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三大指數震蕩調整,截至收盤,滬指跌1.52%,深成指跌1.03%,創業板跌1.18%,科創50指數跌1.55%。兩市超11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7658億元。北向資金全天淨賣出79.76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出29.03億元,深股通淨賣出50.73億元。
新冠藥板塊漲幅居前,其中,翰宇藥業(300199.SZ)漲20%,拓新藥業(301089.SZ)漲11.45%,新華制藥(000756.SZ)、眾生藥業(002317.SZ)漲10%,中藥板塊亦走強,特一藥業(002728.SZ)漲10%,上海凱寶(300039.SZ)漲近7%。
消息面上,5月22日,鍾南山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表示,基於SEIRS模型的預測顯示,全國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主要是奧密克戎XBB系列毒株引發的,4月中旬起峰,5月底會出現一個波峰,感染人數將達到約4000萬/周,高峰或發生在6月底,將達到6500萬/周。隨著第二輪新冠感染高峰可能到來的預期不斷加強,抗病毒概念中檢測、預防、治療等分支方後續或仍存反復活躍機會。
互聯網電商漲幅居前,其中,星徽股份(300464.SZ)漲10.19%,若羽臣(003010.SZ)漲10%,焦點科技(002315.SZ)漲5.36%,首創證券認為,各大電商平台陸續迎來618大促預熱活動,平台投入力度加大,促銷周期、優惠力度均較往年有所突破,淘系、京東等平台均表示今年618為歷史級投入;各大頭部國貨品牌積極推新、備戰大促,有望加速市場需求回暖。後續可重點關注行業景氣修復節奏及國貨龍頭品牌的大促表現。
部分通信設備個股、CPO概念股表現活躍,光庫科技(300620.SZ)漲8.72%,劍橋科技(603083.SH)漲4.79%,自3月以來北美廠商已多次追加800G光模塊訂單,追加頻率及數量超市場預期。東方證券認為,AI算力需求指數級上漲,高速率需求下低功耗成為難題,國内廠商紛紛對矽光技術、CPO、LPO、相幹技術等新技術進行佈局,關注佈局矽光、CPO、LPO等新技術的廠商。
跌幅榜上,此前熱門的高壓快充、虛擬電廠等板塊走弱,其中,英可瑞(300713.SZ)跌13.12%,迦南智能(300880.SZ)跌8.69%,科大智能(300222.SZ)跌7.51%,萬馬股份(002276.SZ)跌近6%。
人工智能、ChatGPT概念、AIGC概念等亦走弱,鴻博股份(002229.SZ)、湯姆貓(300459.SZ)、中文在線(300364.SZ)、浪潮信息(000977.SZ)等曾經的人氣股均下挫,市場人氣較為低迷。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