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聖諾醫藥-B(02257.HK)股價暴跌,盤中一度創下10.7港元/股歷史新低,令投資者大跌眼鏡。截至收盤,聖諾醫藥-B大跌24.02%至10.82港元/股。
若拉長時間軸看,聖諾醫藥的股價可以說是「上市即巅峰」。
2021年,聖諾醫藥借助18A政策成功登陸港交所。上市後公司股價表現相當亮眼,一度衝上101港元/股高點,獲得不少投資者的青睐。
但是,自衝上高點之後,聖諾醫藥股價便一路下行,由此開啓漫漫熊途,屢次刷新低點,迄今累計大跌近9成!
而本次聖諾醫藥股價大跌的背後,或與二股東減持有關。
據港交所股權披露的記錄顯示,戴曉暢於3月1日以每股均價13.2884港元售出聖諾醫藥-B 61萬股普通股股份,價值約810.59萬港元。售出後,戴曉暢最新持股數目為792.79萬股股份,持倉比例由9.74%降至9.05%。
而據披露易數據顯示,戴曉暢博士是聖諾醫藥的第二大股東,當前持股9.05%,僅次於大股東陸陽博士。
資料顯示,聖諾醫藥於2007年在美國創立,致力於RNA療法的探索和開發。次年,公司在中國江蘇省注冊成立,建立了中國總部,2021年登陸港股上市。經過多年的發展,聖諾醫藥已經在RNA療法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從研發管線看,聖諾醫藥業務涉及腫瘤學、醫學美容、抗病毒物質等領域。據半年報顯示,公司正推進優先產品管線及在美國就主要臨床候選藥物STP705及STP707連同STP122G開展四項臨床試驗,以及其他項目。其中, STP705 進度最快,有望成為公司首款商業化產品。
據悉,STP705是同時靶向 TGF-β1 及 COX-2 的雙靶點 siRNA。2023年上半年,公司與美國FDA完成第II階段總結會議並獲得其指導後,正在推進STP705治療isSCC(NMSC的一種)的後期臨床開發。
從業績端看,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歸母淨虧損分别為2.13億美元、8829.9萬美元、3795.9萬美元。
上市第二年開始業績虧損已有所收窄,但作為一家未盈利的生物制藥公司,如何加速推動產品商業化上市,並貢獻盈利仍是擺在公司面前急需解決的難題。
從現有資金看,聖諾醫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已由2022年上半年約1.7億美元大幅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0.57億美元。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