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我們在9月4日發佈的報告中指出,美聯儲降息落地後,我國降息降準均有空間,降準可能在9月至11月落地。央行如期宣佈降準降息。本次新聞發佈會宣佈的主要政策包括:一是全面降息,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20bp至1.5%,1年期MLF下調30bp至2.0%,LPR和存款利率下調20bp-25bp;二是降準50bp,且第四季度還可能進一步降準25bp-50bp;三是房地產信貸政策方面,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和二套房首付比例;四是房企相關融資政策方面,優化提高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的央行出資比例、研究銀行貸款支持收購房企存量土地等;五是推出支持權益市場的兩項貨幣政策工具,包括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六是拓展AIC股權投資規模與範圍。
對於貨幣市場而言,下調後的MLF利率已經接近市場利率水平,MLF對中小銀行的吸引力增強。對於債券市場而言,從短期節奏來看,債市短期可能面臨利多出儘的回調風險,風險偏好回暖也將影響債市;從中長期來看,債市利率仍處於下行的大通道中。在下一次降息落地前,10年國債收益率的潛在下行空間可能達到1.8%及以下。對於股票市場而言,本次發佈會創設的兩項支持工具,通過增加流動性的方式,鼓勵了金融機構以及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對資本市場的投資增持需求,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對於轉債市場而言,提振正股市場會形成對轉債的支撐。股票回購可能帶來實收資本的減少,從而觸發減資清償的相關規定,關注由此帶來的博弈機會。部分破淨且有價值投資機會的轉債值得關注。對於人民幣匯率而言,維持美元兌人民幣第三峰已構築完成,人民幣仍有升值空間的觀點;繼續關注大量待結匯盤的動向,待結匯盤短期大量釋放或出現人民幣階段性快速升值。對於黃金而言,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打開中債利率下行空間,利好上海金,黃金仍具備高配置價值。
對於商業銀行而言,拓展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股權投資規模與範圍,將提升科創企業股權融資便利度,也將推動銀行的綜合化經營更進一步。若存量房貸利率整體下降0.5個百分點,上市銀行淨息差將下降5.8bp。而為保持銀行淨息差穩定,需要銀行負債端成本率下降8.7bp。
對於房地產市場和房企而言,政策有助於提振改善置業需求;在房企信用方面,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支持力度加大、收購存量土地資金來源拓展至銀行貸款,房地產經營金融政策文件期限由2024年底到期延期至2026年底,支持房企經營化險。
事件:
9月2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1],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和證監會負責人參加發佈會,介紹相關政策安排。
點評:
一、全面降息降準,提振房地產和資本市場
我們在9月4日發佈的貨幣政策與流動性月報[2]中指出,美聯儲降息落地後,我國後續降準降息均有空間,降準可能在9-11月落地;9月8日,我們發佈報告《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探討:方式和影響》[3]指出,存量房貸利率可能下調至新發放房貸利率水平,同時LPR和存款利率可能下調。9月24日,央行如期降息降準,並下調存量房貸利率。
在本次新聞發佈會中,主要宣佈了以下幾項政策:
一是全面降息,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20bp至1.5%,1年期MLF下調30bp至2.0%,LPR和存款利率下調20bp-25bp。根據新聞發佈會,「降低中央銀行的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調0.2個百分點,從目前的1.7%調降至1.5%……預計本次政策利率調整之後,將會帶動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大概在0.3個百分點,預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存款利率等也將隨之下行0.2到0.25個百分點」。繼7月之後,本次MLF利率下調幅度再次大於7天逆回購利率,1年期MLF-7天逆回購利差繼續收窄至50bp,向市場利率靠攏;同時,考慮到存量房貸利率下調,較長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幅度可能略高於7天逆回購利率。
二是降準50bp,且第四季度還可能進一步降準25bp-50bp。根據新聞發佈會,「近期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金融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在今年年内還將視市場流動性的狀況,可能擇機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0.5個百分點」。預計本次降準將在9-10月落地;考慮到第四季度MLF到期較為集中,第四季度合計到期規模接近3.7萬億元,第四季度可能再次降準。
