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国内公考龙头中公教育(002607.SZ),近期遭遇至暗时刻,市场信心深受冲击。
据央广网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多地中公教育都深陷“退费难”泥潭,公司多省份分部都出现了拖欠退款的问题。
近期市场甚至开始流出传言,称已拖欠员工工资的中公教育已在申请破产,公司股东质押爆仓。
一时间,中公教育面临公关危机。市场的负面消息也传导到了资本市场上,今年以来,中公教育股价加速下挫,近日股价最低一度触及1.46元/股,市值在100亿元关口附近徘徊。
相较于其他两家竞争对手粉笔(02469.HK)及华图山鼎(300492.SZ)分别为89亿港元及127亿元人民币的市值,中公教育的市值已不占优。
战略出错,资金持续紧张
面对市场传闻冲击,中公教育并不回避,6月初其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确实存在资金周转困难及学员退费较慢的问题,拖欠员工工资也属实。
根据一季度财报,中公教育今年3月底的货币资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货币资金+定期存款)仅6.24亿元,相比2020年末的59.5亿元大幅缩水。可想而知,面对庞大的各项开支,中公教育手头现金很难支撑日常运营。
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近日在抖音直播间就退费、股价等争议问题向公众道歉,指因自身决策与外部环境等因素导致出现退费问题,并表示“给我们点时间,欠学生每一分钱,我们一定会还完。”
在互动易上,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公司是否被ST或退市,中公教育对此否认,表示公司目前未触及深交所规定需实施风险警示的情形,还称将采取增加营收、增强成本管控、向金融机构融资、处置固定资产等方式改善公司现金流。
那么,中公教育自身决策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此前,中公教育当面对外坦诚地透露,表示在2019年市场行情较好之际,公司乐观估计了市场预期,风险判断经验不足,购买了一些土地和不动产,资金资产期限产生一定错配。但后来遭遇到疫情和“双减”的双重冲击,导致公司定增失败,资产流动性变弱,导致公司资金流紧张。
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业绩面临挑战
2024年公考和省考再现火爆场景,反映出招录市场的需求旺盛。
在旺盛的需求下,自然也会引发激烈的竞争,粉笔近期预计,招录类考试的报名人次在短期内会继续增长,但也会面对诸多竞争者。
从行业竞争发展趋势看,行业正从集中走向分散,小机构逐渐增多并凭借新媒体获客,给头部机构获客增加了难度。
在过去几年,受疫情及市场竞争影响,中公教育经营业绩遭受重击。2021年至2023年,公司收入由69.12亿元降至30.86亿元,并持续产生亏损,三年累计亏损接近37亿元。
而走线上线下相结合OMO模式的粉笔,其业绩表现明显优于中公教育。2023年,粉笔收入增长7.5%至30.21亿元,并扭亏赚1.89亿元。
为应对市场挑战,中公教育走上“壮士断腕”的道路上,一方面缩减线下网点规模,另一方面重建组织架构,收缩人员规模。在2023年,公司员工总数由2022年的2.27万人腰斩至1.11万人。到了今年一季度,中公教育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4.25亿元,同比亦大幅减少45.26%,公司表示主要由于公司员工数量减少。
通过“节衣缩食”,以及在今年公考市场活跃背景下,中公教育今年一季度业绩有所好转。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7.63亿元,同比下降14.08%;归母净利润为8279.28万元,同比增长240.67%。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