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國出版(601949.SH)繼續漲停,目前報收15.77元/股,市值達287.4億元。自4月中旬以來,在大盤萎靡不振的背景下,中國出版的股價卻連續攀升,累計漲幅已超160%。機構、遊資瘋狂追捧,公司的證券代碼「1949」也是頗有辨識度。
AI浪潮下的「賣水人」,出版業面臨價值重估
不止是中國出版,近期整個出版板塊較為活躍,中國科傳(601858.SH)、中信出版(300788.SZ)、世紀天鴻(300654.SZ)、讀者傳媒(603999.SH)、南方傳媒(601900.SH)、山東出版(601019.SH)等個股走勢都很強勁。
大漲背後的邏輯是,自ChatGPT問世以來,AI行業被摁下了加速鍵,全球都開始了「模型大戰」,國内的百度文心一言、華為盤古、360智腦、商湯日日新、阿里通義千問、京東靈犀、昆侖萬維天工等大模型先後登場。而各家模型廠商的數量越多、競爭越激烈,也都將有利於上遊版權和數據資源方。出版行業的資源價值將重估,相關公司有望直接受益。
受益的方式有多種,首先,出版企業作為數據之源,將其IP和數據集直接提供給大模型廠商,並參與收入分成;第二,AIGC賦能出版企業,原有的出版、發行、銷售等業務被重塑,相關公司有望深度參與AI+教育的產業變革;第三,AIGC變革傳統圖書形式,圖書、影視劇和遊戲的邊界逐漸消融,優質IP成為核心流量入口。
長遠來看,AI+教育+版權,三者相互融合、擦出火花,未來想象空間很大。在技術變革的推動下,出版企業有望實現降本增效,打開第二增長曲線。
政策方面也在保駕護航,此前,國家網信辦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就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提供者應當對產品的預訓練數據、優化訓練數據來源的合法性負責。國信證券張衡表示,《徵求意見稿》明確了版權方内容資源在預訓練以及優化訓練中的法律權益,有利於保障IP内容數據要素擁有者權益並充分釋放其要素價值,影視、出版、閱讀等視頻/文本版權商將成為面向大模型廠商的「賣水人」。
此外,歐洲議會提出的《人工智能法案》的提案中亦要求,ChatGPT等人工智能模型開發商披露使用的版權材料。從目前各國的監管思路來看,數據/版權方在人工智能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認可,其權益也將獲得進一步保護。
不僅如此,海外近期已有公司提出向大型AI開發商收取數據訪問費。全球知名圖庫商Getty Image因Stability AI未經授權復制和處理數百萬受版權保護的圖像以訓練其名下Stable Diffusion對其展開訴訟;微軟、谷歌和OpenAI等公司一直將Reddit論壇上的聊天内容作為數據訓練其AI模型,Reddit明確打算向這些公司收取數據費用,相關商業模式已然落地,國内有望很快效仿。
出版界的國家隊,業績較為穩健
中國出版算是出版界的國家隊,其市場佔有率常年位居全國第一。公司以圖書、報紙、期刊等出版物出版為主業,主打的是「大而全」,出版物品類豐富,沒有明顯的内容傾向,旗下著名的出版機構包括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三聯書店等耳熟能詳的名字,具有強大的文化影響力。
公司的營收規模在同行中位於前列,2022年中國出版實現營收61.41億元,明顯高於中國科傳和中信出版,後兩者分别是國内科技和財經領域的出版龍頭。
2022年中國出版盈利有所下滑,實現歸母淨利潤為6.51億元,同比下降16.66%。背後原因或是受大環境影響,根據開卷發佈的《2022年圖書零售市場年度報告》,2022年圖書零售市場較2021年同比下降了11.77%。
反觀中國科傳和中信出版,其2022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分别為3.63%、47.81%。中信出版有線下書店業務,業績下滑幅度大或是由於受疫情影響。
2023年一季度中國出版實現營業收入10.19億元,同比增長22.56%,歸母淨利潤0.33億元,同比增長838.10%,在去年低基數基礎上大幅提升。
結語——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年末以來,A股的中特估之風盛行,不少央國企的股價隨之飙升。而中國出版作為出版界的中字頭企業,自然也是頗受關注。
中金公司認為,受益於業績穩健、「中特估」以及AIGC概念等因素,出版板塊自2022年4月來股價上漲超100%,估值水平回升至近十年歷史中位水平。展望未來,新技術或帶來業務增量,板塊或仍有較大配置價值。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