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周二,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表示,富國銀行(WFC.US)同意與該機構就與按揭貸款、汽車貸款和透支費用相關的管理不善行為達成37億美元的和解協議,但該銀行沒有接受CFPB對其的指控。
CFPB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銀行被勒令支付創紀錄的17億美元民事罰款,並「向消費者提供超過20億美元的賠償」。其中,17億美元罰款用來彌補多年來對數百萬客戶不公正對待、以致一些人失去汽車或房屋的指控;超過20億美元的賠償部分則將補救汽車貸款、按揭貸款和存款賬戶「普遍管理不善」帶來的損失。
CFPB表示,該銀行的非法行為導致其客戶遭受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並導致數以千計的客戶失去車輛和房屋。消費者被非法收取汽車和按揭貸款的費用和利息,他們的汽車被錯誤地收回,銀行還挪用了汽車和按揭貸款的款項。CFPB還指出,富國銀行這種不負責任的服務至少發生在2011年到2022年。
這樣創紀錄的民事罰款,對於富國銀行的影響是巨大的。
富國銀行在自己的聲明中表示,與和解相關的許多「必要行動」已經完成。關於該和解金對公司業績的影響,該銀行表示,第四季度的支出將包括35億美元的運營虧損(稅後28億美元),這包括CFPB民事罰款的增量成本和與2022年同意訂單中指定的新客戶補救有關的約3.5億美元,以及與未決訴訟事項和其他客戶補救有關的金額。 該公司第四季度的全部財務業績將於2023年1月13日公佈。
富國銀行處罰之事或早有徵兆。
就在去年,富國銀行告訴投資者,它在滿足多個美國監管機構的要求方面「可能會遇到問題或延遲」。今年三季度,富國銀行撥備20億美元用於法律、監管和客戶補救事宜,引發了對即將達成和解的猜測。
回望過往,富國銀行遭遇處罰是時有發生,可謂屢教不改。
據悉,2016年,CFPB曾對富國銀行處以1億美元的罰款,原因是該銀行未經客戶許可就開立賬戶。2018年,富國銀行又因其他的不當行為處以了10億美元的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富國銀行曾是「股神」巴菲特最鍾意的銀行股之一,持股超30年。然而,就在今年一季度,巴菲特徹底清倉了持有近33年的富國銀行,新建倉花旗銀行,引發市場一片嘩然。從巴菲特一季度減持至今,富國銀行股價已累跌超15%。
從富國銀行股價回調幅度及當前富國銀行遭遇巨額罰款來看,「股神」巴菲特的清倉操作可謂精準。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