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粮仓”之称的河南,食品加工企业成为典型特色。这个大省不仅孵化出众多食品加工厂,如汇公司、白象食品、思念食品、三全食品等,如今又有一家以加盟著称的餐饮品牌“锅圈”再次出圈。
日前,香港联交所显示,起家于河南的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锅圈食品)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今年4月,锅圈食品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如今公司一举通过上市聆讯,再次吸引市场注意。
预制菜C端连锁玩家,创始人被誉为餐饮奇才
锅圈被称为“回家吃饭”第一股,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知名的食材连锁超市。
公司瞄准C端庞大消费群体,战略性立足“在家吃饭”赛道。“在家吃饭”也是预制菜的一个范畴,其餐食产品包括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及即配食品。
锅圈可提供即食、即热、即煮和预制食材,重点产品聚焦在家火锅和烧烤产品,产品组合包括八大类别,包括火锅产品、烧烤产品、饮料、一人食、即烹餐包、生鲜食品、西餐和零食,合共710个SKU。
公司产品主打一个“多、快、好、省”。锅圈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使命是让偏远乡村的老百姓也能吃到锅圈好吃方便还不贵的好食材。
公司还打造了“锅圈食汇”知名品牌,目前锅圈销售的产品中有约95%为“锅圈食汇”自有品牌产品。
锅圈的创始人杨明超则是一位极为聪明,记忆力绝佳的创业者。内部人士透露,“每次演讲几乎不需要看ppt,经常一个小时的会,被他说到4个小时。”
上世纪70年代杨明超出生于周口鹿邑县,199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杨明超获得了一份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工作。然而,在那个年代杨明超却辞掉铁饭碗工作走上经商之路,与当时的主流想法格格不入,显得并不安分。
下海经商之后,杨明超一直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彼时创业他就笃定押注衣食住行中的食领域,进军餐饮行业。
彼时他干过啤酒代理商,也开过饭店、面馆。2005年他在郑州开了一家露天夜市“黑老婆”,风靡全城,一年最高做到过三亿规模。不过因为当地整治露天烧烤,杨明超的初次创业也无疾而终。
再次转换思路后,他决定干起火锅。他看好火锅市场发展前景,独具匠心打造“在酒吧里吃火锅”的理念,推出了小板凳吧式火锅。
此后杨明超的火锅生意一发而不可收拾,仅一年时间就发展出80多家门店。
在做大终端门店后,杨明超果断向上游火锅食材领域发展。
2015年成立河南锅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切入餐饮B2B生意,为中小型餐饮企业提供食材。
B端不是杨明超的最终目标,为扩大生产,杨明超还瞄准庞大的C端群体。
此后杨明超做冻品食材批发生意。
2017年,他在郑州一个居民区开出第一家锅圈食汇,覆盖食材、锅底、蘸料等“在家吃饭”全链条,定位为火锅烧烤食材超市。
该战略大获成功,锅圈食汇规模迅速扩张,在消费者认知中成功打造了知名火锅食材品牌。
杨明超在老家河南省鹿邑县,打造了一个火锅产业链产业集群,确保锅圈在食材供应链的“自主可控”。
对于锅圈的成功,杨明超认为,锅圈食汇做的是用平价方式去满足巨大的下沉市场,满足老百姓对吃的消费升级诉求。
此外对于预制菜,杨明超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表示,锅圈食汇的预制菜定位为速烹菜,要保留烟火气,可以做到中餐到家。这种表达形式成为锅圈食汇预制菜的表达形式,希望用多快好省办法送到万家餐桌,成为继菜场买菜、外卖、社会餐饮之外的第四种解决方案,追逐五分钟的吃饭范围。
在预制菜之外,锅圈试图通过新产品进入更多消费场景。随着疫情期间露营风潮兴起,杨明超还敏锐捕捉到露营的风口。
由于露营者需要携带各种装备和食品,因此对便携性和易储存的食品有很高的需求,对于火锅和烧烤的需求增多。
2022年下半年以来,锅圈相继在广州、长沙、敦煌等多地举办“一起营”系列户外露营品鉴会。公司还参与5月举办的“淄博烧烤节”,为消费者提供小龙虾、钵钵鸡等品类的试吃,7天内便吸引35万游客“打卡驻足”。
