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下半年920家公司已宣告減持!兆新股份(002256.SZ)或被動抛售近5億股
原創

日期:2022年11月1日 下午4:50作者:燕十四 編輯:lele

10月31日,2022年三季報將將要披露完畢,立刻就有28家A股公司的40位股東抛出了自己的減持計劃,套現的心情頗為急切,而市場内預計也將迎來一小波減持潮。

不過,上市公司股東減持本身不足為奇。Wind數據顯示,從2022年下半年算起至今,A股市場就有920家上市公司的多位股東合計發佈了1822次關於減持的公告,其中有一些股東的減持數量還特别多。

920家公司發佈減持計劃,減持最多的3位股東涉司法拍賣

Wind數據顯示,以首次公告日期位於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作為篩選標準,A股市場合計有920家上市公司的多位股東在此期間宣佈了減持的計劃,股東類型涉及個人和各種機構,減持方式則包含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和司法拍賣等。

從減持股份數量上限來看,位居首位的是兆新股份(002256.SZ),其控股股東陳永弟擬減持4.86億股。不過,這位股東的減持是被動的,屬於因借款合同糾紛而被司法拍賣。

緊隨其後的是首鋼股份股東北京京投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擬減持3.91億股;保力新股東西安堅瑞鵬華企業管理咨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擬減持2.21億股。

其餘減持超過1億股的還有大唐發電(601991.SH)、中國東航(600115.SH)、長江健康、中集車輛、中南建設、廈工股份的幾位股東。

另有ST浩源、華電國際、百川能源等29家公司的29位股東擬減持上限位於5000萬股-1億股區間。

有230家公司的263位股東擬減持股份的上限位於1000萬股-5000萬股區間,其中不乏萬業企業(600641.SH)、寒武紀(688256.SH)、捷佳偉創(300724.SZ)、復旦微電(688385.SH)、同花順(300033.SZ)等A股知名上市企業。

餘者的減持數量均不足1000萬股,其中康華生物(300841.SZ)、特變電工(600089.SH)等一些公司的多位股東擬減持的上限僅有數千股。

下半年920家公司已宣告減持!兆新股份(a style='border-bottom: 1px dashed #007767;text-decoration:none' href='/search?searchbar=002256.SZ'002256.SZ/a)或被動抛售近5億股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股價有高低,所以減持股份數量多並不一定代表套現的金額就大。

從減持股份數量上限佔總股本的比例來看,佔比超過20%的涉及3家公司的3位股東,分别是兆新股份的控股股東陳永第、ST浩源的控股股東周舉東和正業科技(300410.SZ)的股東宿遷楚聯科技有限公司。

而這3位股東的減持都屬於因經濟糾紛導致的被動減持,均涉及司法拍賣,這些擬減持的股份基本就是3位股東所持有相應上市公司的絕大部分股票。

其次,德眾汽車的股東段坤良擬減持1800萬股,佔總股本的比例為10.06%;長江健康、尚品宅配的股東所減持股份上限佔總股本的比例也都達到了10%。而這3家公司的股東均是主動減持。

另有88家公司的95位股東擬減持上限佔總股本的比例在5%-10%區間,涉及上市公司伯特利(603596.SH)、凱美特氣(002549.SZ)、奧馬電器(002668.SZ)等。

其餘上市公司股東的減持上限佔總股本的比例不足5%,其中瀾起科技(688008.SH)、昭衍新藥(603127.SH)、南大光電(300346.SZ)、百克生物(688276.SH)等公司股東擬減持上限佔總股本的比例要低於1%。

下半年920家公司已宣告減持!兆新股份(a style='border-bottom: 1px dashed #007767;text-decoration:none' href='/search?searchbar=002256.SZ'002256.SZ/a)或被動抛售近5億股

減持股份普遍來源於IPO前,資金需求是主要原因

再來看看這些減持的股的來源,IPO前取得(另一種表述是首次公開發行前取得)、IPO前取得及資本公積轉增股份、股權激勵計劃授予是這些股份來源的主要渠道,其餘來源還包括二級市場買入、定向增發等。

眾所周知,上市之前所取得的股份其成本是非常低的,定向增發這種一般也會有比較高的折扣,成本也比彼時的股價要低。

雖然最近一年多的時間里,A股市場的整體行情比較弱,步入了「漫漫熊途」之中,大部分公司的股價都跌了不少,但是從上述這些減持股東急於抛售的表現來看,即使是在熊市冰點甩賣持倉,這些股東或許依然能賺的盆滿缽滿。

從減持的目的來看,絕大多數股東給出的理由都是類似於自身資金需求這種表述,只有少部分例外,如清償債務、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對外投資等。

另外,從被減持股份的上市公司所處行業來看,主要集中於技術硬件與設備、材料、制藥、生物科技與科學、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等。

結語

11月1日,A股市場迎來大反彈,但從今年的整體走勢來看,行情依然很疲軟,而上述這些公司的股東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還依然不忘減持套現,這除了說明大部分股東的成本極低之外,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這些股東對相關上市公司後續的股價表現並不是太看好。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1月1日
農業種植板塊活躍,蘊藏哪些投資機會?
11月1日
矽片價格波動,會對產業鏈產生怎樣的蝴蝶效應?
11月1日
券商搶灘GDR! 2000億「券茅」赴瑞士上市,機構都這麽看
11月1日
硬漢流淚:國產Jeep黯然退場,兩大股東怎麽想的?
11月1日
長安汽車,為啥落後了?
11月1日
上市航企前三季暴虧千億!國際航線成9月亮點!航空股前景如何?
10月31日
數字經濟板塊掀起漲停潮!機構關注哪些投資機會?
10月31日
連續40年豪爽分紅,埃克森美孚為何能做到?
10月31日
產品暗藏攝像頭?這家公司火了,今年還準備造船!
10月31日
廚衛電器板塊重挫,行業估值中樞見底?

視頻

快訊

17:37
安踏體育(02020.HK):擬2.9億美元收購德國戶外運動品牌Jack Wolfskin
17:34
安踏體育(02020.HK)首季安踏品牌產品零售額同比錄得高單位數正增長
17:21
港投公司與WeLab宣布啟動戰略合作
17:16
耀才證券金融(01428.HK)料2024/25年度綜合稅後純利6.13億港元 按年升10%
17:05
國際家居零售(01373.HK)斥13.74萬港元回購15萬股
16:55
江山控股(00295.HK)首季總發電量同比增加4.66%
16:49
迅銷(06288.HK)中期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9.2% 4月11日復牌
16:40
【盈喜】安德利果汁(02218.HK)料首季歸屬股東淨利潤同比增加約50%-70%
16:37
舜宇光學科技(02382.HK)3月手機鏡頭出貨量同比降16.3%
16:20
奇正藏藥:近期與CBA官方聯賽達成合作 正式成為CBA聯賽官方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