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純固態雷達來了!禾賽科技打響第一槍
原創

日期:2022年11月7日 上午10:51作者:慧澤李 編輯:May

新能源汽車競爭的下半場不再是電動化,而是智能化,而智能化的重頭戲是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不僅僅是智能汽車的一個應用場景這麽簡單,其背後是一個龐大的產業。

其中,上遊包括感知層、傳輸層、決策層和執行層;

中遊為平台層,包括整合的智能駕艙平台、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以及傳統的車聯網 TSP 平台(汽車遠程服務提供商,連接硬件、軟件、整車廠);

下遊主要為整車廠和第三方服務。

感知層主要是捕捉外界信息,比如車輛前方路況等,目前主流的硬件是激光雷達與攝像頭。

激光雷達的作用機制是通過發射激光來測量物體和傳感器之間距離,跟其他雷達相比,激光雷達探測的範圍更廣,識别能力也更好。在自動駕駛上,就其價值就相當於人的眼睛,因此,激光雷達是實現更高級别自動駕駛的關鍵設備。

關於車載激光雷達的行業狀況,可以關注財華社往期文章《閃耀的車載激光雷達,正在擦亮哪些潛力個股?》

關於A股的車載激光雷達方面的投資機遇,可以關注以下文章:

《瘋狂砸錢激光雷達,萬集科技轉型勝算幾何?》

《「自上而下」,炬光科技點亮智能汽車與激光雷達的交集》

《向下試探,激光雷達成了永新光學的「新大陸」》

01 純固態激光雷達的優越

激光雷達内部可細分為機械式激光雷達、半固態雷達(混合式激光雷達)、固態激光雷達。

最先被車企「翻牌」的是機械式激光雷達,隨著應用,致命的缺陷也隨之暴露:内部的旋轉部件容易損壞,穩定性比較低,會影響行車安全性。

半固態激光雷達則是目前採用的主流方式,比如,小鵬G9選用的是速騰聚創研發的M1激光雷達,是世界上第三款通過車規的半固態激光雷達;理想的新車L9搭載的激光雷達也是半固態的,是由禾賽科技提供的AT128;蔚來的ET5、ET7、ES7三款車型採用的是圖達通出品的獵鷹半固態激光雷達。

純固態激光雷達整體能耗要比混合固態激光雷達更低,在這樣的前提下,純固態激光雷達可以一次性實現全局成像來完成探測,無需考慮運動補償;不需要掃描器件,成像速度更快,機械結構少集成度更高,體積小;並且對於受環境光的影響更小,探測精度能更高。

因此,純固態激光雷達更能代表未來,也一直都是車企與雷達廠商的理想選擇,都在暗自研發,進展緩慢的原因一個是分辨率問題,一個是成本問題。

近期,禾賽科技正式發佈純固態激光雷達。這是一款面向 ADAS 前裝量產車的純固態近距補盲激光雷達——FT120。FT120 的激光發射與接收完全通過芯片完成,總元器件數量大大減少,内部沒有任何運動部件。

半固態激光雷達的優勢是測遠,但垂直視場角通常不大,用於兩側補盲的場景下,無法感知車身近處的低矮物體。而且,補盲激光雷達通常要佈置多顆,但這會加劇車企成本方面的負擔。 FT120兼具大垂直視場角和低成本的特性,是個更好的 ADAS 補盲選擇,可與遠距的半固態激光雷達 AT128 搭配起來用,形成完整的車規級激光雷達解決方案。

禾賽科技基於純固態電子掃描技術(E-Scanning)技術,在幾厘米的芯片上實現了128 組激光接收通道的「線列」集成,稱得上業内首創。更進一步的是,禾賽科技還「連線成面」,在單個芯片上集成了由數萬個激光接收通道組成的「面陣」。

FT120 在正式官宣發佈之際,也已經獲得了來自多家主機廠超過 100 萬台的量產定點,預計 2023 年下半年量產交付。

02 禾賽科技的核心競爭力

關於禾賽科技的最大優勢,公司的CEO李一帆給出的答案是——自研芯片,這個邏輯就正如燃油車時代,車企一定會自研發動機,而芯片正是激光雷達行業的發動機。

通俗點來說,就是對核心上遊零部件的把控,只有自研才是最安全且成本代價最低廉的。

自研芯片的第一個好處就是降低成本,讓車企能夠接受,可將原本激光雷達内復雜多樣的元器件集成到芯片上,可將其元器件數量從約1000個減少到100個,單線成本則可下降約90%。

第二個好處就是芯片化集成了更多的激光接收通道,點雲密度增加,其分辨率也可提升約10倍。

比如,禾賽科技自研的第三代芯片用在了純固態激光雷達FT120上,單個芯片上集成了由數萬個激光接收通道組成的面陣,在更小的體積内實現更高的點雲密度,分辨率提高了很多。