三是房地產信貸政策方面,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和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方面,根據新聞發佈會,「人民銀行擬指導銀行對存量房貸利率進行批量調整,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的附近,我們預計平均下降幅度在0.5個百分點左右……平均每年減少家庭的利息支出總數大概1500億元左右」。據此估算,本次房貸利率下調涉及的房貸總量可能接近30萬億元,在存量房貸中佔比接近80%;在上述存量房貸下調幅度下,對銀行生息資產收益率影響幅度為5bp左右。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方面,「為更好支持城鄉居民剛性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全國層面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將不再區分首套房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統一為15%」。
四是房企相關融資政策方面,優化提高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的央行出資比例、研究銀行貸款支持收購房企存量土地等;此外還宣佈延長「金融16條」、經營性物業貸款政策至2026年末。對於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為進一步增強對銀行和收購主體的市場化激勵,我們將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中人民銀行出資的比例,由原來的60%提高到100%」。根據我們測算,當前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的成本為1.75%,考慮保障性住房租金低於市場價格、經營成本、以及實際出租率,則全國120個城市收儲的實際收益率分佈在[0.78%, 2.48%]區間内,平均數為1.50%,中位數為1.46%。因此,對於多數城市而言,仍需要以一定的折價來收購存量商品房。
對於貸款收購房企存量土地,「在將部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於土地儲備基礎上,研究允許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貸款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市場化收購房企土地,盤活存量用地,緩解房企資金壓力。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人民銀行提供再貸款支持」。5月17日的房地產政策調整中,自然資源部提出支持地方以合理價格收回土地,並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予以資金支持。本次發佈會提出,未來可能由商業銀行發放貸款,支持企業收購房企土地,並由人民銀行提供再貸款;根據人民銀行、原銀監會2008年發佈的《關於金融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銀發〔2008〕214號)[4],「禁止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專門用於繳交土地出讓價款的貸款」,若未來允許商業銀行貸款支持企業收購房企存量土地,可能會對於資金用途加以限定。
五是推出支持權益市場的兩項貨幣政策工具,包括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一是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首期規模5000億元,「這項工作支持的是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可以使用他們持有的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作為抵押,從中央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流動性資產」;二是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首期規模3000億元,再貸款利率1.75%,商業銀行貸款利率2.25%,「這個工具引導商業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用於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工具適用於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等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我們不區分所有制」。
