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財經APP】2024年9月3日,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發文表示,做好公司的股東選擇一個較好的價格去佈局,是做價值投資的本質。第一,要關注在未來的5~10年經濟轉型受益的行業以及龍頭公司;第二,要選擇在市場低迷的時候,特别是估值低的時候去佈局,從而能夠獲得長期的超額收益。
以下是楊德龍9月3日發表的文章全文:
近期市場風格正在發生切換,前期表現強勢的低估值高股息板塊出現了大幅回落,而前期出現較大幅度下跌的傳統白馬股以及中小盤個股出現大幅反彈,市場風格正在悄悄地進行變換。
以銀行股為代表的高股息板塊在過去兩年大幅上漲,體現出在市場下行過程中投資者風險偏好較低。很多投資者通過佈局低估值高股息板塊獲得了較大的超額收益。過去兩年我也跟大家講,市場下跌過程中的防禦性板塊主要是兩個,一個是低估值高股息,一個是黃金。
現在市場風格正在發生變化,這一點要引起我們注意。一個是低估值高股息板塊的股價上漲之後,股息率正在下降,因為在計算股息率的時候,分子是每年的分紅,分母是股價,在股價不斷上漲的過程中,高股息板塊的股息率實際上在收縮,即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在下降。
很多投資者,特别是機構投資者,在買入低估值高股息板塊的時候,背後的投資邏輯是用買債的心態來買高股息,為的是獲得比較穩定的分紅。但是現在高股息板塊的股息率出現了下降,比如說有些高股息板塊的分紅率從5%以上降到3%左右,已經逐步逼近滬深300的股息率,也就是說高股息板塊的分紅收益率的吸引力出現了下降。
在前段時間大盤下跌的時候,很多銀行股股價甚至創出新高,累積了較多的獲利盤,獲利回吐的壓力也使得高股息板塊出現了回落。相反,很多傳統的白馬股則是經過四年的下跌,逐步跌出了機會。很多白馬股的股價甚至只有高點的三折、四折甚至更低,沒有只漲不跌的股票,也沒有只跌不漲的股票,所以在高股息板塊累積了比較多的超額收益之後,現在市場風格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這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對於所謂的紅利板塊我們應該怎麽看,如果從市場下跌階段來看,低估值高股息板塊無疑是很多資金的首選,具有超額收益,對於追求長期穩定分紅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理想的配置對象,但是對於做長線投資的價值投資者來說則是不然,大家回想一下,在十幾年前,關於銀行股和白酒龍頭企業之爭,當時白酒龍頭企業的估值遠高於銀行股,而分紅率也遠低於銀行股。從當年來看,銀行股確實具有了超額收益,但是放了十年之後再看,勝負一目了然。很多銀行股的股價剛創歷史新高,也就是說這些年主要是靠分紅獲得回報,按照每年5%的分紅來算,十年下來大概有50%的收益率,但是很多白酒龍頭企業這十年漲了十倍。
從長期來看,投資一家公司所獲得的長期回報率基本上相當於這個公司的長期年化收益率,大概相當於公司的ROE。像品牌白酒,品牌中藥等消費股,ROE普遍超過20%,已經達到了巴菲特選股的標準,長期持有的年化回報率也超過20%,這是從十年以上的投資周期來看,如果是從下跌的階段來看,也會出現較大幅度回撤,但是在過去四年的下跌中,不同的板塊下跌意義是不一樣的。好股票的下跌,只是估值的下降,業績仍然保持著正增長,甚至是兩位數增長,但是一些績差股,股價下跌則是估值下降和業績下降的戴維斯雙殺。跌和跌之間是不一樣的,等到下一輪行情到來的時候,這些僅僅是估值下降的好股票早晚會漲回來。因為業績不斷增長,下一輪行情到來估值也會反彈,但是一些績差股因為業績也在下降,所以下一輪行情到來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
