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賽力斯(601127.SH)在早盤破板之後不久即再度封上漲停板,股價創下了階段性新高。而自8月28日以來,該股迎來了一波強勁漲勢,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已飙升了73.91%。
問界新M7大賣,資金蜂擁而入
賽力斯上市於2016年,彼時還叫小康股份,但放在上市公司眾多的A股市場,其實很「平平無奇」。
直到華為的出現。
2021年4月,餘承東官宣華為將會在旗艦店内出售賽力斯的首款車型SF5,一舉讓賽力斯和SF5大火。
按照賽力斯的說法,該公司已經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業務的科技型制造企業,業務涉及新能源汽車及核心三電、傳統汽車及核心部件總成的研發、制造、銷售及服務。其中整車方面,公司主要產品覆蓋新能源車和傳統車,代表車型包括AITO問界系列高端智慧新能源汽車、瑞馳電動商用車、風光SUV及MPV等。
上述的AITO問界系列就是賽力斯和華為合作的成果。
從消息面來看,賽力斯近期股價大漲有著新車問界新M7大賣的刺激。
8月26日,問界新M7正式開啓預售,新車共3款版型,預售價25.8萬元起,起售價較現款便宜3.18萬元,新車將於9月12日在上海發佈會上市。
在9月12日的上市活動上,問界新M7被餘承東譽為是「智能座艙天花板」、「智能駕駛天花板」、「智能安全天花板」、「比遙遙領先更領先」。
雖然說在電動車圈,吹得天花亂墜本身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餘承東的這些話還是讓圍觀群眾感受到了一點點小小的「震撼」。
據了解,上市當晚,該車型訂單已超過1.5萬輛。餘承東介紹稱,問界新M7上市以來日均定單量突破1500輛。
問界新M7大賣讓賽力斯吸引了眾多資金的青睐。9月18日的龍虎榜數據顯示,買入金額最大的前5名有滬股通專用、知名遊資寧波桑田路(國盛證券寧波桑田路證券營業部)等。
業績持續虧損,但獲中信證券上調目標價
值得一提的是,和華為合作後,賽力斯的名氣大增,但是該公司依然未能改變虧損的現狀。
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分别虧損18.24億元、38.32億元、13.44億元。
另外,賽力斯問界系列和理想汽車(02015.HK)旗下的產品基本處於同一條賽道,而理想的產品現在賣得很好。
不論是為了改善業績現狀,還是同理想汽車正面競爭,賽力斯都亟需一款爆款車,而問界新M7有可能就是這個「答案」。
從機構的反饋來看,東吳證券發佈研報稱,M7整體增加5億元投入,核心升級點在於智駕升級(ADS2.0)+座艙互聯/舒適度提升(新增maglink接口,但暫未升級至鴻蒙4.0;座椅舒適度提升)+空間優化(提供大五座版)+安全性提升(主被動安全均提升)。旗艦車型M9將採用全新平台開發生產,整車平台進一步叠代,合作深度不斷加深。渠道+產品多點催化下有望開啓新一輪上量周期。
東吳證券表示,維持賽力斯2023-2025年業績預期為-25.73/-9.46/9.21億元,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中信證券研究人員也表示,看好華為與賽力斯合作逐漸加深,問界新M7、M9開啓新一輪車型周期。考慮到問界新M7訂單超預期,我們維持問界品牌2023年銷量預測至9萬輛,上調2024/2025年銷量預測至22/38萬輛(原預測為19/30萬輛),調整2023/2024/2025年收入預測至314/689/1195億元(原預測為327/634/944億元),其中問界品牌收入預測為209/619/1135億元,調整歸母淨利潤預測至-26.4億/-6.9億/11.8億元(原預測為-25.2億/-7.8億/9.3億元)。並上調目標價至60元(原為48元),維持「買入」評級。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