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停牌一日的*ST紫晶(688086.SH)在復牌後立即吃到了個一字跌停板,且是20CM跌停板,至此該股在上市後的這些日子里已累跌93.59%,總市值也只餘10.32億元。
而且截至收盤,該股的賣一位置還有超過13萬手賣單在排隊,做空動能依然強勁。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ST紫晶有可能因為財務造假被強制退市,且有可能成為「科創板退市第一股」。
從「光存儲第一股」到被立案調查
紫晶存儲創立於2010年4月,主營光存儲介質、光存儲設備,以及基於光存儲技術的數據智能分層存儲及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應用端包括數據中心、電子政務、金融等領域。
2020年2月,該公司順利在科創板首發上市,募資10.23億元,首日開盤價達到85元/股,較發行價格飙漲近4倍,成功拿下光存儲第一股」的稱號,一時風光無限。
不過,上市完畢,紫晶存儲就開始上演「業績變臉」,歸母淨利潤連年下降,並自2021年開始連續出現虧損,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就虧損了1.87億元,淨利潤同比暴降834.04%。
在業績暴降的同時,上市剛剛一年的紫晶存儲迅速走到了被立案調查。
據悉,2021年2月12日,該公司因信披違規收到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
造假大幕被拉開:紫晶存儲做了啥?
值得一提的是,被立案調查也被視為該公司造假大幕被揭開的開端,3月14日紫晶存儲就收到了關於違規擔保事項的問詢函。
2022年5月6日,紫晶存儲變身*ST紫晶(以下還是統稱為紫晶存儲),正式走到退市邊緣。
根據此後的調查,紫晶存儲IPO招股書、多份年報的記載均存在造假情形以及一些其餘的問題。
具體而言,《處罰告知書》顯示,該公司存在欺詐發行的問題。
其一,紫晶存儲《招股說明書》涉嫌通過虛構銷售合同、僞造物流單據和驗收單據入賬、安排資金回款、提前確認收入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利潤。
其中,2017年,該公司涉嫌虛增營收4349.73萬元(佔當年營收的13.9%),虛增利潤2162.71萬元(佔當年利潤總額的35.82%);2018年,涉嫌虛增營收1.11億元(佔當年營收的27.75%),虛增利潤3903.63萬元(佔當年利潤總額的32.59%);2019年上半年,涉嫌虛增營收6693.95萬元(佔當期營收的42.97%),虛增利潤2532.66萬元(佔當年利潤總額的137.33%)。
可以說,紫晶存儲業績造假的比例是相當高了。
另外,該公司還存在未按規定披露對外擔保、定期報告存在虛假記載等問題。
基於以上問題的存在,紫晶存儲有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有可能成為「科創板退市第一股」,其競爭者主要是*ST澤達(688555.SH),這家公司同樣存在造假、欺詐發行等問題。
還有哪些「瓜」需要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該公司已被責令整改並被處以0.37億元的罰款;而鄭穆、羅鐵威等管理層則被給予警告並被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另分别被處以0.22億元罰款等。
不過,事情遠沒到結束的時候。
由於造假上市,紫晶存儲的股價和市值已經遭遇了暴降,目前已有投資者向該公司提起索賠訴訟。
另外,需要關注的一個點就是紫晶存儲中介機構的中信建投(601066.SH)、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廣東恒益律師事務所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與此同時,朗源股份(300175.SZ)、證通電子(002197.SZ)、奧飛數據(300738.SZ)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存在配合紫晶存儲虛構業務的現象。
不僅如此,已啓動赴納斯達克上市計劃的廣州創顯科教股份有限公司也曾於2019年配合該案造假。
以上這些幫助造假的公司是否會被追責也是市場關心的焦點所在。
當下的科創板已經實施注冊制,對於造假上市的處罰或許會更加嚴厲。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