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开放、包容和多元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近年来却面临着劳动人口减少、出生率下降以及老龄加深下人力短缺等现象,成为影响香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因素之一。
为了给香港长远发展提供新动能,香港近年来致力于招揽世界各地的人才,在“抢人才”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2月28日,香港政府官网披露了2024年至25财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其中“汇聚人才”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在财政预算案中,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汇聚更多人才有利经济发展及提升竞争力。
陈茂波指出,“我们近年推出包括‘高才通’等多项抢人才措施。过去一年多,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批出超过十四万宗申请,当中约十万名人才已抵港。劳工及福利局会在今年年中检讨相关安排,确保措施具竞争力及有效应对人力需要。”
他表示:“在‘高才通’计划下获批的人士,平均年龄中位数为三十五岁,六成为已婚人士,普遍携同家人来港。超过一半抵港半年或以上的人才已获聘,他们每月收入中位数约五万元。”
此外,“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人才办)致力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港,并提供一条龙配套服务,协助他们落地生根。陈茂波透露,人才办将于今年五月举办“全球人才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宣传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枢纽的独特优势,推动大湾区内人才流动和合作。
据悉,高才通计划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到香港探索机遇。这些高端人才包括高收入人士和世界顶尖大学的毕业生。
除了高端人才外,香港亦于2022年施政报告中宣布优化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有关优化措施包括撤销聘用本地雇员的要求、延长配额有效期至两年以及涵盖更多新兴科技范畴。
香港在科研和教育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科技产业发展相对薄弱。随着各项人才的涌入,有望推动香港经济社会实现稳健持续发展。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劳福局局长孙玉菡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按调查收集有关抵港“高才通”人才及其配偶的就业及收入的数据为基础,推算2023年已抵港的3万多名“高才通”人才的情况相若,估计“高才通”计划可为香港带来每年约340亿元的直接经济贡献,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约1.2%。
孙玉菡指出,除了经济贡献外,“高才通”人才及其配偶普遍较为年轻,过半的年龄为40岁以下,加上他们亦带同年幼的子女定居香港,为本地劳动力增添生力军,也对香港人口结构带来正面影响。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