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数说2023】新股表现不俗!华虹成“募资王”,裕太微单签暴赚近8万
原創

日期:2024年1月2日 下午2:30作者:云知风起 編輯:Annie

在过去这一年里,A股市场继续扩容,有313只新股成功上市,较2022年减少115家;首发募资额则达到了3565.39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2年同比下降39.25%。

【数说2023】新股表现不俗!华虹成“募资王”,裕太微单签暴赚近8万

对比近些年的情况来看,2023年的新股数量及首发募资额均是2020年以来的低点。

事实上,受市场表现萎靡的影响,下半年A股市场频频迎来利好消息,证监会及交易所也对新股发行节奏进行了调整,IPO数量也受到控制。

这一点也反映在了月度数据上,今年前8个月的募资额相对平稳,自9月份开始出现骤降,随后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不过,相较于2020年之前年份的首发募资额,2023年A股IPO的融资规模依然是极其庞大的,也再度成为全球融资最多的股票市场。

华虹公司成为“募资王”,171只新股实现超募

具体到个股层面,虽然2023年的IPO市场相对“遇冷”,但“巨无霸”依然存在。

Wind数据显示,晶圆代工龙头华虹公司(688347.SH)通过IPO募集了212.03亿元,是2023年A股的“募资王”,融资规模断档领先,而2022年IPO“募资王”则是融资519.81亿元的中国移动(600941.SH)。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市场一度盛传“大块头”先正达准备赴科创板上市,拟募资650亿元,但最终这个备受瞩目的IPO还是搁浅了,否则华虹公司的“募资王”称号难保。

紧随其后的芯联集成-U(688469.SH)首发募资也达到了110.72亿元,其主要业务也是晶圆代工。此外,晶合集成、陕西能源、航材股份、阿特斯的IPO募资额也都超过了50亿元。

【数说2023】新股表现不俗!华虹成“募资王”,裕太微单签暴赚近8万

从名单来看,多家科创板新股的IPO募资额排在前列。

科创板定位于高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半导体产业链、药械企业等领域,这与近两年政策所倡导的方向相契合。从融资情况看,二级市场为政策关注产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充分展现了市场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前12名企业的募资额合计达到891.82亿元,这一数字占全年首发募资额的比重高达25.04%。

而首发募资额排在尾部的10名企业通过IPO合计融到了8.63亿元,尚不及华虹公司的零头,而排在尾部的企业均是北交所的新股,包括驰诚股份(834407.BJ)、博迅生物(836504.BJ)等。

这一数据有力地表明,IPO募资的马太效应现象十分显著。头部企业吸引了大量资金,而尾部企业的募资额与头部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这种现象揭示了资本市场的竞争格局,突显了头部企业在募资方面的优势地位。

除了个股的IPO募资额外,近两年超募情况时有发生,也曾多次引起争议。

根据Wind数据,2023年有171家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IPO)过程中实现了超募,这一数字占全年IPO公司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航材股份(688563.SH)的超募金额达到了32.85亿元,位列各公司之首。除此之外,华虹公司、阿特斯、广钢气体等公司也均有超过10亿元的超募资金。

【数说2023】新股表现不俗!华虹成“募资王”,裕太微单签暴赚近8万

在超募金额的前12家公司中,有6家是科创板新股,这些企业属于是被定价机构“追着喂饭”,不吃还不行。

然而,也有部分企业IPO募资额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例如芯联集成-U、锦江航运、中信金属等公司,其融资情况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未能达到预期的企业中,科创板新股的占比相对较高。

2023年打新很赚钱,裕太微单签盈利7.6万元

新股的另一个看点在于打新的收益。

从首日的表现来看,以上市首日开盘价计算,2023年有262只新股首日开盘价高于发行价,占比达83.71%。

这也意味着,按照大多数投资者的习惯,打中新股后在上市第一时间卖出,那么2023年超过8成的新股是赚钱的。可见,虽然2023年市场走势疲软,但今年打新股的赚钱效应其实相当不错。

根据东方财富网的数据,每签获利超过2万元的有23家,其中每签获利超5万元的有3家,包括裕太微(688515.SH)、金海通、茂莱光学,其每签获利分别为76250元、62780元、54515元。

