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及用户换机周期变长等因素影响,在过去数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消费疲弱。
近来,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有触底迹象。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544万台,同比下降11.8%,降幅有所收窄;到了二季度,这一降幅进一步收窄,智能手机出货量约6570万台,同比下降2.1%,离转正已近在咫尺。
而随着需求和产业链技术的逐步成熟,折叠屏手机赛道风景独好,成为拉动智能手机市场走出低谷的主力军之一。
根据IDC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了102万部,实现同比增长52.8%。
折叠屏手机助力华为反攻
作为曾经与苹果抗衡的国产手机品牌,华为近些年被美国“卡脖子”后,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下降,营收也同步出现下滑。
但依靠折叠屏手机的强势出圈以及新品上市,华为正爬出低谷,在二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名列中再次出现了华为的身影。IDC数据显示,在今年二季度,华为挤进了中国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排名第五名,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7.3%大幅提升至13%,逼近小米13.1%的市场份额。
在该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中,华为的出货量增速可谓是鹤立鸡群,以76.1%的同比增幅名列第一位,远高于增幅排名第二的苹果6.1%的增幅。IDC表示,虽然依然受到外部限制,但凭借新品P60系列和折叠屏Mate X3系列的优异表现,华为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上保持在第二位,仅次于苹果。
在国内折叠屏手机赛道上,华为销量和口碑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作为国内最早推出折叠屏手机的厂商之一,华为在该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过去几年来,华为发布了华为Mate X、华为Mate Xs、华为Mate X2、华为P50 Pocket等折叠手机品牌;今年3月,华为推出折叠屏新品Mate X3,凭借大量高科技成果的运用,Mate X3一举刷新多项行业纪录,上市后迅速销量登顶。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华为在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连续三年保持过半市场份额。但进入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OPPO、三星和小米等厂商在国内市场发力,加之华为Mate X3于3月底才发布,华为在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的份额出现了下滑。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在今年一季度的中国可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华为和OPPO两大厂商以27%的市场份额并列市场第一。相比于去年华为一枝独秀占据半壁江山,今年的折叠屏市场已经变成了OPPO、华为、三星三足鼎立的格局。
而随着P60系列和折叠屏Mate X3系列在3月末同时上市,华为在今年二季度或又强势回归。IDC虽然尚未披露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各大厂商市场份额,但从华为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大幅提升的数据可以看出,华为依靠P60系列和折叠屏Mate X3系列带动其出货量扶摇直上,其中折叠屏手机的市场份额或能重回中国市场第一。
折叠屏手机产业链受益
如今,在苹果缺席折叠屏手机市场的空窗期,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呈现百花齐放格局。
在经历过市场的前期试探沉淀后,折叠屏手机产品不论是产品力亦或是产业链均持续得到优化改善,市场渗透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华为为例,在自研创新领域,华为手机品牌已成为一种高端代表,其产品力和自研创新领域的战略定力都相当强劲,这令其快速走向了复苏。目前,华为手机的供应链和发布节奏已经渐进式恢复正常,近期除了发布P60系列、华为Mate X3外,华为还发布了华为nova11系列,有研报认为,今年下半年推出的华为Mate 60系列将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焦点,Mate 60或将成为iPhone 15的最强对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家智能手机品牌下调今年出货量的同时,华为出于折叠屏手机的强劲表现,近期上调了今年Mate X3折叠屏手机的出货目标,从147万部上调至300万部,并上调2023年手机出货量目标至4000万部,而华为年初将这一目标设为3000万部。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华为上调手机出货量目标以及高端机型的顺利发布有望对上游产业起到拉动作用,建议关注华为手机产业链和国产替代核心环节(射频、天线、滤波器)供应商投资机遇。
华金证券则在研报中表示,随着折叠屏手机技术发展、供应链完善与多元化及价格逐步下降,折叠屏高价值属性与差异化产品形态塑造高性价比,有望维持折叠屏手机需求高增长。建议关注柔性可折叠OLED面板、铰链(折叠屏铰链组装、MIM件、铝合金材料、液态金属)及UTG盖板等核心技术领域供应商。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