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2024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暨第五屆家畜生物育種與胚胎工程技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塞外青城呼和浩特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内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指導,内蒙古大學、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優然牧業賽科星集團主辦。本次會議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内蒙古大學張湧院士任大會主席,内蒙古大學、賽科星研究院李喜和教授,内蒙古大學、復旦大學胡薇教授任執行主席。内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趙吉、内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院長陸戰遠、内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李盈、内蒙古大學副校長達胡白乙拉、内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莫日根出席會議。本次大會旨在通過國内外行業專家研討、分享交流家畜生物育種關鍵技術研究成果,提升我國家畜生物育種與胚胎工程技術及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與人才培養,同時共商解碼我國家畜種業關鍵技術問題,為推動家畜育種高質量發展尋找新突破、創造新價值。
大會開幕式上,張湧院士圍繞「我國種業的發展現狀和育種關鍵技術創新成果」發表了演講;内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李盈表示「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將為國内外行業專家提供一個交流合作的機會,提升我國家畜生物育種與胚胎工程技術、成果轉化應用與人才培養」;内蒙古大學副校長達胡白乙拉表示「利用高校的技術人才優勢,加強校企合作,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畜牧業優質種源「受制於人」的問題」;優然牧業董事會主席兼總裁袁軍分享了「優然牧業賽科星育種技術創新、核心育種場和育種創新平台建設及世界級種牛培育成果的戰略舉措」。
内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 李盈 講話
内蒙古大學副校長 達胡白乙拉 講話
優然牧業董事會主席兼總裁 袁軍 講話
内蒙古大學、優然牧業賽科星研究院李喜和 主持大會開幕式
大會期間,有來自英國劍橋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美國ABS生物種業公司、香港大學等10位國外專家,以及來自國内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内蒙古大學、内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優然牧業賽科星研究院等國内行業知名專家學者發表最新科技成果演講。
優然牧業賽科星集團作為本次大會的承辦單位之一,為大會分享了家畜種畜克隆技術創新及生物育種應用、胚胎技術、良種家畜種質資源庫與信息平台建設最新技術成果。這些成果是近些年優然牧業實施科技戰略轉型在種業領域的新突破,也是優然牧業加大種業科技投資,佈局三座世界級核心育種場之後的最新科技價值創造。近年來,優然牧業賽科星集團技術團隊依託自有的58.3萬頭龐大的奶牛基礎群,通過全基因組檢測和生產性能表現篩選優質育種核心群,利用自主培育的不同優勢性狀的高育種值種公牛群體,採用成熟的活體採卵、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等胚胎工程技術,提高遺傳育種的定向性和可預測性,實現精準選種育種,極大地加快優質種公牛的培育速度和中產牛群的改良。在美國奶牛育種委員會發佈的2024年4月後備種公牛遺傳評估最新成績中,優然牧業賽科星集團培育的種公牛一舉包攬前8名,在前20名中佔據14頭,前100名中佔據57頭,其中排名第一的種公牛TPI達到3161,刷新了國内注冊種公牛TPI紀錄,該期培育出TPI指數超過3000的種公牛43頭、超過3100的種公牛8頭,為中國奶牛育種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種」動力。截至目前,優然牧業賽科星已累計生產近5萬枚具備年單產潛力14噸及以上的高產奶牛性控胚胎,有效地支持了奶牛養殖場牛群結構的跨越式升級。在今年的第十五屆中國奶業大會期間,發佈了由優然牧業賽科星集團牽頭編著的《牛胚胎生產與移植技術》專著,向行業輸出牛胚胎生產與移植技術全套的流程、標準,推動高產奶牛基因快速叠代改良。
未來,優然牧業賽科星將充分發揮育種與繁育技術優勢,積極承接國家種業振興戰略項目,突破種業關鍵技術,不斷培育出世界級種牛,為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創造卓越價值!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