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港股IPO总结:年内募资额暴降六成,四季度演绎“年尾行情”

日期:2023年12月7日 上午10:15編輯:Annie

文章来源:活报告公众号

2023年港股IPO整体依旧低迷,前11个月共上市5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0家。因缺乏大规模IPO项目,募资总额同比减少超过500亿港元。

据LiveReport大数据,今年发行的公司中有近三成选择折价发行,其中“认购王”中旭未来的发行市值较上一轮融资折价近38.08%。

与此同时,港股IPO周期较往年拉长,递表七次的喜相逢集团从首次递交招股书到成功上市历时近4年。进入四季度以来,新股活跃度显著上升,11月份新股零破发,12月仍有不少项目正在冲刺IPO。

一、新上市59家,上市数量及募资总额同比下滑

据LiveReport大数据,2023年1-11月港股上市新股共计5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0家,下降约14.49%。其中,IPO上市5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介绍上市2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转板3家,SPAC 0家。

2023年1-11月,香港新股募资总额为371.8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06.29亿港元,约下降57.65%。

港股IPO总结:年内募资额暴降六成,四季度演绎“年尾行情”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2023年1-11月涉及募资的IPO共计54家,较去年同期下降8家;按募资规模划分,今年超大规模(100亿以上)0家,大规模(50-100亿)1家,中规模(20-50亿)2家,小规模(20亿以下)51家。

从规模分布来看,今年募资额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超大规模及大规模的IPO项目。

港股IPO总结:年内募资额暴降六成,四季度演绎“年尾行情”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从上市时间分布看,1、3、7、11月份为主要上市时间点,相较于去年7月份集中上市15家,今年仅6家。其次,今年2、8月份均无一家上市,少见的出现两个月的空窗期;另外从上市数量分布来看,整体呈平缓区间。

年末通常是上市高峰期,2022年12月份共上市21家公司(17家IPO、4家介绍上市、1家SPAC),显著高于其他月份。

港股IPO总结:年内募资额暴降六成,四季度演绎“年尾行情”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医疗保健依旧为港股新股发行排头兵。按照恒生一级行业划分,2023年1-11月来自医疗保健行业的新股数量最多,达到12家;非必要消费行业的数量第二,为11家;来自工业的新股9家,数量第三。

港股IPO总结:年内募资额暴降六成,四季度演绎“年尾行情”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二、近三成公司折价发行,发行估值溢价率最高超四倍

2023年1-11月港股共54家IPO,其中41家公司有上市前估值数据。

据LiveReport大数据,从发行后总市值较上一轮估值的增长排行来看,溢价发行的有28家,占总数的51.85%,折价发行的有13家,占总数的24.07%。溢价率排名前三分别为迈越科技、润华服务及绿源集团控股,折价率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中旭未来、普乐师集团控股及喜相逢集团。

港股IPO总结:年内募资额暴降六成,四季度演绎“年尾行情”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三、上市周期最长超1400天,大型IPO发行周期更短

2023年1-11月上市的新股,基本上递表2-3次后,得以顺利发行。其中,8只新股递表1次,20只新股递表2次,17只新股递表3次,7只新股递表4次,2只新股递表5次,递表次数最多的两家公司分别为喜相逢集团及升能集团。

一般来说,同等市值规模的公司,上市周期越长,公司的上市开支越大。2023年1-11月整体上市周期均值约为464天。其中,上市周期最长的三个公司分别为喜相逢集团、中天湖南集团、迈越科技;周期最短的前三个公司分别为珍酒李渡、药明合联、极兔速递-W。

对比最慢与最快的前几家公司,不难看出,市值体量大的公司上市进程更快,上市效率跟公司自身情况有很大关系。

港股IPO总结:年内募资额暴降六成,四季度演绎“年尾行情”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四、6家公开认购未足额,5家国配未足额,中旭未来为认购王

2023年1-11月香港IPO上市新股公开配售平均认购倍数约为11.12倍,国配平均认购倍数约为1.88倍。

公开认购中,有6家认购不足额,分别为宏信建发、天图投资、亿华通、易点云、山西安装及东软熙康,但均已回拨至国配,故保住发行。而1-11月超购并触发回拨机制的有10家,占总数的18.52%;认购倍数前三的公司分别为中旭未来、药明合联及新传企划。

国配认购中,有5家认购不足额,分别为中宝新材、淮北绿金股份、绿源集团控股、迈越科技及十月稻田;因认购未足额,故已拨至公开,且个别公开认购倍数不错,如淮北绿金股份及绿源集团控股。

