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港A兩地航空板塊異動拉升。在港股,中國飛機租賃(01848.HK)漲1.12 %,美蘭空港(00357.HK)漲0.11 %。A股方面,華夏航空(002928.SZ)漲超4 %,海南機場(600515.SH)漲近3 %,海航控股(600221.SH)漲1.25%,春秋航空(601021.SH)、深圳機場(000089.SZ)等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航空行業近日利好不斷!其一是防疫政策繼續優化,入境航班熔斷機制宣佈取消。其二是各航司披露10月運營數據,國際航線顯著增量。
01防疫政策放寬,提振市場
近幾年,疫情肆虐,「外防内控」精準抗疫的要求,給航空業造成巨大的衝擊。中國民航客運運輸市場需求萎縮,產投倒掛,國際航線投入降至極低水平,整體收入大幅下降,航空公司普遍經營困難。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優化,國際航線迎來邊際改善迹象。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佈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
其中明確提出多項利好措施,包括對入境人員,將「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等。同時,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並將登機前48小時内2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調整為登機前48小時内1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消息一出,多平台的國際機票搜索量大漲。當日,飛常準APP數據顯示,出入境航班搜索量已達2020年5月以來最高值,較今年低位提升125%以上。
11月15日,攜程旅行搜索量數據也顯示,中國入境航班機票搜索量按周增長92%;訂單數據方面,中國入境機票訂單量按周增長27%。
除此之外,10月中旬,東航、南航、海航等多家航司還官宣恢復並加密多條國際航線。
國信證券表示,隨著國際航線熔斷政策的持續優化改進,及國際航線復航加班的持續推進,各航司國際航線運投或恢復至2019年的5%以上,同比實現明顯增長。
受多重利好催化,在港股,近期航空、旅遊出行、度假酒店等相關板塊持續異動,其中全球綜合旅遊龍頭復星旅遊文化(01992.HK)17個交易日里上漲近40%。
02行業復蘇之路已開啓?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5日,幾大航司集體披露2022年10月運營數據,再一次驗證了國際航線回暖的趨勢。
以中國國航為例,國際航線明顯增長。該航司國際客運運力投入同比上升37.8%,旅客周轉量同比上升44%,客座率同比上升1.9個百分點。
除了中國國航外,(如上圖所示)南方航空、中國東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航司也呈現同樣情況。
從全行業看,國際客運航班量正在逐步回升。航班管家數據顯示,10月國内航司在國際航線上日均執飛客運航班量約39架次,環比上升12.8%,日均投放運力1.08萬座次,環比上升10.0%。
儘管國際客運業務有所回暖,但整體來看,航空公司的各大指標依舊處於低谷狀態,短期經營仍將承壓。
為緩解資金壓力,11月14日,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兩大航司還同步披露了定增申請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的消息。
具體來看,中國國航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50億元,募資投向方面,其中108億元將用於引進22架飛機項目,42億元將用來補充流動資金。
中國東航則擬募資不超過150億元,其中105億元擬用於引進38架飛機項目,45億元擬用來補充流動資金。
展望後市,機構認為,民航儘管距離真正意義的恢復正常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關鍵的一步或許已經邁出,繼續推薦板塊性的行業投資機會。
國海證券表示,伴隨各地出行及防疫政策持續優化,國内防疫也將進入新常態。而且,基於國内已有多款自主研發的疫苗和特效藥上市,走出疫情陰霾的基礎正在積累,從基本面角度看,民航中長期起點或正在開啓。中泰證券預計,2023年民航旅客周轉量預計恢復至2019年的58%-80%。
國泰君安建議把握市場預期波動增持航空:1)中國國航:航網與客源品質居首,且將繼續優化,未來盈利與估值空間最為可觀。2)吉祥航空:高品質航網蘊藏盈利彈性超預期,國際與廉航戰略前景樂觀,長期預期差最大。3)中國民航信息網絡:主導地位長期穩定性逆勢提升,疫後盈利恢復確定,價值凸顯。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