前文提到純固態激光雷達進展緩慢的兩大阻力是成本與分辨率,如今禾賽科技通過芯片方面的突圍得以化解。

自研芯片的第三大好處是可以簡化供應鏈。

通過自研芯片,禾賽科技的供應商數量已經從100個左右降至10個左右,供應商數量越少,供應鏈穩定性自然就增強,有利於確保產品的交付。

自研芯片的第四大好處優化性能。

李一帆表示,芯片化可以幫助激光雷達的進化搭上摩爾定律這條大船,實現每兩年性能翻倍。他還表示,禾賽科技希望能在四年内將其激光雷達性能提升十倍

03資本之路

回顧一下禾賽科技的資本之路,前期的融資已經經過9輪(如下表所示,數據來源:天眼查),得到了百度、小米、博世等各路大佬的加持,還算比較順利;但是後期的科創板上市之舉卻遭遇滑鐵盧,有些意外。

純固態雷達來了!禾賽科技打響第一槍

2021年3月,上交所終止禾賽科技IPO的審核。有望成為國内激光雷達第一股的禾賽科技遺憾折戟科創板。

市場分析認為,上市失敗的原因極有可能是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盈利能力較弱,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分别實現淨利潤-2427.23萬元、1611.23萬元、-14973.35萬元、-9379.75萬元,累計虧損額度為2.68億元。

二是當時公司的固態激光雷達還處於實驗階段,要滿足車規級的量產交付其實標準非常嚴苛,開發週期也很漫長,前景並不明朗。

從大的行業前景來看,依靠攝像頭的純視覺方案也對激光雷達構成了威脅,市場質疑不斷。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就炮轟過激光雷達:「激光雷達太蠢了,誰依靠激光雷達誰就會完蛋。」

特斯拉採用的技術路線是純視覺方案,通過研發算力更強的無人駕駛專屬芯片,結合海量的實際道路場景數據和機器學習,最終實現了「智能駕駛」。

三是有技術方面侵權的糾紛,這是個硬傷。2019 年,美國激光雷達公司 Velodyne 曾指控禾賽科技侵犯其在美國注冊的旋轉式激光雷達相關專利。

經過訴訟後,最終結果是禾賽科技於 2019 年向 Velodyne 支付了約 1.6 億元的專利許可補償費,以及後續按年支付的專利許可使用費告終,一直到 2030 年 2 月 26 日。

更重要的是,未來不能排除其他專利糾紛的隱患,根據招股書披露,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禾賽科技共擁有 167 項中國境内專利。禾賽科技自己也承認,未來不排除仍會與他方發生專利爭議或糾紛的可能性。

不過科創板敗北後,禾賽科技沒有氣餒,市場傳言在2021年8月中旬,禾賽科技已經計劃進行規模約3億美元的美國IPO。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1月7日
電動車續航數千里不是夢?氟離子電池了解一下
11月7日
多家鈦白粉企業「提價」!業績承壓,行業後市前景如何?
11月4日
「玻尿酸女王」卷入是非,華熙生物何時能走出困境?
11月4日
《新時代的中國北鬥》白皮書發佈,萬億星辰大海「誰主沉浮」?
11月4日
廢舊電池價格一年飙增10倍!動力電池回收這門生意還「香」嗎?
11月4日
有鋰走遍天下,鹽湖提鋰指數暴漲7.15%!
11月4日
自動駕駛又獲政策加持,哪個環節是關鍵?
11月4日
財華洞察|麥當勞:「二房東」的生意經
11月4日
港股迎來暴漲行情!恒科指數漲超7.5%,科技股、消費股領漲
11月4日
板塊指數年内已累跌19%!國家大基金持倉股前三季度業績如何?

視頻

快訊

18:18
【大行評稅變】 景順:預計亞洲各國央行將迅速轉向於更加溫和的政策
17:36
藍月亮(06993.HK)投得廣州地塊發展多用途綜合大樓
17:31
信利國際(00732.HK)3月綜合營業淨額同比減少約3.2%
17:21
香港暫停進口波蘭大波蘭省Jarocin區禽肉及禽類產品
17:13
中國新城鎮(01278.HK)截至3月末固定收益類項目投資組合總額約33.09億元
17:02
宏安地產(01243.HK)前三個月合約銷售額8.54億港元
16:57
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保險機構開展重大股權投資 不得存在八種行為
16:49
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保險機構應當全部使用自有資金開展重大股權投資
16:42
景瑞控股(01862.HK)3月合約簽約銷售額1.2億元
16:37
商務部: 加快推進雲計算、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等外資試點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