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截至發稿,歐普泰(836414.BJ)漲29.92%,微導納米(688147.SH)漲14.39%,清源股份(603628.SH)漲10%,金剛光伏(300093.SZ)漲6.67%,晶科能源(688223.SH)漲超3%,TCL中環(002129.SZ)漲2.44%。
消息面上,近日多家光伏龍頭集體出海,紛紛「官宣」與沙特成立合資公司,投建光伏、儲能項目等,投資金額不菲。
其中,陽光電源(300274.SZ)公告稱,與沙特ALGIHAZ成功簽約全球最大儲能項目,容量高達7.8GWh,該項目預計2024年開始交付,2025年全容量並網運行。
資料顯示,陽光電源是國内光伏逆變器賽道的龍頭企業。2023年,陽光電源儲能系統全球發貨10.5GWh,發貨量連續八年中國企業第一,貢獻營收178.02億元,同比增長75.79%。
本次合作也並非陽光電源首次落子沙特,此前公司已拿下兩個沙特儲能項目,本次簽約意味著公司的儲能出海進一步拓展。
此外,7月16日,晶科能源、TCL中環也相繼公告計劃在沙特投建新能源項目。
其中,晶科能源宣佈其全資子公司晶科中東與沙特阿拉伯王國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簡稱「PIF」)全資子公司RELC、以及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簡稱「VI」)成立合資公司,該公司將在沙特建設並運營高效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總投資額約9.85億美元。
正式投產後,預計高效光伏電池及組件的年產能將分别達到10GW,或將成為中國光伏電池組件行業海外的最大制造基地。
TCL中環亦公告稱,擬與RELC等簽署股東協議,預計以約20.8億美元共同在沙特投建年產20GW光伏矽片項目。
上述的投資合作覆蓋了光伏電池和組件、矽片等環節,背後體現出沙特作為「中東土豪」加碼新能源建設、打造光伏一體化產業鏈的決心。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對沙特光伏組件出口額是3.1億美元,2023年上升到13.4億美元,沙特目前已是中國光伏組件的第六大出口國,地位或仍在上升中。
在全球「減碳」的大趨勢下,不少國家已加快淘汰化石燃料,作為傳統的產油國,沙特雖然可以躺著賺錢,但卻保有危機意識,對於光伏產業積極押注。而光伏產業屬於國内的「王牌」,中東資本選擇牽手國内的光伏龍頭企業,未來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事實上,更早之前,協鑫科技(03800.HK)、鈞達股份(002865.SZ)、天合光能(688599.SH)等光伏頭部企業均宣佈在中東地區有建廠計劃。
有觀點認為,在全球宏觀經濟動蕩的背景下,國内光伏龍頭選擇積極「出海」,也算是一種「憂患意識」,長遠來看,可以維護光伏整體供應鏈的穩定性,以應對貿易格局可能生變的種種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7月16日,中國境内首批兩只沙特阿拉伯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正式在滬深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首日,兩只沙特ETF表現亮眼,雙雙漲停,今日繼續漲停10%,目前交易價格明顯高於基金份額淨值,資金追捧「沙特估」的態度可見一斑。
華寶證券分析師認為,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沙特的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人口紅利不斷釋放,近年來沙特資本市場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逐漸提高。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