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带来的投资机遇将集中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和能源基础设施转型等方面。
由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主办、香港财华社协办的“双循环时代的金融全球化”系列沙龙第十四期“能源转型与ESG投资展望”高端对话于7月19日通过线上直播方式举行。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清华大学能动系、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李伟起进行主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实录:
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大家下午好!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深层次危机,《巴黎协定》提出本世纪末努力将温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的目标。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双碳”宣誓,能源消费产生CO2占全部温室气体的近90%,据清华大学研究结果,1.5度目标意味着能源消费碳排放到2050年将下降至14.7亿吨,如此大幅的碳排放削减需要将消费侧电气化水平提升至68%,同时将供应侧非化石电力占比提升至90%以上,也就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于传统煤电,将从主力电源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逐步实施三改联动。石油将在2025年实现达峰后持续减少,天然气将在2040年前保持持续增加。能源转型将带来新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机会,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等产业将迎来投资机遇,需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超过每年GDP的2.5%。除此之外,也间接带动了对稀有金属的需求,例如:铜和锌等作为风电和光伏生产所需的重要金属元素,需求量大幅提升。在电动汽车产业中,每辆电动汽车生产需要53公斤的铜、40公斤的镍和8公斤的锂等金属元素,也呈现出对稀有金属的高需求。未来投资的方向应聚焦稀有金属资源开采、冶炼和供应板块,其中,地质勘探和稀有金属冶炼等行业具有较高投资价值。
ESG投资理念和“双碳”目标均聚焦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具备高附加值、低能耗属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工业、建筑和交通行业的电气化水平将会大幅提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物质资源与碳捕集封存(BECCS)等技术,低碳航空燃料,建筑行业中的“光储直柔”和电动车智能充放电等技术发展带来机遇。然而,传统高耗能行业为了满足能源转型要求以及提升企业ESG评级,需在工艺改良和节能降碳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增大短期经营成本和压力。
为充分发挥ESG对绿色投资的积极作用,节能环保、新能源等行业企业可通过主动进行ESG报告的披露,向金融机构和债权人等公示企业特质信息,进而缓解债权人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次,企业应加强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产品、服务和项目的开发和投入,提高其声誉和ESG评级,扩大绿色投资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最终提高绿色投资效益水平。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