安踏(02020.HK)则成为此次李宁舆论风波中的大赢家,近7日获得4.79亿港元的南下资金买入。

挑战消费者认知,李宁国潮品牌地位风雨飘摇

10月19日,是李宁遭遇南下资金抛售的重要交易日,当日南下资金净卖出3.75亿港元,其中卖出资金有7.69亿港元,买入资金为3.94亿港元。

服装创新是把双刃剑

在2015年之前,李宁因此前行业的库存危机以及自身的战略失当,经历了长时间的内外交困,被安踏成功赶超。

2015年,体操王子、公司创始人李宁回到公司一把手位置,提出“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基本策略。而这个基本策略的重心,是大幅优化核心产品功能性和梳理产品线。此后,李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拓中高端市场,以夺回国内体育服饰市场的宝座。

2018年借助纽约时装周推出高端国潮品牌“中国李宁”后,李宁一炮而红,确立了“国潮”开创者和引领者的地位,随后众多服饰品牌也纷纷在国潮领域下注。“国潮”的盛行,不但是本土品牌制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一次重大突破,亦是宣扬中国文化的一次重大转变,这为国货崛起做出了很大贡献。

品牌重塑成功,也令李宁的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道路上。

2018年以来,李宁发展一路顺风顺水,丝毫未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公司营收由2018年的105.11亿元稳步增至2021年的225.72亿元,三年时间营收翻超一倍。

得益于品牌力和产品力的提升,李宁的近两年零售流水整体表现亮眼,零售门店也稳步提升。

2020年三季度以来,李宁平台零售流水多数都按年录得双位数增长,在国内四大体育品牌中成绩耀眼。最新披露的2022年三季度运营状况显示,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于整个平台的零售流水按年录得10%-20%中段增长,整个平台的同店销售按年录得高单位数增长,本年迄今公司净增加166个销售门店。

挑战消费者认知,李宁国潮品牌地位风雨飘摇

摩根大通在研报中表示,计及儿童业务的强劲增长50%,估计李宁今年三季度整体零售销售增长近20%,表现跑赢同业安踏/Fila。

特步(01368.HK)和361度(01361.HK)也在运动国潮的大势以及产品升级下,具备了增长韧性,今年三季度零售流水增幅也保持高增长。

这几家品牌在国潮的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如安踏相继发布了“李白”系列和“炙热”系列鞋款,特步将秀场搬到了少林寺,而361度将国潮搬至了“太空”。

潮流、个性,以及讲究文化精髓,对于服装品牌来说都是产品升级的一道关,也是吸引消费者的有效营销手段。但在市面上,不少企业因为过度追求创新,而忽略了消费者的感受,最后品牌形象落得一地鸡毛。如今年江南布衣(03306.HK)两度因为童装诡异图案事件而形象受损,股价大跌。

李宁此次新款服装的设计,涉及到深刻的历史仇怨,且带有最鲜明特点的元素,与江南布衣一样都把握不好设计边界,以至于碰到了市场的雷区,而且是与自身人设完全对立的雷区,影响深远。这也暴露了李宁在其管理、审核以及管控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漏洞。

因此,如何在创新与可能引发争议的猎奇思维之间做好平衡,也成为众多品牌需要考虑的问题,不然再响亮的品牌名称也会因此一朝被毁。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0月20日
Q3财报超预期,能制约阿斯麦的因素似乎只有一个?
10月20日
爆款“闯出去”,9月中国非游戏厂商及应用出海收入榜出炉!
10月20日
罗永浩将开启淘宝直播?俞敏洪自立门户,抖音为何留不住人?
10月20日
恒指收跌2.38 %,题材板块及家电板块领跌,教育板块却逆势上涨!
10月20日
估值两次下调,Mobileye光环不再!
10月20日
港交所发布系列利好凸显竞争力,中概股回归大势所趋?
10月19日
【IPO前哨】市占率下行,Sanergy五次递表港交所,谋扩产增实力
10月19日
用户数终于转增!Q3业绩超预期的奈飞能否重燃资金的“热情”?
10月19日
港交所拟扩大上市制度,推动特专科技公司来港上市
10月19日
iPhone 14 Plus遭减产,苹果这样的电子巨头也要不行?

视频

快讯

17:23
外汇局:截至2024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178270亿元人民币
17:14
余伟文:与内地金融管理部门积极探索进一步扩大以在岸债券作为离岸市场抵押品适用范围
17:12
外汇局:一季度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322亿美元 为近3年来季度较高水平
17:04
央行: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7:03
国家外汇局:2024年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392亿美元
16:56
香港金管局:5月份港元货币供应量M2及M3同比均上升1.5%
16:54
香港金管局:5月份新申请贷款个案按月减少16.1%
16:45
香港5月底外汇基金总资产为39791亿港元
16:27
舒泰神:注射用STSP-0601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16:26
两部门:延续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