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新時代的中國北鬥》白皮書,介紹了中國北鬥的發展理念、實踐經驗、分享了新時代中國北鬥發展成就與新願景。
白皮書指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經過多年發展,北鬥系統已成為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的重要新型基礎設施。
白皮書說,2020年7月31日,國家領導人向世界宣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志著北鬥系統進入全球化發展新階段。從改革開放新時期到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從北鬥一號到北鬥三號,從雙星定位到全球組網,從覆蓋亞太到服務全球,北鬥系統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與民族復興同向同行。
白皮書強調,新時代的中國北鬥,既造福中國人民,也造福世界各國人民,堅持在發展中應用、在應用中發展,不斷夯實產品基礎、拓展應用領域、完善產業生態,持續推廣北鬥規模化應用,推動北鬥應用深度融入國民經濟發展全局,促進北鬥應用產業健康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與第一版白皮書相比,修訂版《新時代的中國北鬥》強調了北鬥進入新時代,同時強調北鬥系統要提升現代治理水平」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
而且,本版白皮書中,還首次規劃了2035年前北鬥發展藍圖。中國將建設技術更先進、功能更強大、服務更優質的新一代北鬥系統,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
冉承其亦表示,明年計劃要發射3到5顆衛星,進一步強化星座,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在此基礎上,後續還要進一步深化發展下一代北鬥系統。預計的目標是2035年全面建成這個時空體系,到那時候,我們希望無論是在水下、地面、室内、空中、深空甚至遙遠的太空,都有北鬥,都有中國的時空體系。
受消息刺激,二級市場「聞風舞動」。11月4日,北鬥概念股走高,合眾思壯(002383.SZ)盤中一度觸及漲停,最終收漲3.75%,铖昌科技(001270.SZ)、天奧電子(002935.SZ)、海格通信(002465.SZ)、中科星圖(688568.SH)等跟漲。
安信證券認為,北鬥衛星導航產業鏈在2021年同比增速開始增長,預計2022、2023年仍將保持較高增速,在北鬥導航產業鏈中北鬥導航芯片、北鬥導航終端需求增速較高。
艾媒咨詢預計,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2023年後平均保持20%以上增速,2025年產值規模突破1萬億元。
投資機會方面,各大機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華創證券指出,衛星組網制造先行,衛星制造亦是價值分佈最為密集的環節。相控陣天線可通過調幅調相實現波數在衛星覆蓋視場任意可調,靈活性及精準性顯著提高,海外多個低軌衛星計劃均採用了相控陣天線技術。T/R芯片作為衛星載荷系統中天線分系統的重要組成,也是核心利潤環節,將直接受益衛星互聯網組網起量,打開相控陣雷達民用增量市場。推薦相控陣TR芯片供應商铖昌科技,同時建議關注星載FPGA等產業鏈相關環節。
國聯證券亦表示,北鬥導航進入規模應用關鍵期,十四五規劃等產業政策推動持續發展,行業迎來集中度提升、高精度滲透率提升、運營服務產值佔比提高等機遇,
建議關注北鬥導航產業鏈中的核心元器件廠商、特種市場參與者、行業終端系統提供商、行業數據應用企業等。個股方面,核心元器件:北鬥星通,司南導航,天奧電子;特種市場:振芯科技、海格通信;行業終端系統:華測導航,中海達,華力創通;行業數據應用:航天宏圖,中科星圖,超圖軟件。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