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IDC预测2026年中国物联网连接规模将超百亿,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据IDC预测,2022年中国物联网连接规模达56亿个,到2026年将增至约102.5亿个,复合增长率约18%。
报告指出,中国蜂窝网络连接数增速最快,在中国政府和运营商的积极推广建设之下已实现
“物超人”,2022年底实现18.45亿个,在公用事业、智能制造、车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广泛应用,预计将以21%的增速到2026年实现36.3亿个。
展望未来,IDC表示,消费者行业是最大的物联网连接组成,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依然是重要增长点,物联网连接数量到2026年将接近59.8亿个;公共设施行业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22亿个;制造业物联连接数到2026年将超3亿个;医疗健康行业、教育行业的教育设施均将分别以27%、22%的的增速快速发展。
从IDC的报告看,物联网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可以说,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传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发展,物联网技术正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01物联网应用场景加快落地,市场空间可观
所谓物联网,就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和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措施,促其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此前高层指出,要加快发展物联网,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信部、网信办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到2023年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为物联网描绘出了清晰的蓝图。
与此同时,覆盖广泛的移动通信网络也成为了物联网快速发展背后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截至2022年底,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083万个,初步形成窄带物联网(NB-IoT)、4G和5G多网协同发展的格局,能够提供不同速率等级的连接能力,满足各行业物联网业务和应用场景要求。
伴随与人工智能、5G技术更紧密的结合及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持,物联网正向着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迅速扩展。
具体来看,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是全球大国竞争的重要科技领域,而我国场景应用探索走在全球前列;VR/AR游戏市场持续增长,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逐步扩展进入其他领域;随着家庭医疗保健和个性化健康监测成为人类的时尚,医疗物联网也迎来发展契机。
国金证券研报则指出,未来物联网有望聚焦智能出行、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和卫星互联四类场景变化:比如,智能出行方面,国内汽车网联化程度持续提升,L2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渗透和普及催化4G/5GT-BOX起量;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较低,但每年安装量位居全球首位,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万亿。全球卫星也进入密集发射期,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超5.1亿台,其中汽车前装市场已成为第二大需求场景,我国高精度定位市场同增66%,创历史新高。
中信建投表示,物联网的价值和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同,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应用需求将会井喷式爆发。
据行业估计,目前全球物联网产值大约15万亿美元左右,其年均增长率接近23%,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产值将达到30万亿美元的体量。
02相关企业有望受益市场红利
从产业链看,物联网产业结构主要涉及感知层(传感器、芯片)、传输层(通信模组、通信网络)、平台层(操作系统、开放式云平台各类管理和赋能平台)、应用层(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VR/AR虚拟设备、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等环节。
而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少拔尖的龙头。如,芯片领域代表企业有中兴通讯、北斗星通;传感器领域有移为通信;通信模组有移远通信;通信网络领域三大电信巨头,及擅长通信设备的烽火通信等;开放式云平台有阿里、百度、腾讯等;智能硬件领域有小米科技、海尔智家等;集成应用则有三六零、四维图新等。
对于扎根物联网垂直行业应用的企业来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有望为他们打开了更广阔的业绩增长空间。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