六是拓展AIC股權投資規模與範圍,銀行綜合化經營更進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拓展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股權投資規模與範圍,具體措施包括:「一是擴大試點城市的範圍。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將試點範圍由原來的上海擴大至北京等18個科技創新活躍的大中型城市。二是放寬限制。適當放寬股權投資金額和比例限制,將表内投資佔比由原來的4%提高到10%,投資單只私募基金的佔比由原來的20%提高到30%。三是優化考核。指導相關機構落實儘職免責的要求,建立健全長周期、差異化的績效考核。」
二、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對貨幣市場而言,當前1年期股份行NCD利率在1.9%-2.0%之間,MLF利率調降30bp後,MLF對於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的吸引力將明顯提升,MLF對於市場利率的牽引力也將增強。2024年以來多數時間内DR007都運行在7天逆回購利率上方, 7天逆回購利率下降後DR007的中樞也將隨之下移。
對債市而言,從短期節奏來看,央行一次性公告年内貨幣政策操作,債市短期可能面臨利多出儘的回調風險,風險偏好回暖或對債市形成新增利空,財政政策的影響有待觀察。9月以來債市利率快速下行,10年國債收益率逼近2%,30年國債收益率下行至2.15%附近,利率對政策預期的反應較為充分,降準降息的消息落地後,債市收益率向上反彈。同時,央行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等工具,提振了市場的風險偏好,帶動股市上漲,上證指數重新站上2800點,也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債市情緒。30年國債「發飛」,跌幅較大。短期風險偏好對債市的影響程度可能上升。同時,關注若增量財政政策超預期,則債市或仍有向上回調的可能。
從中期節奏和債市大方向來看,債市利率仍處於下行的大通道中。
在降準方面,央行行長潘功勝宣佈近期將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年底前可能還會擇機再降準0.25-0.5個百分點。從降準大周期來看,歷史上降準半年後10年國債收益率往往低於降準公告日前一日的收益率,平均降幅約為19bp,以此推算半年後10年國債的中性收益率或在1.8%附近。若債市資產荒持續、金融機構負債成本進一步下行、基本面對債市仍有支撐,降準半年後10年國債收益率的下行幅度或超過平均降幅,10年國債收益率可能下行至1.8%以下。
在降息方面,央行行長潘功勝宣佈降低OMO利率20bp至1.5%,調降MLF利率0.3個百分點至2.0%。從短債來看,OMO利率下調至1.5%使得利率走廊的區間相應下行至[1.3%,2.0%]。根據美國的經驗,2008年之後,美聯儲的利率走廊以超額準備金利息率(IOER)和隔夜逆回購(ON RRP)利率構成,在降息周期中,2年美債利率可以運行至美國利率走廊的下限ON RRP以下。從當下我國的債市來看,目前我國債券市場處於貨幣政策寬松周期,債券市場通常會隱含降息預期,若參考美國市場經驗,短端2年期國債利率仍可能運行至臨時隔夜正回購工具的操作利率1.3%之下。從長債來看,MLF利率下調至2.0%後,10年國債收益率的下行空間也有望打開。從2019年以來觀察,除了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流動性大幅寬松導致10年國債收益率與MLF的利差大幅下行之外,其餘時間,10年國債收益率向下偏離MLF的幅度極值普遍在20bp-30bp。這意味著,在下一次降息落地前,10年國債收益率的潛在下行空間也可能達到1.8%及以下。
在存量房貸利率和LPR利率方面,央行行長潘功勝指出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OMO利率調降預計帶動LPR利率也將隨之下行0.2-0.25個百分點。LPR利率下調也有利於增量房貸利率調降,房貸利率下行或將打開30年國債下行空間。我們通過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利率與30年國債收益率的比值來觀察兩者的比價情況。2024年第二季度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利率為3.45%,考慮到第3季度調降了5年期LPR利率10bp,且9月24日央行宣佈LPR利率預計進一步調降20-25bp,則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利率預計下行至3.1%-3.15%附近。考慮到歷史上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利率與30年國債收益率的比值的次高點、高點分别在1.55、1.7附近,在3.1%-3.15%的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利率的條件下,下一次調降LPR利率落地前,30年國債收益率的潛在下行點位分别為2%-2.05%、1.8%-1.85%。
