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隨著化肥冬儲市場開啓,化肥市場「炒漲」氛圍相當濃厚,尤其是國内氮磷鉀復合肥等價格集體飙漲,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冬儲備肥時機已至,化肥價格集體飙漲
眾所周知,今年以來,在疫情和俄烏衝突(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國)影響下,化肥價格開始走高,疊加糧食安全等因素推動,種植意願走強,從而帶動了化肥需求增長,進一步催化了化肥價格走高。
行情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氮、磷、鉀三大主肥價格一度觸頂。其中,尿素每噸觸達3300元、磷酸一铵為每噸4550元、氯化鉀最高價格亦達5200元/每噸。
不過,以7月份為一個轉折點,化肥行情卻急轉直下,整體價格進入下行階段。
時至今日,在冬儲需求增加及社會庫存低位等多重利好因素疊加,化肥市場需求再度上升,價格呈現好轉態勢。
其中,作為最常用的氮肥之一,尿素的價格一度漲至「風口浪尖」。據生意社數據顯示,11月28日,尿素基準價為2772.00元/噸,較本月初的2506.00元/噸相比,上漲了10.61%。
除此外,磷肥、復合肥的價格亦「乘風起航」。據百川盈孚數據,磷酸一铵價格大幅調漲,漲幅在100-250元/噸;磷酸二铵市場同樣呈現上行態勢,截至11月24日,64%含量二铵市場均價3499元/噸;復合肥也穩中上漲,部分地區上漲50元/噸左右,截至11月25日,45%硫基肥出廠價在3100-3400元/噸。
然而 ,在氮磷鉀全面上漲背景下,不少化肥廠商卻意外選擇躺平。其中,不僅是上遊部分氮磷鉀生產企業近期相繼停止報價或接單,並且這一做法逐漸蔓延到下遊復合肥企業。
雖然同為不報價不接單,但上遊化肥廠商停止報價和接單,是為了等待更高的利潤,而下遊復合肥企業停止報價接單,更多則是出於規避風險。
而在業内人士看來,這已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信號,一旦任其持續,明年春耕生產化肥或出現階段性和局部短缺的可能。
不僅如此,放眼國際,化肥緊缺格局也未能好轉。受歐洲能源危機加劇影響,僅在今年7月份,歐洲就有10家化肥廠商關閉或減產,而近期以來,全球化工龍頭巴斯夫以及兩家波蘭企業等又相繼加入化肥原料減產陣營。
很顯然,短期來看,供應存減量預期,疊加需求端淡儲和冬儲逐漸開啓,化肥價格看漲情緒濃烈,且有望在未來一段時間保持上漲勢頭。
據國際化肥工業協會(IFA)所發佈的報告預測,今明兩年全球化肥供應壓力仍存,肥料價格將維持高位。
行業業績普遍大增,後市有望持續爆發?
得益於化肥行業高景氣度,今年以來大部分化肥上市企業儘享產品「量價齊升」紅利,普遍實現業績大增。
舉例而言,中國心連心化肥(01866.HK)作為中國第六大、河南第一大以煤炭為生產原料的化肥企業,於今年前三季度便交出了一份靓麗的答卷。
日前,中國心連心化肥發公告稱,今年前9個月,集團未經審核綜合收入175.16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9%。未經審核綜合純利15.84億元,同比增長14%。
對於業績的增長,該公司表示,全球糧價上漲帶動化肥及煤化工相關產品價格上揚是業績增長的主因之一。
無獨有偶,受益於磷肥、鉀肥等產品價格上漲,A股上市企業川恒股份(002895.SZ)、川金諾(300505.SZ)、藏格礦業(000408.SZ)等前三季度淨利潤均同比增長超100%。此外,老牌化肥股史丹利(002588.SZ)亦是如此,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及淨利潤同比增速均實現雙位數增長。
展望後市投資機會,華鑫化工表示,供應下降冬儲需求提振,尿素價格強勢上行,推薦關注華魯恒升、魯西化工、雲天化。
華安證券則認為,看好磷肥漲價彈性帶來的細分產品和區域性龍頭的全年投資機會以及磷化工一體化企業的長期投資機會。
建議關注三條投資主線:一是漲價彈性:磷肥及磷化工品行業龍頭,如雲天化(磷酸二铵)、川發龍蟒(工業級磷酸一铵)、川金諾(重鈣)、史丹利(復合肥)等;二是業績彈性:區域性磷肥龍頭,受益於磷肥價格上漲,如湖北宜化(湖北)、雲圖控股(四川、湖北)、司爾特(安徽)等;三是磷化工一體化:具有一體化優勢,磷礦石磷酸鐵/磷酸鐵鋰產能規劃清晰、進展較快的企業,如雲天化、川恒股份、川發龍蟒、新洋豐、興發集團等。
開源化工亦指出受益標可關注:【化工龍頭白馬】萬華化學、華魯恒升、恒力石化、榮盛石化、東方盛虹、衛星化學、揚農化工、新和成、賽輪輪胎等;【農化&磷化工】雲圖控股、和邦生物、川發龍蟒、雲天化、湖北宜化、川恒股份、興發集團、東方鐵塔、鹽湖股份、亞鉀國際等。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