企业发展到今天,杨明超自豪地表示,“锅圈的10000+社区门店就像“毛细血管”一样,连接到居民居家饮食的方方面面,更延展到露营等更多场景。”
抓住预制菜、疫情流量风口,2022年首次实现盈利
回溯发展历史,锅圈成功抓住疫情期间的流量和预制菜风口。
疫情爆发以后,受居家隔离影响,餐饮行业线下堂食受损严重。取而代之,线上外卖成为居家隔离消费者的新选择,也成为餐饮行业的救命稻草。
预制菜也在疫情期间崛起。居家隔离期间消费者培养了预制菜的需求与消费习惯,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既不想花时间精力买菜学做饭,又嫌叫外卖太贵,预制菜给他们提供了既方便又实惠的解决方案。
此外,资本的加持助推预制菜产业发展,公开融资记录显示很多预制菜企业都在逆势增长。锅圈也在此期间开展了多轮融资。
2019年至2022年期间,锅圈火速完成7轮融资,投资者不乏明星企业和头部资本,如IDG资本、三全食品、物美投资、招银国际、嘉御资本、启承资本、TPG、天图投资、分众传媒、光源资本、瑞橡资本、茅台基金等。
在资本和风口面前,锅圈如坐上火箭,规模迅速壮大。
2020年,锅圈门店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加盟数量净增长2855家,几乎是公司2015年成立以来的两倍之多。
而疫情前,锅圈发展速度中规中矩,一直稳扎稳打。2018年,锅圈完成了前100家店的扩张;2019年,锅圈门店数量增长至500家。
截至2023年4月30日,公司在中国开设了9844家“锅圈食汇”品牌的门店网络,涵盖中国29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2年,按在家吃饭餐食产品的零售额计,锅圈在中国所有零售商中排名第一,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3.0%。
疫情之后,锅圈紧锣密鼓地开店,在资本催熟下体量迅速增长。与此同时,锅圈的收入也取得较大的增长。
招股书显示,往绩记录期,公司的锅圈总收入从2020年的29.65亿元(单位人民币),到2021年的39.58亿元,再到2022年的71.73亿元。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公司实现总收入20.78亿元;
虽然全国门店网络一直扩张,但锅圈直到2022年才实现盈利。
2020至2021年,公司分别亏损约4329.2万元、4.61亿元。2022年,锅圈首次实现盈利,获得约2.41亿元的年内利润。
加盟商贡献大部分收入,有效品控成为最大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锅圈之所以规模能快速扩张,还得益于公司采取了开放特许经营业务模式,建立了全国性的,主要包括加盟店的门店网络。
截至2023年4月30日,公司的加盟店占门店总数的99.9%。锅圈有六家自营店,而这六家店的目的是为加盟店提供一个模式,以及作为创新门店运营管理策略及工具、营销活动、数字化工具及新式装饰风格等的试点。
这种业务模式有点类似当前大热的连锁企业蜜雪冰城。后者采取加盟店方式在全国取得令人瞩目的品牌扩张。且两家在食材基地、供应链打造方面都具备相当的优势。
两家不同的是,锅圈不收取或依赖加盟费。往绩业绩期,公司绝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向加盟商销售产品。
2020年-2022年,以及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四个月,来自加盟店的在家吃饭产品销售额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8.2%、94.2%、90.3%及87.6%。
因此,公司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盟店的业绩,包括加盟商的营销能力及管理技能等。
此外,以加盟模式扩张的蜜雪冰城近期深陷食品安全风波。一个普遍的道理,当加盟店规模不断扩大之时,不仅供应链压力随之产生,且食品安全也成为发展路途中的一大挑战。
尽管锅圈已建立强大的加盟商管理系统,并监督及管理加盟店,但依然或无法如自营店般直接及有效地监察及管理加盟店的运营。
在招股书中,锅圈也提示,如果不能对加盟商或供应商如果不能维持有效的产品质量监控制度,可能会对品牌声誉、业务及运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