结合新股上市时间来看,虽然最赚钱的几只新股大多出现在上半年,但是8月份以后上市的新股盈利更加普遍,仅有华勤技术、爱科赛博、浩辰软件、中集环科是亏钱的,其余全都赚钱。

这或许是因市场疲软之下,IPO发行随之收紧,新股的相对“稀缺性”有所增强,打新盈利状况也随之走强。

在大部分新股赚钱的同时,还是有小部分新股导致投资者亏钱。不过,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2023年仅有双元科技一家的每签亏损超过1万元。

综合来看,虽然2023年A股的投资者大概率要亏钱,但打新市场的表现相当不俗,赚钱比较容易。同是A股市场,但两种操作的体验感完全不同。

而从新股全年的股价表现来看,有17只新股全年涨幅翻倍,百利天恒(688506.SH)表现最佳,累涨达到386.61%,四川黄金、达利凯普涨超200%,其中后者是12月29日才上市的新股。

与此同时,亦有许多新股上市后的股价表现比较差,其中裕太微在2023年累跌达62%,云天励飞、多浦乐、日联科技、敷尔佳等多股累跌超50%。

新股上市首年业绩表现如何?

从上市首年的业绩表现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313只新股中,有289只新股的归母净利润实现盈利。其中,阿特斯、陕西能源期内的归母净利润超过了20亿元,华勤技术、华虹公司、信达证券等多只新股期内的归母净利润也都超过了10亿元。

仅24只新股的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其中芯联集成前三季度亏损13.61亿元居首,智翔金泰、百利天恒等个股期内亏损也都超过1亿元。

而如果从边际变化来看,有155只新股的归母净利润在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增长,接近全年上市新股的半数。

其中,盛科通信(688702.SH)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5429.3%至4348.74万元。据悉,这是因为随着客户订单增加,收入增长额高于成本及期间费用的增长额。

此外,莱斯信息、卓兆点胶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也都超过10倍,爱科赛博、锦波生物、阿特斯等多股期内归母净利润录得翻倍涨幅。

另一边,2023年最赚钱新股裕太微在前三季度录得归母净利润亏损1.4亿元,同比暴降1935.41%,有点“业绩变脸”的意思。

该公司称,归母净利润的下滑主要是因为终端市场需求疲软致营收下降,同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受公司规模扩大影响而保持增加。

另外,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排在前列的还有格力博、安达科技、百利天恒、晶合集成等新上市公司。

总体来看,2023年上市的新股大部分在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同比增长的也有将近一半,整体的业绩表现其实还算不错。

结语

自2020年以来,A股IPO发行一路狂飙,众多公司通过上市募集了巨额资金,这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而持续的“抽水”最终还是成为市场不能承受之重,2023年下半年的情况有所好转,这或许有助于帮助A股市场早日回暖。

进入新的一年,A股IPO的发行节奏仍需投资者持续关注。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2月29日
【年终盘点】2023年A股十大牛熊股出炉!
12月29日
三大指数继续反弹,消费电子接力光伏板块!
12月29日
【年度盘点】A股蝉联2023年IPO“募资王”,退市节奏仍需加快
12月28日
【年终盘点】2023年5大热门概念出炉,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12月28日
2024年投资策略揭晓,A股有望迎来“小牛市”?
12月28日
A股三大指数强势反弹,光伏王者归来!
12月28日
【年终盘点】2023年A股市场:寒意中的暖流,多重利好下的新机遇
12月27日
市场恐慌之际,游戏版号发放却创出新高,后市能否抄底?
12月27日
三大指数震荡反弹,算力、养殖业成“香饽饽”!
12月22日
三大指数震荡收跌,游戏板块遭重挫!

视频

快讯

17:23
外汇局:截至2024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178270亿元人民币
17:14
余伟文:与内地金融管理部门积极探索进一步扩大以在岸债券作为离岸市场抵押品适用范围
17:12
外汇局:一季度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322亿美元 为近3年来季度较高水平
17:04
央行: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7:03
国家外汇局:2024年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392亿美元
16:56
香港金管局:5月份港元货币供应量M2及M3同比均上升1.5%
16:54
香港金管局:5月份新申请贷款个案按月减少16.1%
16:45
香港5月底外汇基金总资产为39791亿港元
16:27
舒泰神:注射用STSP-0601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16:26
两部门:延续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