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港股!
在A股上市窗口收紧的背景下,且受限于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融资功能减弱等因素,越来越多新三板企业和曾筹备A股上市企业开始转移战场,赴港上市。
已上市企业:64家“新三板转港”,19家“A转港”
据LiveReport大数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以来,共有64家新三板企业转到港股上市,截至2024年12月2日,今年已有5家在新三板摘牌成功在港上市企业,分别是晶科电子股份、傲基股份、中赣通信、富景中国控股、美中嘉和。
回顾过去6年,2020年是新三板转港股的元年,超20家企业以此路径成功在港上市,2019年、2023年出现了两个小高潮,成功在港上市的新三板企业均超过10家。
2018年:君实生物、汇量科技、旭辉永升服务3家;
2019年:索信达控股、心动公司、瑞和数智、新东方在线等13家(蓝宝嘉宝服务已在港股退市);
2020年:泡泡玛特、融创服务、明源云、乐享集团、思摩尔国际、云想科技、远洋服务等21家;
2021年:星盛商业、环球新材国际、麦迪卫康等6家;
2022年:飞天云动、多想云、玄武云、天润云、金力永磁5家;
2023年:泛远国际、山西安装、乐华娱乐、天图投资等11家。
此外,也有越来越多曾经尝试在A股上市的企业在经历上市周期漫长、业务发展需要等因素的影响,开始转向赴港上市。据LiveReport大数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以来,共有19家“A转港”企业成功港股上市。并且即将上市的重塑能源、毛戈平也有寻求A股上市的经历。
行业“含科量”剧增,新三板企业募资668亿
在64家新三板企业中,行业分布以地产、媒体及娱乐、软件服务、建筑为主,合计占比约六成。
在19家“A转港”上市企业中,行业分布以软件服务、媒体及娱乐、食物饮品为主,其中科技企业占比超三成。
从募资额来看,64家新三板企业在港募资合计668.06亿港元,平均每家募资10.44亿港元,募资额前五名分别是融创服务(92.05亿)、思摩尔国际(81.90亿)、明源云(71.01亿)、泡泡玛特(60.09亿)、金力永磁(42.41亿)。
19家“A转港”企业在港募资合计约87亿港元,平均每家募资4.58亿港元,募资额超10亿港元的有第四范式、老铺黄金和优必选。
新三板转港上市市值暴涨!明源云首日增长162倍
受限于流动性等因素,64家新三板企业在新三板摘牌时估值普遍较低。成功在港上市后,九成企业的估值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抬升。
从上市首日市值来看,64家新三板企业上市首日市值合计5037亿元,市值最大的前五名分别是思摩尔国际(1606.86亿)、泡泡玛特(804.4亿)、明源云(504.88亿)、融创服务(3528.33亿)、金力永磁(192.84亿)。
从市值增幅来看,64家企业港股上市首日市值较新三板摘牌市值平均增长9.85倍,其中市值增幅最大的是明源云,市值增长高达162倍,泡泡玛特、星盛商业、融创服务都分别增长了约79倍、44倍、40倍。
新三板摘牌至上市平均耗时两年半,最快203天
从上市时长来看,除开新三板未摘牌及先在港股上市后新三板摘牌企业,企业新三板摘牌到港股上市平均花费877天,其中耗时较长的有喜相逢集团、泛远国际、美中嘉和、晶科电子股份、傲基股份等,都在五年以上;耗时较短的有奇士达、融创服务、鑫苑服务、永升服务,均在300天以内。
山西安装、天图投资均采取“新三板+H股”模式,新三板未摘牌;汇量科技、君实生物在港股上市后新三板才摘牌。
已递表企业:7家“新三板转港”,12家“A转港”
据LiveReport大数据不完全统计,排除已上市的64家企业,还有7家新三板企业香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截至12月2日招股书有效期内)。活力集团、健康160、大众口腔、西普尼已在新三板摘牌,正信光电、讯众股份、文达通还未摘牌。
另外,据LiveReport大数据不完全统计,有12家“A转港”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有效期内),主要以科技、生物医药企业为主。
文章来源:活报告公众号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