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巴菲特减持意味着什么?
原創

日期:2024年6月18日 下午7:19作者:毛婷 編輯:Anna

近日,巴菲特又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持续减持苹果(AAPL.US)比亚迪(01211.HK。“股神”的减持操作,是否有什么投资意味?

巴菲特减持比亚迪

从港交所(00388.HK)权益披露网站的数据可见,巴菲特旗舰伯克希尔(BRK.B.US)于今年6月11日再度减持比亚迪H股,减持数量为134.8万股,减持均价230.46港元,较现价233.60港元折让1.34%,较当前比亚迪(002594.SZ)的A股股价255.64元人民币折让16.22%。

完成这次减持后,伯克希尔仍持有比亚迪H股7,569万股,占比亚迪现有已发行股份总数(包括A股和H股)29.09亿股的2.60%,占H股已发行股份数10.98亿股的6.90%。若按当前的H股股价233.60港元计算,伯克希尔于比亚迪的持股市值仍达到177亿港元,约合22.65亿美元。

当然,这不是伯克希尔的第一次减持。16年前,巴菲特听从芒格建议建仓比亚迪之后,合共持有2.25亿股比亚迪的H股。有记录的减持是从2022年8月开始,伯克希尔持续减持比亚迪。

见下表,财华社根据港交所权益披露的数据汇总了伯克希尔的多次减持,计得这三年伯克希尔已披露累计减持了3267.1万股比亚迪,合计套现金额为72.54亿港元,约合9.29亿美元,均价为222.02港元。

巴菲特减持意味着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为伯克希尔主动披露的。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一些减持交易并没有详细披露,也就是说,伯克希尔实际减持套现的金额要比上述的总金额高得多。但财华社从已有的信息披露和伯克希尔早年的财报推断,第一次减持应是发生在2022年8月24日其首次披露减持信息之前,但不早于2021年末。

见下比亚迪近十年的股价走势图,2021年起持续走高,这时也是特斯拉(TSLA.US)引领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兴起之时,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池供应商以及追赶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股价自然也受到追捧,股价一下子涨了五倍以上,无怪乎伯克希尔会从2022年起减持——正是趁股价高涨收获的时机。

巴菲特减持意味着什么?

伯克希尔早年的财报披露,巴菲特的2.25亿股比亚迪持股成本价只有2.32亿美元,约合每股8.05港元!而单从伯克希尔已官方披露的减持总额来看,已是其总成本价的4倍以上,还不计及没有披露的减持,以及目前还持有的股份,后者价值177亿港元,约合22.65亿美元,是伯克希尔最早期全部2.25亿股成本价2.32亿美元的9.76倍。

伯克希尔并没有一次性清仓,或许认为比亚迪的H股股价仍有上涨的空间。

除了比亚迪外,伯克希尔最近也开始减持爱股苹果。

伯克希尔减持苹果

2023年第4季起,伯克希尔开始减持苹果,当季减持1000万股,若按季末苹果股价192.53美元计算,套现19.25亿美元;2024年第1季,又继续减持1.16亿股苹果,按季末苹果股价171.48美元计算,或套现199.25亿美元。两次减持合共套现218亿美元,约合1,705.84亿港元。

即使是在减持之后,苹果依然是伯克希尔的最大持仓,占了其美股投资组合的40.81%,持仓市值高达1,354亿美元。伯克希尔仍是苹果的第三大股东,仅次于超级公募先锋领航和顶级资产管理集团贝莱德。

同样道理,巴菲特减持苹果,并非不看好苹果,或是基于税务以及自身投资战略性考虑。

在2024年第1季业绩中,伯克希尔表示,将继续持有大量短期投资,包括美国短期债券,并相信持有充裕的流动性至关重要,坚持在短期投资方面安全高于收益。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伯克希尔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美国国库券合共为1435.09亿美元,较2023年末增加了216.64亿美元,占其保险业务总投资的比例由2023年末的24.75%提高至29.35%,见下图。

巴菲特减持意味着什么?

因此,伯克希尔减持或是为了套现,以避险和在未来把握其他机会。

结论

“股神”也是人,巴菲特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例如从其过去减持比亚迪的交易可以看出,伯克希尔并非每次踩对点,伯克希尔2022年末的减持恰好在比亚迪的阶段性低位期间,如果再等一等,就能多赚好几亿。

可见,追求收益最大化,即使对于“股神”来说,也是不可能的任务,而且也并不现实。巴菲特适时变现,以期规避风险和赚取更安全的无风险收益(通过美债)。

但是从巴菲特身上,我们还是可以学习到:投资要从自身的整体投资战略布局出发,而不仅仅着眼于某一标的的利益最大化,最优化利用资金。

投资者也应避开多个心理偏差,包括:

1)锚定效应,即以特定数值为目标制约买卖行为,在做决策的时候应客观评估整体情况,例如经济前景、宏观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想要的是什么,不冒不值得的险,也不放过能轻松赚取的收益。

2)羊群效应:不盲目跟随市场,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判断作出投资决策。

3)禀赋效应(Endowment bias):不舍得放弃有一定感情的资产,该断不断,反受其乱,应对的策略是客观评估,明白自己真实需求,作出理性判断。

4)后悔厌恶偏差:担心作出的决策会带来负面结果,而宁愿保持现状。应对的办法是:要先明白自己的投资目的,找出通往自己目标的办法,自律而行。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相關文章

6月18日
本地居民收入增加,香港楼价依然低迷
6月18日
【港股收评】三大股指小幅转跌,海运股、芯片股继续发力
6月18日
美光科技涨出新高,国产半导体也要飙起来?
6月18日
连续8周销冠带不动股价!理想创2023年以来新低
6月18日
石油美元地位动摇,科技美元将登上舞台?
6月18日
马斯克放大招!特斯拉“宏图计划第四篇”全面追赶苹果?
6月18日
5月航司经营数据集体回暖!国际航线表现最亮眼
6月17日
一图解码:永康控股赴港IPO 新加坡集装箱堆场营运商 收入逐年递减
6月17日
《香港氢能发展策略》公布!谢展寰:助香港成国家氢能源示范基地
6月17日
楼市低迷致地产商业绩下滑,全面撤辣或难“解渴”

视频

复星医药拟54.07亿私有化复宏汉霖

2024年6月25日 上午10:13

中国国航将购买100架C919飞机

2024年6月21日 上午10:39

快讯

17:23
外汇局:截至2024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178270亿元人民币
17:14
余伟文:与内地金融管理部门积极探索进一步扩大以在岸债券作为离岸市场抵押品适用范围
17:12
外汇局:一季度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322亿美元 为近3年来季度较高水平
17:04
央行: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7:03
国家外汇局:2024年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392亿美元
16:56
香港金管局:5月份港元货币供应量M2及M3同比均上升1.5%
16:54
香港金管局:5月份新申请贷款个案按月减少16.1%
16:45
香港5月底外汇基金总资产为39791亿港元
16:27
舒泰神:注射用STSP-0601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16:26
两部门:延续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