對於股票市場而言,本次發佈會創設的兩項支持工具,通過增加流動性的方式,鼓勵了金融機構以及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對資本市場的投資增持需求,有助於提升後續股票市場的穩定性。金融機構方面,推出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該工具獲得的資金「只能用於投資股票市場」。該舉措為非銀金融機構投資股票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流動性支持,有助於增強股票市場内在穩定性。上市公司主要股東方面,央行「創設專項再貸款,引導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回購、增持股票」。該政策鼓勵了上市公司積極回購、增持股票,為股票市場輸入流動性提供了資金支持,引導資本市場向投融資平衡轉變,為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制度性的支持。上述政策是人民銀行第一次創設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資本市場,同時互換便利採用的是「以券換券」的方式,既提高了非銀機構融資能力,又不是直接給非銀機構提供資金,不會投放基礎貨幣。
對於轉債市場方面,這一系列政策會對轉債市場產生如下影響。一是長期資金入市等股市利好政策將通過提振正股市場來形成對轉債的支撐。二是低利率環境下紅利風格轉債將會受益。三是股票回購可能帶來實收資本的減少,從而觸發減資清償的相關規定,關注由此帶來的博弈機會。四是部分破淨且有價值投資機會的轉債值得關注。
對於人民幣匯率而言,一方面國内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通過中美利差施壓人民幣,另一方面股市反彈對於人民幣形成正向共振效應。總體而言,美聯儲已開啓降息周期,境内美元流動性已明顯放松,維持美元兌人民幣第三峰已構築完成,人民幣仍有升值空間的觀點。繼續關注大量待結匯盤的動向,待結匯盤短期大量釋放或造成人民幣階段性快速升值。當前人民幣相較美元指數的彈性已恢復,建議利用美元兌人民幣反彈波段加大結匯盤套保力度。
對於黃金而言,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打開中債利率下行空間,利好上海金。一方面當前上海金相對中債利率存在一定低估,另一方面中債利率中樞下行將進一步提升上海金估值中樞。黃金仍具備高配置價值。
三、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對於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而言,拓展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股權投資規模與範圍,將進一步有效支持科技金融,提升科創企業股權融資便利度;另一方面也將推動我國境内銀行的綜合化經營更進一步。
從試點城市來看,此前2024年6月19日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國辦發〔2024〕31號)就曾要求:「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直接股權投資試點範圍。支持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在總結上海試點開展直接股權投資經驗基礎上,穩步擴大試點地區範圍,充分發揮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在創業投資、股權投資、企業重組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2024年8月29日,AIC股權投資試點已在北京啓動。考慮到此前人民銀行等設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濟南、南京、杭州、合肥、嘉興,未來濟南、南京、杭州、合肥和嘉興或也將納入AIC股權投資試點的範圍内。除上述7個城市外,其他11個試點城市或將選取其他科技創新活躍的城市。
從可投資金額來看,當前境内共有5家AIC,均為國有大行全資設立。而根據5家國有大行2024年半年報,截至2024年6月末,5家國有大行下屬的AIC總資產規模為5869.9億元。據此計算,在2024年6月末的總資產規模下,5家國有大行下屬AIC可以試點開展的不以債轉股為目的股權投資規模將增加352.19億元,由234.80億元提升至586.99億元。應當注意的是,2024年6月末,5家AIC的淨資產規模總計為1747.32億元,仍有較大空間通過發債募資擴充總資產,因此AIC不以債轉股為目的股權投資規模的增加幅度或將超過352.1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考慮到當前銀行經由AIC開展股權投資有較高額的資本消耗,發佈會上還同時明確將增加6家大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李雲澤指出:「經研究,國家計劃對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加核心一級資本,將按照‘統籌推進、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實施。」當前,5家獲批成立的AIC公司均由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控股。雖然在《資本新規》實施後,銀行對獲得國家重大補貼、並受到政府監督股權投資的風險權重將下調至250%,但是其風險權重仍顯著高於一般貸款100%的風險權重。若按照10%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水平計算,那麽每進行100億元風險權重250%的股權投資,銀行需要匹配增加20億元的核心一級資本補充。在此背景下,為國有大行進行核心一級資本補充將不僅能夯實銀行資本基礎、提升銀行抗風險能力,還能有效支持國有大行通過AIC開展股權投資。