港股IPO总结:年内募资额暴降六成,四季度演绎“年尾行情”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认购人数方面,2023年1-11月香港IPO共获329,349人次认购,较去年同期387,709人次下滑15.05%。其中购人数最多的是中旭未来,有30,726人认购;其次为百果园集团,有17,818人认购;认购人数最少的是十月稻田,仅1,154人认购。

港股IPO总结:年内募资额暴降六成,四季度演绎“年尾行情”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五、发行比例最小低至0.95%,来凯医药-B的基石近乎包场

发行比例方面,2023年1-11月,54家新股的发行比例均值约为13.64%,其中发行比例最小的前三公司分别为:粉笔(0.95%)、北森控股(1.12%)、KEEP(2.06%)。   

基石占比方面,54家新股当中有36家有基石参与,其余18家无基石;此外,整体基石占比均值约为44.56%。

其中,基石占比前三的公司分别为来凯医药-B(86.0%)、第四范式(73.75%)、宜明昂科-B(72.81%),其中第四范式、宜明昂科-B发行比例较低,而基石占比7成以上,在禁售条件下,可在外流通的股份比例极低。

港股IPO总结:年内募资额暴降六成,四季度演绎“年尾行情”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基石行业占比方面,医疗保健依旧为基石参与度最高的行业,占比33.33%,其次工业及非必需性消费行业占比分别为19.44%及13.89%。

港股IPO总结:年内募资额暴降六成,四季度演绎“年尾行情”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六、54只新股上涨居多,下半年暗盘及首日表现可圈可点

从54家IPO新股暗盘及首日表现上,暗盘及首日平均涨跌幅分别约为6.57%及4.49%,整体表现尚可。

从涨跌家数上看,暗盘上涨30家,占总数的55.56%;下跌22家,占总数的40.74%,打平2家,占总数的3.70%;首日上涨29家,占总数的53.74%,下跌18家,占总数的33.33%,打平7家,占总数的12.96%。

暗盘涨跌幅方面,涨幅前三的公司分别为:中天湖南集团(127.97%)、喜相逢集团(92.73%)、华视集团控股(54.81%);下跌前三的公司分别为:中宝新材(-40.95%)、淮北绿金股份(-38.74%)、怡俊集团控股(-29.69%)。   

首日涨跌幅方面,涨幅前三的公司分别为:中天湖南集团(126.27%)、华视集团控股(55.77%)、美丽田园医疗健康(53.47%);下跌前三的公司分别约为:淮北绿金股份(-44.50%)、东软熙康(-42.86%)、中宝新材(-35.24%)。

港股IPO总结:年内募资额暴降六成,四季度演绎“年尾行情”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进入下半年以来,新股市场回暖明显,特别是10月份以后上市的新股暗盘及首日表现都不错,哪怕不涨,也能保本或微亏,主打一个放心认购。

新股结算平台FINI启用后,配售结果在暗盘交易之后公布,使得新股市场开始有点扑朔迷离,市场或重新寻找交易平衡点,暗盘及首日博弈程度增加。

港股IPO总结:年内募资额暴降六成,四季度演绎“年尾行情”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2月5日
【IPO解码】第二家AI制药公司赴港上市 晶泰科技“钱”景可期?
12月5日
11月IPO市场:港股新股零破发!FINI能否进一步带动市场回暖?
12月4日
【IPO前哨】优必选敲开港交所大门:光明的前景,艰难的征途
11月13日
【IPO前哨】老铺黄金转战港交所,上半年业绩狂奔
11月8日
【IPO前哨】澜沧古茶通过聆讯,“普洱茶第一股”盈利能力欠佳
11月6日
三闯港交所,乐思集团成色如何?
11月2日
ICV仿真测试市场的“小巨人”,赛目科技估值两年涨21倍
10月30日
【IPO前哨】药明合联通过港交所聆讯,为全球ADC外包服务市场老二
10月26日
【IPO前哨】“共享叉车”要上市了,佛朗斯通过港交所聆讯
10月25日
【IPO前哨】龙蟠科技拟实现“A+H”上市,上半年业绩大幅转亏

视频

快讯

17:23
外汇局:截至2024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178270亿元人民币
17:14
余伟文:与内地金融管理部门积极探索进一步扩大以在岸债券作为离岸市场抵押品适用范围
17:12
外汇局:一季度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322亿美元 为近3年来季度较高水平
17:04
央行: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7:03
国家外汇局:2024年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392亿美元
16:56
香港金管局:5月份港元货币供应量M2及M3同比均上升1.5%
16:54
香港金管局:5月份新申请贷款个案按月减少16.1%
16:45
香港5月底外汇基金总资产为39791亿港元
16:27
舒泰神:注射用STSP-0601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16:26
两部门:延续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