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用一些网友的话来说,在产销量、渗透率的持续狂飙中,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那真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比亚迪(002594.SZ)、理想(02015.HK)、蔚来(NIO.US)、小鹏、哪吒、领跑、极狐、威马、拜腾等品牌纷纷涌现,热闹非凡。
不过,在这股浪潮下,有的车企顺势实现了鱼跃龙门的成绩,有的车企却走着走着成了再也不见的“路人甲”,拜腾如此,威马亦有可能步其后尘。
曾经的“四小龙”,融资超400亿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中的一位,威马汽车有个不错的起点,一度跟蔚来、小鹏、拜腾并列称为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不过,班上的前三名可能会有四个人,获得“四小龙”名号其实也不仅仅是上述四家车企。
但总的来看,在新能源汽车的众多品牌中,威马汽车的起点不低。
众所周知,初创期企业往往最头疼的就是缺钱,而造车又是个极其“烧钱”的活儿,因此对刚成立的新能源车企来说,能不能找到足够多的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后造车能不能成功。
而在威马汽车身上,资金这一关其实轻而易举地就被跃过。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及CEO沈晖长期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工作。曾加盟吉利,带领团队完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大海外并购“吉利收购沃尔沃”,并负责重组沃尔沃全球的治理架构。在中国、美国及欧洲的汽车行业拥有高知名度,被誉为是“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第一人”。
创始人有着这样的履历,新能源汽车又是炙手可热的超级赛道,可以想见威马汽车创立后是拿钱拿到手软。
据悉,在新势力车企融资这一块,该公司解锁了两个“最”的成绩。
一方面,威马汽车是新势力造车企业融资最多的一家,成立以来共进行了A至D轮12次融资,累计融资约410亿元(人民币,下同)。
另一方面,该公司的D轮融资高达100亿元,这也是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单轮融资。
在融了巨额资金的同时,威马汽车也引进了包括腾讯(00700.HK)、百度、红杉中国、盈科资本、长江产业基金、合肥产业引导基金等众多知名企业或机构。
威马汽车的名字取自德语世界冠军(Weltmeister)。在大好的形势之下,沈晖在接受采访时也曾多次表示,“我们很有信心成为全世界第一家真正全年盈利的新造车企业,我们希望跑在特斯拉(TSLA.US)前面,也坚信能做到。”
造车新星如何变成“路人甲”
在巨额资金的加持下,沈晖带领团队仅历时16个月就建成了新造车企业中首个自主建成投产的工业4.0智能制造整车工厂,实现了从产品发布到量产交付的蜕变。
要知道,采用代工模式虽然可能会存在生产成本不可控、生产质量不可控、生产流程和节拍不可控等一系列问题,可是这种模式却能主打一个“省钱”。
威马汽车上手就是自建整车工厂其实是一件非常“土豪”的事情,毕竟蔚来、理想、小鹏最开始也是选择的代工模式。
2018年9月,威马汽车旗下首款智能纯电SUV威马EX5上市,连续几个月一直获得造车新势力销售冠军。
2019年度,威马共卖出1.6万辆EX5,销量在造车新势力排名第二,仅次于蔚来。
眼看形势不错,或许沈晖和投资人都没想到星光熠熠的威马汽车竟然会成为“高开低走”的代表。
2020年,威马卖出了2.25万辆车,相比2019年增加了几千辆,但离自己的目标进一步拉远;2021年,威马的销量达到4.4万辆。
时间来到2022年,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威马全年销量约为3万辆,较2021年大幅下滑。细思极恐的是,同一年,“蔚小理”的销量分别是12.25万辆、12.08万辆、13.32万辆。
很直观的可以看出,曾经号称“四小龙”的威马汽车和“蔚小理”已经不是一个档次的选手了。
其实问题很早就发生了。
据了解,威马的很多高管挖自吉利,两家车企之间难免有龃龉之处,也因此陷入了旷日持久的诉讼之中;2021年12月,威马汽车连续发生自燃现象,遭遇产品质量危机,随后又处理不到位,演变成了口碑危机。
销量不佳之下,该公司的业绩表现自然也称不上好。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威马汽车分别实现营收17.62亿元、26.72亿元、47.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约41.45亿、50.84亿及82.06亿元;期内经调整亏损则分别为40.4亿元、42.25亿元、53.63亿元。
虽然采用的会计准则有所不同,但理想、蔚来、小鹏2021年的营收都超过了200亿元的门槛,显然是远远超过了威马汽车,实际上零跑汽车的营收亦在2022年超过了百亿关口。
在业绩持续巨亏的同时,威马汽车也迎来了性命攸关的挑战——流动性紧张。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该公司账面剩余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78亿元,这点钱在造车这件事上根本就不够“烧”。
面对裁员、降薪、关门闭店、维权、无车可售等风波,千方百计地找钱成了威马汽车的生命线,包括但不限于向银行贷款以及上市融资。
2020年,该公司申请A股科创板上市,未果。
2022年6月1日,威马汽车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因招股书申请状态“失效”,折戟港交所。
2023年1月12日,Apollo出行(00860.HK)发布公告称,以近20.2亿美元(约合158.5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威马汽车子公司,并与威马汽车达成战略并购,威马也有望完成“借壳”上市。沈晖也发了一条微博,引用电影《芙蓉镇》的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按照威马汽车的计划,原本预计在今年二季度完成港股挂牌。然而,9月8日,Apollo出行又公告称,相关各方已同意终止收购威马协议,因此收购事项及配售事项将不会进行。公告提及终止收购的原因包括,全球市况动荡、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和短期经济复苏等。
其实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上市公司不少,理想、蔚来、小鹏甚至在多个资本市场实现上市,然而威马汽车的上市之路却是如此的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等待威马汽车的结局基本就是资金逐渐耗尽,变成“路人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白武士”现身,威马还能活下来吗?
最新消息显示,危机之中的威马汽车貌似迎来了自己的“白武士”。
9月11日,开心汽车(KXIN.US)正式宣布已经威马汽车签署了非约束性并购意向书,计划增发一定数量的新股并购其股东持有的100%股权。
开心汽车是一家豪华二手车和进口新车的销售平台,但近年来也不甘寂寞,开始从一个汽车经销平台向电动汽车制造商转变。
开心汽车董事长兼CEO林明军称,“威马汽车时尚科技的品牌和产品定位和开心汽车的发展规划非常吻合;通过这次并购合作,威马汽车也将拥有更大的资本舞台,更好地推动智慧出行产业的发展及落地!”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开心汽车的实力也并不怎么强。2022年,该公司的营收仅为8284万美元,归母净利润则亏损了8470.6万美元。
最新的总市值仅为1.02亿美元,日常的交投也非常清淡。
另外,开心汽车在2023年3月还曾收到纳斯达克的通知函,称该股的收盘价不符合纳斯达克的最低股价要求,仅有180天的时间(9月25日)来恢复合规性,不然就得退市。
结语
面对汽车电动化的大趋势,新能源汽车市场涌入了大批竞争者,事实上这里已经成为“谁跑得慢谁就会被吃掉”的一个领域。
比亚迪的王传福曾称,新能源汽车企业最后可能只剩下三五家。理想汽车的李想也曾预言,智能电动车的三年淘汰赛开始,只有5家车企能活下来。
综合而言,新能源汽车领域本就非常残酷,最终“江湖”中或许只会剩下几个顶尖高手。在这种情况下,和开心汽车“联姻”的威马汽车有把握存活下来吗?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