未來,為了有效支持各類型銀行進行資產投放、加強風險抵禦能力,監管部門或也將進一步採取政策支持其他類型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隨著AIC開展不以債轉股為目的股權投資範圍和規模的拓展,我國銀行綜合化經營的能力也將進一步提升。現行《商業銀行法》要求:「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在此背景下,境内銀行此前基本遵循分業經營要求,僅能在少數情況下開展證券和信託業務,幾乎未對實體企業開展股權投資。然而根據我們2023年7月在《淨息差的轉折點——2023年中銀行業與監管展望》[5]中所指出的,隨著我國銀行淨息差的不斷下降,我國銀行業淨息差已降至G20中金融業分業經營經濟體的末位。從國際經驗來看,在淨息差不斷收窄、淨利息收入持續下降的背景下,應充分拓展銀行綜合化經營、提升銀行非息收入,從而保持銀行淨利潤穩定。以日本為例,其大中型銀行營收中,僅有50%左右來自於淨利息收入。伴隨著AIC進行不以債轉股為目的股權投資的擴展,我國銀行業綜合化經營水平也將進一步提升。不過應當指出的是,當前僅有成立了AIC的5家國有大行能夠開展相應業務,若未來能夠允許更多國有大行、股份制行等大型全國性銀行開展相應業務、提升綜合經營水平,則不僅將有效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水平,也將有效穩定銀行業整體的淨利潤水平、抗風險能力。
對於商業銀行淨息差和營收而言,根據我們的測算,若存量房貸利率整體下降0.5個百分點,那麽在不考慮其他條件、參照2024年6月末銀行資產負債情況的前提下,上市銀行淨息差將下降5.82bp,相較於其他類型銀行,國有大行所受影響將更大。而為保持銀行淨息差穩定,需要銀行負債端成本率下降8.68bp。
從2024年6月年末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情況來看,上市銀行整體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佔貸款總額的比重為19.99%。其中,國有大行該佔比最高,為22.66%;股份制銀行和地方性銀行該佔比分别為15.79%、11.01%。此外,上市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在資產餘額的比重為11.65%。分不同類型銀行來看,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地方性銀行該佔比分别為13.51%、9.12%、5.62%。在不考慮各類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期限分佈等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僅從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佔比情況來看,國有大行受此次存量房貸款利率影響大於股份制銀行、地方性銀行。
在存量房貸利率下降50bp,且不考慮不同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期限分佈等差異的情形下,上市銀行整體淨息差下降5.82BP,拖累營收下降2.93%。分不同類型銀行來看,國有大行淨息差下降6.75BP,營收下降3.62%;股份制銀行淨息差下降4.56BP,營收下降1.97%;地方性銀行淨息差下降2.81BP,營收下降1.40%。若需要保持銀行淨息差穩定、覆蓋此次存量房貸利率下降所造成的利息收入減少,上市銀行整體負債端存款平均成本率也需要下降約8.68BP。分不同類型銀行來看,國有大行存款成本平均成本率需要下降9.52BP,股份制銀行需要下降7.73BP,地方性銀行需要下降4.61BP。
四、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本次新聞發佈會提出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同時統一全國首套、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3城後續購房首付比例下調空間更大,有助於提振增量需求。截至目前,除北京、上海、深圳之外,其餘城市基本均執行了此前央行規定的首套房15%、二套房25%的最低首付比例,並且全國已有包括廣州、杭州、成都、長沙等超20城按區進行住房套數認定,相當於在購房所在區無住房,即可按首套住房標準申請貸款。此次政策進一步統一全國首套、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至15%,疊加多城按區認定住房套數,更多改善置業購房者可按照最低貸款首付比例(15%)、首套房貸款利率水平申請住房貸款,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3城購房首付比例有進一步下調空間。
9月是傳統樓市銷售旺季,但新房、二手房銷售環比回落,當前樓市基本面仍待提振。高頻樓市銷售數據顯示,在新房方面,2024年9月以來(數據截至9月23日),33城日均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1.5萬平方米,同比、環比分别下降38.2%、16.7%;在二手房方面,12城二手住宅日均銷售面積為19.5萬平方米,同比、環比分别變動3.9%、-1.9%。
