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理想汽車、賽力斯旗下品牌AITO問界紛紛公佈了2月份銷量數據。
具體來看,理想汽車2月份共計交付了20251輛新車,同比增長了21.8%。雖然這一成績可喜,但在勁敵問界面前,還是稍顯遜色。
據介紹,鴻蒙智行AITO全系2月交付新車21142輛,位列2月新勢力銷量第一,蟬聯中國新勢力品牌月銷量冠軍!其中,問界新M7單月交付量突破18479輛,累計交付超過10萬輛。
其實,這已經不是問界第一次超越理想了。
如下表所示,2024年1月,AITO問界全系銷量達32973輛,環比增長34.76%,首次超越理想等一眾造車新勢力,登上銷冠的寶座。
AITO問界大賣,少不了華為核心技術的加持,但其背後最大的受益者還得屬新能源車企賽力斯。
靠問界殺出一條血路!
據悉,賽力斯(SH601127)原名為小康股份,於2016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為重慶市第三家A股汽車整車上市公司。
上市後,小康股份深耕新能源市場,並於2018年推出首款純電動SUV車型——賽力斯SF5。此後,公司逐步將品牌更改為「賽力斯」,以更好地反映其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重點。
然而一頓猛操作下,賽力斯的日子依舊過得平平無奇,首款電動車賽力斯SF5始終不溫不火。
數據顯示,2020年賽力斯SF5累計銷量僅有732輛;至2021年初,銷量情況持續低迷,1至2月的銷量也總計200台不到,在新能源汽車急速興起的時代,小康股份也並未借此成功突圍。
一切直到華為出現,賽力斯命運的齒輪才開始轉動!
2021年4月,餘承東官宣華為將會在旗艦店内出售賽力斯的首款車型SF5,此舉才讓名不見經轉的新能源車賽力斯SF5徹底大火!
自此之後,華為與賽力斯加深合作,在2021年12月份迅速推出了賽力斯AITO問界M5,緊接著又推出問界M7和問界M9,靠問界殺出一條血路的賽力斯,風頭一時無兩。
這其中,備受市場青睐的還得屬問界M7,它憑借著「大智慧、大空間、超安全」等核心賣點迅速打開市場,一直都是AITO問界系列當中的「熱門爆款」。
據悉,自2023年9月上市以來,問界M7銷量月度節節攀高,迄今累計交付已超10萬輛,累計大定突破15萬輛。
但即便問界系列車型如此暢銷,賽力斯還是未能扭轉虧損勢頭。
2023業績預告顯示,賽力斯預計全年實現營收355億元至365億元,同比增長4.09%至7.02%,預計錄得歸母淨虧損21億元至27億元。
此前,在2020年至2022年3年期間,賽力斯累計虧損已達73.85億元。
推出「五折」員工持股計劃
顯然,賽力斯也深刻意識到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極度燒錢的賽道,在高額的研發投入之下,僅靠當前銷量是難以帶動業績扭虧的。
為此,公司於近日迎來的大動作,「五折」推員工持股計劃。
2月29日,賽力斯公佈了2024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草案顯示,此次員工持股計劃專用賬戶將通過非交易過戶等方式,受讓公司回購的股票;員工持股計劃擬認購股份數不超過383.91萬股,約佔公司目前股本總額的0.25%;參加對象為公司董監高、核心骨幹人員以及董事會認為需要激勵的其他人員。
同時,據公告披露,此次員工持股計劃受讓公司回購股份的價格為44.37 元/股,約相當於草案公告前1個交易日,賽力斯股票交易均價88.73元的50%。
這也就意味著,員工可以「五折」的價格買公司股票,但持股背後也面臨不低的考核標準,與營收及銷量均有掛鈎。
據悉,員工持股計劃的業績考核標準包括公司層面和個人層面。其中,公司層面考核營業收入或新能源汽車銷量。
公告顯示,2024年度、2025年度營業收入考核目標為,以2023年營業收入為基數,分别增長100%、150%。2024年度、2025年度新能源汽車銷量考核目標為,以2023年銷量為基數,分别增長100%、150%。
對於該份員工持股計劃,賽力斯稱,持有人的收益取決於公司未來業績考核達成及市值增長情況,該計劃的實施有利於員工利益與股東利益保持一致且實現二者利益長期深度的綁定,有利於穩定和鞭策團隊,從而促進公司業績持續穩定發展。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