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伴随着市场的整体回暖,许多港股也迎来了一波强劲反弹。
截至12月19日收盘,曾一度暴跌超80%的基石药业-B(02616.HK)在12月内已经累涨29%。
已有多款产品上市,基石药业仍陷亏损
基石药业成立于2015年底,2019年初借助港股“18A”政策登陆主板市场,公司专注于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及精准治疗药物,其商业团队覆盖超过150个城市的700多家医院,已覆盖的医院占精准治疗药物相关市场约70%至80%。
截至2022年中期,该公司已经拥有4款产品上市。
具体来看,普吉华®(普拉替尼)在中国大陆用于RET突变的甲状腺髓样癌(“MTC”)及RET融合阳性甲状腺癌(“TC”),以及普拉替尼在中国香港用于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泰吉华®(阿伐替尼)是同类首创KIT/PDGFRA抑制剂,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携带PDGFRA外显子18突变(包括PDGFRAD842V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IST成人患者。 该药亦获TFDA及香港卫生署批准用于治疗携带PDGFRA D842V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IST患者。
拓舒沃®(艾伏尼布)是同类首创IDH1抑制剂,在中国大陆用于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的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
择捷美®舒格利单抗在中国大陆用于III期NSCLC。
除了上述4款药物之外,基石药业还拥有多款其他的药物处于不同研发阶段。其中,研发进展较快的有CS1003和洛拉替尼。前者是一种靶向人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的人源化重组IgG4单克隆抗体,正在开发用于多种肿瘤的免疫治疗;后者则是与辉瑞合作在大中华区联合开发,用于治疗c-ros oncogene 1(“ROS1”)阳性晚期NSCLC。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已经有4款产品实现商业化,但基石药业的业绩表现却乏善可陈,一直处于亏损之中。
数据显示,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下同),2018年-2021年期间,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于各期内分别亏损17.45亿元(如非特指,以下元均指人民币元)、23.08亿元、12.21亿元、19.2亿元。
而在2022年上半年,基石药业实现营收2.62亿元,同比增长229.48%;归母净利润再度亏损3.62亿元,亏损同比收窄53.28%。
好的方面在于,该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虽然在今年上半年都有不错的增长。
其中,营收的大幅增长主要归因于药品阿伐替尼及普拉替尼的总销售额以及来自新上市艾伏尼布及舒格利单抗收入的增加;而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主要归因于收入增加及研发开支减少。
据悉,基石药业2022年上半年的研发开支由上年同期的5.13亿元减少至本期内的2.67亿元。
不好的一面则在于,在有数款产品实现商业化的背景下,该公司在今年上半年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基石药业的药品收入规模目前还很小,不足以覆盖各项成本。
对其上半年的营收进行拆解,该公司2.62亿元的营收中有0.87亿元的授权费收入、0.13亿元的PD-L1特许使用费收入,上市药物的收入只有1.61亿元。
另外,基石药业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要大幅低于营收增速,这个现象也值得留意。
苏州工厂停工停产?公司现金流状况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下半年,基石药业过得也并不“安生”,相关情况受到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在11月份,市场传闻该公司的苏州工厂停工停产了。
11月15日,基石药业在官方微信上发布消息称,近期公司注意到有媒体发布关于“基石苏州工厂停工停产”的传闻,公司特此说明如下:
考虑到苏州工厂尚处于试运营阶段且近期无明确大规模生产需求,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基于充分调研和讨论,经公司慎重考虑并决定,苏州工厂已于本月上旬暂停止试运营。
因目前已处于商业化阶段的产品均不在苏州工厂进行生产,所以本次调整对该等产品的生产和商业化没有影响,该等产品供应稳定。同时,相关产品的技术转移工作也不受影响,仍按原计划与CDMO合作并稳步推进。
公司其他业务不受本次调整影响,公司研发业务与苏州转化医学中心仍在有序运作。同时,公司仍保留苏州工厂核心人员,并积极接洽行业合作机会。
据了解,2019年8月,基石药业全球研发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在苏州签约,项目总体投资10亿元,项目规划总计容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同时具备生物药和化学药的研发、中试及商业化生产的一体化研发生产能力,设计产能可达2.6万升大分子生物药和10亿片小分子化学药片剂和胶囊。
应该说,该公司对苏州工厂是抱有比较高的期待的。
如今,一朝暂停止试运营让许多投资者怀疑基石药业的现金流出现了状况。
基石药业在11月15日的回应中对此表示,公司当前现金储备足够支持公司数年经营,此次调整将更有效节省及优化公司运营成本。
不过,2022年半年报显示,基石药业期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为7.31亿元。
对于一家还未实现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来说,其现金流或许算不上很充裕。
结语
当然了,基石药业毕竟已经有4款产品实现了商业化,自身的造血相较于往年有了很大提升,同时也要优于“18A”板块内许多同样未实现盈利的同行。
另外,该公司此前曾入选“港股100强”,也充分彰显了自身的实力。
“港股100强”评选活动始于2012年,由腾讯网和财华社共同发起。活动旨在利用大数据和一系列科学、公允的评价指标对上一年度香港上市公司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评选并公布优秀的上市公司榜单及颁发奖项。
如今,由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主办,财华社、富途安逸、洞视科技联合协办的“2021/2022年度第十届香港上市公司高峰论坛暨港股100强颁奖盛典”将于2023年2月24日香港港岛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
基石药业能否再次入选最新榜单值得关注。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