政策有助於提振改善置業需求。當前改善置業是核心城市樓市需求的主要構成,2024年1-8月,北京、上海90平及以上商品住宅成交套數佔總成交套數的比重分别達73.6%、87.8%,成都、西安、杭州、合肥等二線城市90平以上商品住宅成交套數佔總成交套數的比重則高達9成以上。
在房企信用方面,房地產經營金融政策文件期限由2024年底到期延期至2026年底,支持房企經營化險。房地產經營金融政策文件包括經營性物業貸款和「金融16條」,前者允許房企經營性物業貸款資金用於償還借款人及其集團控股公司合並範圍内存量貸款和公開市場債券,後者主要旨在穩定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推進保交房,支持優質民營房企融資。其中,經營性物業變現、抵押融資是當前民營房企緩解流動性壓力的重要手段,房企當前經營性物業受限比例存在差異,部分尚未出險的非國有房企投資性房地產用於抵押融資的比例升至5成以上,仍有一定補充流動性空間。
盤活存量房、存量土地政策發力,資金來源包括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專項債、銀行貸款等,進一步緩解房企資金壓力。
一是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央行資金支持比例由60%提升至100%,有助於激勵商業銀行向地方國企收購存量房提供貸款,降低貸款利率水平,盤活存量房產。2024年5月,央行創設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於保障性住房,貸款利率1.75%,截至2024年6月末該工具已使用餘額為121億元。此次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央行資金支持比例由60%提升至100%。與此同時,由於房地產景氣度仍在磨底,百城住宅租金水平也有下行,租賃需求更為旺盛、租金相對抗跌的城市更適合推進收購存量房用於保障性住房。整體來看,結合百城住宅租金收益率、租金漲幅表現、租賃其他住房的家庭戶[6]佔比,建議關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蘇州、合肥、武漢、成都9城收購存量房進展;結合租金漲幅,也可關注西安、寧波、南京、天津相關機會。
二是支持收購房企層面的土地,資金來源由專項債券拓展至政策性銀行和商業性銀行貸款,必要時央行可提供再貸款政策支持。2024年5月,自然資源部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指出,支持地方政府以收回、收購等方式妥善處置已經出讓的閑置存量住宅用地,具體包括嚴格依法處置閑置用地、加大對存量土地盤活利用的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可以合理價格收回土地,用於保障性住房建設。根據2019年8月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32號)及2012年修訂的《閑置土地處置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53號),地方政府有權無償收回未動工開發滿2年的閑置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此次,監管部門提出支持收購房企層面的土地,主要是指收購房企確因資金壓力閑置、無法繼續開發的土地,緩解房企資金壓力,預計收回後土地仍主要用於保障性住房建設。
注:
[1]資料來源: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 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2024/9/24[2024/9/24],http://www.scio.gov.cn/live/2024/34875/tw/
[2]資料來源:何帆,郭於玮,魯政委,從債基贖回看央行流動性支持的觸發條件——貨幣政策與流動性月報,2024/9/4[2024/9/24],https://app.cibresearch.com/tiptap_web/index.html#/shareUrl?id=d2d6ff0b632d896f7137f6174d6fe462&from=app&appVersion=529
[3]資料來源:何帆,郭於玮,魯政委,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探討:方式和影響,2024/9/8[2024/9/24],https://app.cibresearch.com/tiptap_web/index.html#/shareUrl?id=7fc9b508b6486d6a8b23e7a0814fd715&from=app
[4]中國政府網,兩部門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改進服務引導節約用地,2008/8/27[2024/9/24],https://www.gov.cn/ztzl/2008-08/27/content_1081065.htm
[5]資料來源:陳昊,呂思聰,呂爽,魯政委,淨息差的轉折點——2023年中銀行業與監管展望,[EB/OL],2024/9/24[2023/7/13],https://app.cibresearch.com/shareUrl?name=402388a088f2a1c501894efeb7800c59。
[6]租賃其他住房家庭戶是指租賃住房的家庭戶扣除租賃在廉租房、公租房的家庭戶,數據來源於各省人口普查年鑒,數據時間為2020年。
文章來源:興業研究宏觀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