因此大家要分清楚,做好公司的股東選擇一個較好的價格去佈局,是做價值投資的本質,所以第一,要關注在未來的5~10年經濟轉型受益的行業以及龍頭公司;第二,要選擇在市場低迷的時候,特别是估值低的時候去佈局,從而能夠獲得長期的超額收益。但是很多投資者做價值投資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要不斷地反思,並不是長期持有一個好公司就一定能夠賺到錢,還要具備很多條件,特别是要有一個平穩的心態。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麽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雖然是一種長期投資策略,但是並不是長期持有一只好股票那麽簡單,它需要選擇那些市場價格低於其内在價值的股票,並持有這些股票直到市場重新評估其價值。因此,不但要選擇那些具有廣闊發展空間和超強盈利能力的行業,還要在行業中尋找擁有寬護城河和可復制的商業模式的企業,並且在股票價格相對企業内在價值的折扣較大的時候買入,折扣越大則安全邊際越大。其次,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認知,擴展自己的能力圈。
巴菲特說過,人掙不到自己認知能力以外的錢,即使靠僥幸掙到了,也會憑自己的實力虧掉。因此,專業能力的提高很重要,價值投資需要對公司的財務報表、行業地位、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進行深入地研究和理解。很多投資者可能缺乏這種深度分析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導致無法準確評估公司的真實價值。
在投資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非常重要。林園先生說過,成功的投資中,專業知識可能佔到10%,剩下90%都是情緒。市場波動難以避免,而市場波動常常會引發投資者貪婪和恐懼的本性。散戶投資者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做出非理性的買賣決策,在市場下跌時恐慌性抛售,在市場上漲時貪婪追高,很容易放棄做價值投資的初衷,造成不應該有的損失。特别是在市場波動的時候進行頻繁交易,是與價值投資的長期持有和耐心等待的理念相違背的,而股神巴菲特之所以能夠取得長期投資的勝利,就是和他能夠克服人性的貪婪和恐懼有關。在美股節節攀升的時候,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在今年二季度大量地抛售美股高達900億美元,賬上堆積了2700多億美元的現金及等價物。其中美國國債就持有了2300億美元,超過了美聯儲持有的1900億美元的規模。
巴菲特之所以在市場上漲的時候大量地減持美股,實際上就是做預防,克服人性的貪婪。等到美股出現下一輪大跌的時候,特别是出現非理性抛售的時候,很多好公司將跌出價值,那時候巴菲特可能會逆向買入,從而能夠獲得比較低的持有成本。所以股神巴菲特在投資上並不是機械地長期持有,實際上他是根據市場大幅的波動來做大的波段的,這其實就是倉位管理。
之前跟大家分享過,做長期投資,倉位管理非常重要,特别是在A股市場做中國特色價值投資更要重視倉位管理。正確的倉位管理辦法應該是一個金字塔形的倉位管理辦法,也就是說在市場處於歷史低位附近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加倉,保持較高的倉位,等到市場漲起來,特别是出現估值泡沫的時候,則是越漲越減倉,直至空倉,這樣就是一個金字塔形的倉位管理。但是很多人做反了,很多人在市場低點的時候恐慌性割肉,倉位甚至降為零,而在市場上漲的時候越漲越樂觀,最後甚至在高點的時候滿倉滿融。一旦市場行情風雲突變,就會出現高位被套的現象,前功儘棄,不僅把利潤回吐出去,而且會虧掉大量的本金,成為倒金字塔型的倉位管理。
我們要記住,做金字塔形的倉位管理才能夠和市場的節奏相一致,同時再次要強調永遠不要加槓桿,不要開兩融,因為一旦加了槓桿,時間就不是你的朋友,可能是你的敵人了,我們無法預期市場的調整時間有多長,調整的深度有多深。但是我們如果沒有加槓桿,用閑錢投資,則可以安心地等到下一輪行情的到來,相信等下一輪行情到來的時候,領漲的還是這些業績優良的好公司。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