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高樂股份(002348.SZ)一字漲停,自11月17日至今已實現三連板,總市值達30.59億元。
此前的11月18日,高樂股份曾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香港興昌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或(及)投票權,如交易完成,可能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本次交易方為華統集團,11月21日晚間,高樂股份公告稱,華統集團將通過受讓股權和表決權方式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華統集團實控人朱儉勇、朱儉軍兄弟也將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
「養豬大鳄」華統集團
華統集團坐落於聞名世界的「中國小商品城」——義烏,是一家以農業產業經營為主體,多元化發展的民營企業。
集團創辦於1992年,現主要為控股型公司,旗下佈局飼料、養殖、肉制品、新能源、家禽屠宰、房地產開發等多元業務。
其核心企業主要有10家,包括上市公司華統股份(002840.SZ)、華統新能源、華統房地產、三亞一鴻酒店、三亞亞龍灣海景國際酒店、海信旅業、華儉食品等。
華統集團2021年實現營收88.22億元,淨利潤5235.43萬元,資產負債率為74.68%;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6.28億元,淨利潤4798.45萬元,資產負債率為69.11%。
集團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朱儉勇、朱儉軍,雙方系兄弟關系。網上關於朱儉勇家族的信息相對較少。
不過兄弟倆旗下唯一上市企業華統股份今年前三季業績表現不錯,三季度營業收入25.61億元,同比增長57.17%;歸母淨利潤約為1.04億元,同比增長200.95%。9月末貨幣資金餘額12.77億元。
華統股份2022年出欄規劃是120-130萬頭;明年預計250-300萬頭,可能會根據行情多賣一些仔豬。
對於本次「跨界」收購,華統集團表示,其認可高樂股份在玩具行業的品牌影響力及穩健經營情況,根據自身戰略發展的需要,謀求發展現有主業及產業轉型發展,提高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逐步實現上市公司價值的提升。
高樂股份:玩具生意不好做
隨著本次收購交易完成,高樂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將由楊氏家族(楊鎮欣、楊鎮凱、楊廣城、楊旭恩及楊楚麗、楊康華)變更為朱儉勇、朱儉軍兄弟。
高樂股份成立於1989年,前身為普寧市振興制造廠有限公司,2010年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目前,公司業務主要包括玩具和互聯網教育兩大業務板塊,其中玩具業務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不過當前玩具市場也面臨較大的發展挑戰。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玩具企業依靠「品牌+渠道」的成熟商業模式佔領玩具產業鏈的高附加值環節,而國内企業則處於為發達經濟體貼牌、代工和以中低檔玩具產品為主的尷尬局面。
隨著國際產業分工變化、人口紅利消失、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國内玩具產業優勢越來越薄弱,玩具企業也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約束、環保壁壘、環境壓力和區域競爭,加工貿易利潤空間不斷萎縮。
此外,數碼產品、智能產品的崛起,也使得傳統玩具空間不斷受到壓縮,導致國内玩具行業不斷出清。
在這種行業變化下,高樂股份的業績也不好看,近年來公司營收連續下滑,淨利潤也持續虧損,公司已處於退市邊緣。
此次變更引入新的控股股東,高樂股份或將募集資金總額約5.3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小結
憑借收購市值30億元的玩具龍頭高樂股份,華統集團一戰成名,大大提升了公司在二級市場的名氣。和華統集團一樣,為平滑豬周期影響,很多養殖企業紛紛跨界收購。
養殖龍頭正邦科技(002157.SZ)與國家電投浙江分公司簽訂《「碳中和」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合作協議書》,加快佈局光伏、風電、綜合智慧能源等產業,預計投資總額達到400億元左右。
此外,天邦食品(002124.SZ)、新希望(000876.SZ)、牧原股份(002714.SZ)等養殖企業也均涉足光伏領域。
此外,和高樂股份一樣,沐邦高科(603398.SH)原有的玩具業務盈利能力下滑。為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於2022年5月完成對豪安能源的重大資產重組,正式進入光伏矽片行業。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